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关于“企业家产品与服务”要求的解读
李 锦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一段讲了政府、企业家与各地区各部门的要求,对企业家的要求是“要勇立潮头,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竞争主动”,“优质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主动”的组合,被首次出现。这句话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企业家要勇立潮头。勇立潮头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意义,这个潮头就是市场经济的潮头,就是眼前建立全国大市场,刺激内需这个潮头,具体讲就是要刺激消费,在这里争取主动。后面两句话明确了这个潮头是什么?
第二层意思,做好产品和服务工作。企业家不是靠价格战,不是搞内卷,而是靠产品过得硬。二季度以来,新能源车、光伏、电商直播等行业接连出现价格战、裁员潮与股价波动的连锁反应。我还有个感觉,我们对服务总是强调得不够。从最近的世界500强来看,美国的服务是非常强,远远超过了制造业。服务业这一点很重要,这一段是和广大群众的消费结合在一起,产品再好,服务不好,销售不出去,或者群众不满意,那也不行。当然,服务也是产品,是产品的延伸,事实上我们对制造业很重视,而对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重视得远远不够,服务业是连着市场,是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标准的。服务是个大问题,下半年会特别强调服务业。 第三层意思,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就是说把这个问题做好了,我们才主动,做不好了就被动,就出现了“价格战”,出现了“内卷”,出现亏损。这时候讲产品和服务和过去讲的一般产品和货物是不一样的,更有针对性了。因为这个时代的潮头是我们要解决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解决刺激消费问题。去年同期的政治局会议也讲到了企业家问题,而这一次思想更明确了。说到底还是两个大背景,一个是统一的大市场,一个是刺激内需。 这里,说一下中美服务消费的比较。并不是题外的话。中国的商品消费是服务消费的2倍,美国是服务消费是商品消费的2倍。但绝对不是中国不享受服务,而是中国的服务太落后了数据证明,中国是一个显而易见被低估了的服务消费大国!2025年1-6月美国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2015.04亿美元,中国为34167.78亿美元,中国相当于美国的81.32%。2024年美国服务消费总额达13.6万亿美元(占消费总额69%),占GDP的67%。中国的服务消费总额仅2.15万亿美元(占消费总额46%),占GDP的39%-40%。 美国服务消费规模是中国的6.3倍,两国差距主要来自医疗、居住、金融等高附加值服务领域。2024年美国的服务消费占总消费的69%,医疗(17%)、居住(12.2%)、金融(5.3%)为核心领域。 服务问题,不仅是刺激消费问题,还是高质量发展的潮流。 “企业家要勇立潮头,以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竞争主动”,其承载的意涵却绝不仅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时之需。它有可能是一次分水岭。相信对产品与服务问题,会在十五五规划里得到强化,会有一股潮流出现。 在这里提醒企业家们思考,政治局会议对企业家的问题讲得这么具体,从党的二十大以来一直是讲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的会议都要讲一讲。而政治局会议这次讲得很具体。会议提出“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释放出治理低效竞争的强烈信号。从主动角度考虑,还是企业的产品与服务问题。 中国经济从“规模红利”向“品质红利”“市场红利”转型,需要从服务抓起。 (编辑:思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