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思宇时评】九三阅兵是中国的和平宣言与强军风采

【思宇时评】九三阅兵是中国的和平宣言与强军风采

时间:2025-09-06 12:17来源:中国外宣通讯社 中国外宣网 作者:金思宇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九三阅兵是中国的和平宣言与强军风采
 

  金思宇/文(秦安战略智库核心成员)



 

  天安门广场上,45个方(梯)队按实战化、模块化、体系化编组,三军浩荡,声如千骑疾,铁甲生辉,气卷万山来。这支威武之师刚刚接受了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检阅,并获得了高度嘉奖。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通令,嘉奖参加阅兵全体人员。

  嘉奖令指出,受阅部队“以整齐豪迈的铿锵步伐、威武雄壮的钢铁战阵、奋发进取的昂扬姿态、大气磅礴的恢弘气势,光荣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
 


 

  01 历史的选择:为何定在9月3日
 

  中国选择在9月3日而非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日)举行阅兵,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政治考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但这并非法律意义上的正式投降。9月2日,日本才在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正式签署投降书。

  次日,即9月3日,中国政府宣布这一天为抗战胜利纪念日。1951年政务院正式确认,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立法,将其定为法定纪念日。

  选择9月3日一方面是因为9月2日日本才正式签署投降书,另一方面也因为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的《终战诏书》通篇没有使用“投降”字眼,反而将侵略战争表述为“时运之所趋”。
 

  02 与国庆阅兵的不同意义
 

  9月3日的阅兵与10月1日的国庆阅兵有着不同的主题和意义。

  国庆节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其阅兵侧重于展示国家的经济、科技和军事成就,庆祝新中国的诞生。

  而9月3日的阅兵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主基调是缅怀、反思与警示,提醒人们胜利来之不易,和平极其宝贵。

  2014年,全国人大正式通过9月3日作为法定的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个决定考虑了两个方面:一是要和国际接轨,二是避免与国庆节的庆祝活动重叠。
 

  03 阅兵盛况:45个方队的豪迈亮相
 

  此次阅兵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两个步骤进行,时长约70分钟。编设45个方(梯)队,按照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的顺序,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

  “向右看!”啪、啪、啪……人未至、声先震,徒步方队排列整齐,步伐有力。长安街上强有力的脚步声,呼应着14年抗战峥嵘岁月的历史回响。

  曾几何时,人民军队气多钢少,子弹打完了拼刺刀,逢敌必亮剑。看如今,百年建军成效斐然,人民军队钢多气足。

  百战沙场的陆军、纵横海疆的海军、凌云搏击的空军、全域慑战的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4军种锋芒齐聚。

  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信息支援部队、联勤保障部队4支战略兵种首次集体亮相。
 


 

  04 智能化与体系化:阅兵的科技亮点
 

  2025年“九三”阅兵的关键词很明确:智能化、体系化、无人装备。

  所有亮相的武器装备,清一色都是国产、现役的主战装备。编组方式跟以往不同,按“作战模块”来编,讲究体系化、联合作战。

  领导小组副组长吴泽棵在发布会上点出三个亮点:四代装备撑起场面,大国重器集中登场;无人化趋势明显;高超声速、防空反导、战略导弹压阵。

  智能化已经成了普遍能力,渗透到陆海空各个层面。它让反应更快,协同更顺畅,指挥员下达的每一道命令,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变成行动。
 

  05 无人作战:未来战场的新主角
 

  此次阅兵最吸引眼球的之一是无人装备。空中部分,无人机的阵容非常亮眼。有的负责广域侦察,有的专门做图像识别,还有的直接就是察打一体。

  受阅的新型察打一体无人机、无人僚机、舰载无人直升机,具备可隐蔽突击、广域覆盖、自主协同的特点。

  海上力量也不含糊。076型两栖攻击舰带着电磁弹射装置,可以直接把隐身攻击无人机弹出去,成为一艘“无人机航母”。

  再加上水面无人艇和无人潜航器,它们能长时间巡逻、布雷、反潜,做的是“消耗战里的持久活”。

  地面上从巡逻的机器狗,到重载运输的无人车辆,再到执行排爆、补给的工程无人平台,已经不只是“概念展示”,而是能真正进战场的战斗力。
 


 

  06 大国重器:战略核力量的压舱石作用
 

  国之重器,压舱基石。核导弹第一方队震撼登场,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

  受阅的“惊雷-1”空基远程导弹、“巨浪-3”潜射洲际导弹、“东风-61”陆基洲际导弹、“东风-31”新型陆基洲际导弹,集中展示我军陆、海、空基“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

  这些是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的战略“王牌”。在核导弹第二方队,“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亮相,是我国战略反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61年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升起蘑菇云,今天,核导弹方队驶过天安门广场,成为捍卫民族尊严、守护世界和平的战略力量。
 

  07 国际反响:外媒盛赞中国和平力量
 

  此次阅兵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多家外媒称,此次阅兵是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彰显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意志。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将此次活动称为“大规模阅兵式”,指出其充分展现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实力”。

  美国《华盛顿邮报》强调阅兵传递的战略信号,援引专家观点指出,中国通过此次阅兵明确传递出“军事胁迫中国绝无可能”的信息。

  印度《印度教徒报》积极评价阅兵活动,认为这是中国“展示现代武器”、“彰显全球影响力与军事实力”的重要契机。

  英国路透社在报道中聚焦中国领导人的阅兵讲话,称其“警示世界面临和平与战争的抉择”,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08 历史传承:从抗战精神到强军梦想
 

  一面面胜利的旗帜将高擎在英雄传人的肩头。战旗方队引领所有地面装备方队通过天安门,由25辆新型猛士突击车组成。

  承载车上搭载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其中4面是因1937年9月的平型关战役而得名,其他都是从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等授称命名单位中遴选。

  这是我军在抗日战争时期艰苦卓绝战斗的缩影。卢沟桥的炮火,太行山的硝烟,刘老庄82烈士的呐喊,诗人笔尖的锋芒……

  80多年前,佟麟阁、左权、李云鹏、臧克家等前辈以热血护家国,留下铮铮誓言与滚烫家书。

  抗战英雄们挺立的脊梁,化为根植在血脉里的记忆。不愿忘却,是因为珍爱和平。不能忘却,才能更好开创未来。
 

  09 习近平签署嘉奖令:高度肯定阅兵成效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月3日签署通令,嘉奖参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全体人员。

  嘉奖令指出,阅兵任务胜利完成,是受阅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决策指示,牢记使命责任、上下凝心聚力、矢志奋斗攻坚的结果。
 


 

  广大受阅官兵敢打硬仗、苦练精训、追求卓越,各级指挥机构精心筹划、严密组织、科学指导,各类保障力量密切协作、默默奉献、全力支撑,为圆满完成阅兵任务作出应有贡献。

  阅兵实践中,受阅部队表现出对党忠诚、听令景从的政治品格,勇扛重任、不辱使命的担当精神,争创一流、敢于胜利的进取意识,苦干实干、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嘉奖令号召,全军部队和广大官兵要向受阅部队学习,坚定信念、听党指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锐意进取、团结奋斗,奋力推进强军事业,坚决履行肩负职责。

  天安门广场上,7架教练机在空中划过14道绚丽的彩烟,既是对14年艰苦抗战的缅怀,也是对14亿中华儿女的祝愿。

  伴随着5万余人合唱的《歌唱祖国》的旋律响起,8万羽和平鸽交织飞过天安门广场,白色的羽翼在蓝天下划出和平的轨迹。

  80年来,硝烟已散,精神永存。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亿万人民共赴爱国主义的伟大实践。

  此次阅兵既是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缅怀,也是新时代中国军队风采的豪迈展现,是对开创世界和平未来的庄严宣告。

 

(编辑:思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