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功成 第四个期待,社会救助。在灾害救助、教育救助、大病医疗救助,以及临时遇到急难的临时救助,应该说都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里了,社会救助应该是全面发展综合性的制度。 [13:19] 郑功成 除了这四项之外,第五项,就是福利保障。这是面向陷入困境的儿童、高龄老人、失能老人,就是一些不幸者、一些弱势的群体,要给他们建立更健全的服务保障和服务体系。 [13:20] 郑功成 最后一个特别期待的就是社会保障待遇还会继续提高。因为退休养老金已经提高了10%,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优抚待遇、低保水平都会提高。所以,今年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说它还会稳步地向前迈进。只是我要讲的是,社会保障改革任务非常艰巨,与老百姓的期望还是有差距的,还要继续努力。 [13:23] 主持人 任何发展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有一个时间。我们了解社会服务的大环境,我们再来看一个大环境,就是我们生活的大环境,现如今环境治理是越来越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在这次工作报告当中,我也注意到了,提到要铁腕治理环境污染,不知道在这方面蔡老师如何看待的呢? [13:23] 蔡继明 有人说遇到北京人,问十个你最关心的是什么呢?大概得有八个九个关心空气的污染。因为空气的污染具有传播的,你把首钢从北京迁出去,但是它到了周边地区,它同样造成污染,一刮风又给刮回来。所以,治理空气的污染,或者任何其他的污染,也都需要一个协同的、共同的努力,最好是就地,就地就要把它解决。现在北京,你说京津冀协调发展,你要疏解一些产业,你把什么产业疏解出去,你疏解到天津,天津也不会接收你的污染产业,天津的污染产业想向河北疏解。 [13:23] 主持人 这个污染,到哪都是污染。 [13:24] 蔡继明 对。到哪都要污染。所以,你最好是把它扩散出去,就应该就地产生,就地整治污染,这个成本会更小,损失也会更小。在这里面特别是对空气的污染源,PM2.5,一个很重要的来源是汽车,可是汽车又是我们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咱们不可能不发展汽车,这是一个矛盾。很多城市,当年北京引入现代,要圆汽车梦。汽车过多了,就会造成拥堵,汽车排放又造成污染。 [13:24] 蔡继明 所以,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有三个途径,第一,还是要发展轨道交通。北京之所以拥堵,要和东京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差别,东京是以轨道交通出行为主。第二,对这些已经超标的,2005年底以前注册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这次也下了很大力量。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我到哈佛大学,沿河、沿岸都有举报电话。如果看到城市的下水道、排水管道里面流出来的水是浑浊的,你可以立即打电话给环保部门,他就要去追查水是从哪里排出来的。 [13:25] 蔡继明 第三,大力地推广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里面,重点是以纯电动汽车作为推广的方向,纯电动是零排放,同时也是使我们国家由汽车大国转变为一个汽车强国,大概也只能从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既要考虑到汽车是我们的支柱产业,同时又要解决污染问题,那就只能发展新能源汽车。 [13:25] 郑功成 我注意到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谈到这个问题时候的第一句话就是,“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我觉得,这是对老百姓最关切问题的一个回应。 [13:43] 郑功成 我曾经说过,今天对绝大多数人来讲,最大的福利可能是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优良的环境。再也没有任何福利比这个福利大,已经成为奢侈品了。如果我们的收入在增长,我们的物质财富在积累,结果连空气、连水都成了奢侈品,应该说这个发展是有问题的。 [13:44] 郑功成 所以,铁腕治理污染,就是要彻底改变我们目前的污染太严重这个问题,监管太乏力的格局。就是要彻底扭转目前在环境领域中的违法代价很低、守法成本很高的格局。这个格局不改变,污染是不可能控制的。 [13:44] 郑功成 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我们也看到了,一是政府的努力,是源头治理,多管齐下。这里面包括节能减排,包括清洁能源的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也包括继续兴建大规模的生态工程,这是值得我们期待的。另外还有一个,今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很多的指标,就是一些新指标,比如二氧化碳的排放强度要降低3.1%以上,化学需氧量、氮氧排放都要减少2%左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要分别减少3%左右和5%左右。2005年底前注册的黄标车要全部淘汰,这个都是一些约束性的指标。总理在这里对亿万人民承诺的,今年到年底还是要检验的,一方面表明政府的决心就是要保护环境的。第二个方面也给我们更多的期望。这是第二方面,有约束性的指标。 [13:44] 郑功成 第三方面要严格法治、严格问责。现在来讲,违法成本很低,守法成本很高。守法的企业可能可能付出的成本很高,违背了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铁的法治。环保部门的监管乏力。报告也提出来要严格问责。我觉得这一点提得很好,既然政府设立这样的部门,赋予你这样的职责,你就要尽到自己的职责,就是要尽职尽责,否则就是失职。通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我们期望能真正像总理所说的那样,一定要实现蓝天常在、绿水常流、永续发展。 [13:45] 主持人 这是大家共同的心声。其实治理这样一片蓝天,可能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加入其中。我们知道,蔡老师长期致力于城镇化的关注和研究,这次工作报告当中城镇化是如何体现的? [13:45] 蔡继明 这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作用一个题目,就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新的突破。怎么突破呢?大家都知道,我们去年的城镇化水平已经达到了54.4%,去年国务院也颁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设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也就是说从现在起到2020年还有六年的时间,六年的时间其实再增加四五个百分点应该是没有问题,这很容易达到。问题出在哪?问题出在我们54.8%里面有18个百分点是没有户口的城镇人口,就是农民工,户籍问题。所以,现在的城镇化提出的挑战,或者提出的新的任务,就是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为什么叫新型城镇化?其实是相对于过去所谓的城镇化,其实是划地不划人,或者以划地为主,对人口的城镇化这个力度远远的不够,速度远远的滞后。中央在提出2020年达到60%指标的同时,又提出了另外一个约束性指标,这期间要解决1亿农业转移人口的户口,就是所谓三个1亿人,要解决三个1亿人为重点,其中最重要的、最难解决的就是1亿农业转移人口的户口问题,因为我们过去几年的经验,大概一年也只能解决大概七八百万,但是在六年里面解决1亿人,那就说明一年要解决1600万,这个速度要跟以前相比要提高一倍。可是我注意到今年户籍人口的城镇化和非户籍的常住人口的城镇化,差距拉大了,现在是差了18.9个百分点。前年是17个百分点。实际上,这样在未来的几年当中,还要加大力度。这里面具体的提出,一是农民工进城落户的主要障碍,门槛过高主要一个障碍是住房,所以要加大棚户区的改造。接下来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成本,有的时候,我们一些学者计算的成本计算得太高了,一个农民工要20万,一下子把地方政府吓住了。他欢迎农民工进城,但是不热衷于解决这些。实际上这次提到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城镇化的难点,其实有一个成本有一个分摊的机制,个人要承担多少,企业承担多少,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各自承担多少。还有的是通过市场,比如我们放开土地市场,随着大量农村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这里面就提到了,要稳妥地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个地价就会降下来,地价降下来,房价就会降下来。所以农民工住房的问题也未必不能解决。 [13:45]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