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从中铁十九局“增2去6”看中央企业三级公司改革重组趋势

从中铁十九局“增2去6”看中央企业三级公司改革重组趋势

时间:2025-08-17 15:35来源:中国外宣通讯社 中国外宣网 作者:李锦
近日中铁十九局有三个大动作,揭开三级公司重组 一幕,让人看见中央企业三级公司改革重组趋势,坚决摒弃规模速度模式,解决行业扩散化,通过重组改革,走上高质高效之路。

  从中铁十九局“增2去6”看中央企业三级公司改革重组趋势  
——并分析2025年中央企业一二三级公司重组特征
 

  李 锦


 

  中国建筑央企太多了,“八大建筑央企”遍布中国每个城市。随着大规模城市建设高潮过去与房地产市场的萎缩,内卷得太厉害的建筑行业怎样转型与重组,大家期待已久。近日中铁十九局有三个大动作,揭开三级公司重组 一幕,让人看见中央企业三级公司改革重组趋势,坚决摒弃规模速度模式,解决行业扩散化,通过重组改革,走上高质高效之路。同时,我们从2025年中央企业一二三级重组改革趋势,可以看出国企改革深化行动收官的积极动态。
 


 

  三大动作形成 中铁十九局重组模式
 

  8月11日,中铁十九局召开所属一公司与广州公司合并重组大会、设计研究院分公司成立大会和投资分公司成立大会,标志着所属三级公司专业化整合正式拉开序幕。


 

  根据中铁十九局官方发布的信息,这次改革采取了三项主要措施:
 

  动作之一,一公司与广州公司合并重组。这两家同属工程建设领域的子公司合并后,将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避免内部竞争,形成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合并后的公司可以在区域发展中提高竞争力。

  动作之二,勘察设计院与检测公司合并成立设计研究院。这一合并将技术服务类业务集中管理,形成从设计到检测的一体化服务能力,提升技术支撑能力,避免资源分散。

  动作之三,投资开发事业总部、房地产公司和三家项目公司合并成立投资分公司。这一整合将原本分散的投资业务集中管理,强化风险管控,回归投资创效的本质,避免投资业务撒胡椒面式的分散经营。

  我们给中铁十九局重组模式,下个定义,中铁十九局同步推进三类重组,成为三级公司整合的范本。这是区域工程公司合并、技术服务体系重构与投资板块风险管控,聚焦盈利回报的模式。仅仅从成本优化方面看,通过减少重复机构和人员,降低管理成本,中铁十九局计划压缩非生产性支出20%,一下子去掉6 个企业,就降低管理成本一大块。
 

  响应国企改革从“量”到“质”的转型需求
 

  中铁十九局此次大刀阔斧的改革,有着深刻的行业背景和企业发展需求。

  我多次到中铁建调研写作与讲课,对他们是比较熟悉的。中国铁建是中国建筑行业的“八大建筑央企”之一。中铁十九局是世界500强中国铁建所属中央企业,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九师,组建于1949年8月,历经长沙起义、广西剿匪、荆江分洪、抗美援朝、国内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1984年1月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改编为铁道部第十九工程局,2001年12月企业改制改称现名。在100家央企名录中,中国铁建排在第76位。

  中国铁建在2024 年《财富》“世界 500 强企业” 中排名第43位,已连续19年跻身这一榜单,彰显了其在全球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中国铁建注销低回报投资企业,不是今年开始。2024年,中国铁建注销的公司数量较2023年翻了一番。例如,2024年,中铁十九局注销了湖南中光财金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合作企业及中铁建设(吉林)投资公司;中铁十二局注销了漳州鑫方土木工程公司与中铁十二局(雄安)发展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注销了邢台铁兴建设公司及贵州公司;中铁十六局注销了中铁建设(泰州);中铁十五局注销了天津公司。

  此次,6家单位的合并重组,依然清晰体现央企改革的一个信号:坚决摒弃规模速度模式,化解内卷现象。

  我们姑且把这轮改革称为“增2去6”的十九局模式,增加了”设计研究院“”投资公司“。一听名词,就有技术含量,是产业链高端化的努力。

  我们为中铁建的大刀阔斧的重组改革点赞。中国“八大建筑央企”事实上都已经这么做了,只是有快有慢,中铁十九局这次动作大了一些,更加令人关注罢了。
 


 

  2025年,中央企业二级公司重组合并创新特征
 

  我们跳出“中铁十九局模式”看2025年央企二级公司重组合并呈现加速深化态势。“中铁十九局模式”重点是解决三级公司合并的模式,我们借此机会归纳一下中央企业二级公司的重组合并情况。可以发见其重组改革的核心逻辑,在于聚焦于解决同业竞争、优化产业链布局、提升国际竞争力及响应政策导向。有四大特征:

  一、解决同业竞争。资产注入与内部整合加速,有两个案例:

  中国神华千亿级资产重组,将收购国家能源集团旗下13家企业(如国源电力、新疆能源、港口公司等),覆盖煤炭开采、坑口煤电、煤化工及物流运输板块,打造“煤-电-化-运-贸”全链条一体化运营体系。 注入煤炭在产产能2.79亿吨,中国神华产能将增厚74.5%,显著增强能源保供能力。 这样就履行2018年《避免同业竞争协议》,同时利用煤价低位窗口(2025年Q55000大卡煤价降至550元/吨)降低收购成本。

  中国中药与太极集团整合预期。国药集团需在2025年10月前解决旗下中国中药(H股)与太极集团(A股)的同业竞争问题(如安宫牛黄丸等产品重叠)。中国中药混改→太极集团剥离非主业资产→核心中药资产注入,形成“配方颗粒+OTC+渠道”全产业链,预计营收突破500亿元。


 

  二、全产业链整合。纵向一体化成为核心模式,有两个案例:

  煤炭行业:中国神华通过整合煤矿、电力、化工、港口等资产,实现跨环节协同(如坑口煤电消化煤炭产能,物流板块降低运输成本),对比国际巨头嘉能可聚焦资源端的模式,凸显中国特色。

  造船业,中国船舶吸收合并中国重工后,整合军民用船舶技术(中国船舶的LNG船优势+中国重工军工技术),推动绿色船舶研发,产能利用率从60%提升至85%,增强在世界范围的竞争力。

  三、专业化重组。聚焦主业与效率提升,也有两个案例:

  这次中铁十九局“增2去6”模式,实现工程建设资源整合,技术服务一体化,  集中管理分散投资业务,实现专业化运营。

  2025年新增中国雅江、中国长安汽车等集团,通过新设央企整合分散资源,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布局。

  四、市场化资本运作。换股合并与估值优化。
  案例有中国船舶换股吸收中国重工,交易额1151.5亿元,是A股近十年最大合并案,换股比例1:0.1339,中国重工退市。 中国船舶负债率从69%降至58%,2025年H1净利润预增121%-152%,新增订单占全球18%。在重组深化领域,航天、电子等行业或复制船舶整合路径;40余家央企上市公司仍待解决同业竞争。

  综上,2025年央企二三级公司重组呈现承诺兑现期密集整合、全产业链协同强化、市场化资本工具创新特征。


 

  国企改革深化行动收官前央企重组趋势
 

  中铁十九局“增2去6”模式是三级公司有重组改革趋势,上面讲的四大特征,是中央企业二级公司的重组特征,还有中国雅江、中国长安的一级公司新设,出现一二三级联动状态。这些2025年重组改革动作,本质是,响应国企改革深化行动收官要求,同时通过规模效应与专业聚焦提升全球竞争力。

  未来中央企业重组趋势是,重点解决行业扩散化,  预测建筑、能源、医药等领域三级公司重组将加速。技术赋能重组, 数字化成为整合支撑点,如设计研究院推动“工程建设大模型”研发,强化技术协同,全球化竞争导向明显, 重组后企业更侧重国际竞争力。当然,很多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被迫选择。   许多央企三级公司因历史扩张形成业务重叠和资源分散。例如中国神华拟收购集团旗下13家企业,打造煤炭全产业链,解决2017年重组成立国家能源集团后的同业竞争问题。这次,中铁十九局合并一公司与广州公司,是为了终结了区域市场内耗,这种做法应在中央企业范围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

  回到本文的主题,中铁十九局“增2去6”模式,将对建筑行业央企,对整个国有建筑企业,都将起到推动作用。影响几百万建筑企业职工成长与生存的命运,意义是很大的。
 


 

  从中铁十九局“增2去6”模式看,央企三级公司重组核心逻辑是“聚焦主业、提升效率、防控风险”,通过专业化整合解决资源碎片化问题,响应国企改革从“量”到“质”的转型需求。未来,伴随政策持续推动,并购重组“绿色通道”,三级公司重组将向全产业链整合与创新驱动深化,成为央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中铁十九局“增2去6”模式,将对中央企业二三级公司也将起到引领作用。过去大家关注的一级公司,新增中国雅江、中国长安汽车等集团,是国家层面,是国资委的事情。现在,各央企二三级公司动起来,范围就更广泛了。

 

(编辑:思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