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访谈 >>如何打好“科普转基因”这场舆论战

如何打好“科普转基因”这场舆论战

时间:2015-04-21 22:10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聊一个可能公众都非常关心、和我们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转基因。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新华访谈。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聊一个可能公众都非常关心、和我们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转基因。为您介绍两位专家,坐在我身边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吴孔明,欢迎您吴院长。[ 2015-04-01 10:19 ]

  [吴孔明]

  大家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就转基因进行沟通和交流。[ 2015-04-01 10:20 ]

  [主持人]

  第二位是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杨雄年。欢迎您杨主任。[ 2015-04-01 10:20 ]

  [杨雄年]

  大家好。[ 2015-04-01 10:20 ]

  [主持人]

  我们今天一起聊聊转基因的话题,公众非常关注中央也非常关注。对这方面政策了解的朋友们能够清楚地记得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把转基因放到了内容当中,到2015年9年间转基因在一号文件中出现了6次,这6次的出现,其实出现的词汇、定语各不相同,之前提到的研究、管理、标识、种植都是对于转基因在一号文件中提到的内容。而在今年的一号文件中看到了“科学普及”这个词,从“研究”,到“研究+科普”,这样的转变我们怎么来解读呢?我们先请杨主任跟我们说说。[ 2015-04-01 10:20 ]

  [杨雄年]

  好的。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吧,第一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要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提了这么三项工作。这三项工作大家注意到今天特别提到科学普及这项工作。它的提出并不意味着我们支持发展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态度发生转变,我们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也是一贯的,就是要加快研究、确保安全。这是我们一贯的态度,所以态度没变。[ 2015-04-01 10:21 ]

  [杨雄年]

  第二个我想说的是客观上要求我们的态度也不能变。因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是近20年来我们发展最快的一项农业技术。2004年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7亿亩,这是什么概念呢?这与我们产业化初期1996年相比增加了100多倍,应该说发展得这么快的技术现在是很少的。据统计分析,采用转基因技术使我们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了37%,同时对产量的提高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加快研究、不强化自主创新的话,我们的技术就会受制于人,就会给我们的粮食安全、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带来严重威胁。所以说加快研究、加快自主创新的态度不能变.确保安全更是不能变。要想使转基因生物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条件就是要确保安全。虽然转基因生物发展20年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问题或者安全事件,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因此对转基因生物的安全评价和监管有丝毫放松。所以说我们的态度一个是自主创新、加快研究,另外就是确保安全的态度是没有变的。[ 2015-04-01 10:21 ]

  [杨雄年]

  第三我想说的就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科普工作,我认为这是我们整个工作体系的完善。过去我们几次文件谈的都是研究、推广、安全,但这次特别讲到科普,我觉得这就把我们研究工作、安全管理工作和科普环节形成一个整体,这更加有利于推动产业发展。强调科学普及应该说是在总结和分析转基因在我们国家发展当中遇到的新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工作任务,转基因技术对我们大众来讲对它的认知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它是属于在分子层面的操作,大家看不见、摸不着,所以需要通过科学普及的方式让大家认识。[ 2015-04-01 10:22 ]

  [杨雄年]

  我们需要科学普及让我们的公众和老百姓了解真实情况,能够真正认识到转基因的本质是什么东西。通过科普让大家了解,从而消除大家心里的顾虑,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这几个一号文件是连贯的,态度是一致的,今年提出科普也是使我们这项工作能够更加健康发展。[ 2015-04-01 10:23 ]

  [主持人]

  您刚才提了三点,尤其第三点您说到可能在舆论上有一些不同的声音,这种不同的声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众和转基因之间的关系变成不信任的关系。那公众为什么会不信任呢?难道真的是因为有人说它不安全公众就会不信任了吗?请吴院长给我们解答这个问题。[ 2015-04-01 10:23 ]

  [吴孔明]

  公众对转基因的认识和理解在我们这个社会群体里有非常大的不同意见,我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首先转基因作为农业生产的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与每一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人们对它的安全性就会给予很多关注。另一方面,转基因是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出来的高新技术,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来看它,角度也不一样,因此出现一些不同声音也是很正常的。科普转基因,是要在科学的层面上,通过与不同声音之间的交流沟通,达到广泛共识,在这个背景下,商业化的大环境才能成熟。任何新产品、新技术都有两面性,转基因也如此。转基因是一个中性技术,我们用这个技术研发出来的产品可能给我们带来非常多的好处,但也存在着风险。重要的是我们对它进行全面评估,更好地利用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管控它可能产生的风险。如果将这两项工作做好,那公众对转基因的不同认识会逐步统一。[ 2015-04-01 10:24 ]

  [主持人]

  其实公众的疑虑很简单就是到底对自己的身体有没有害,是不是安全的,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刚才杨主任也提到了,说我们在转基因的研制过程中它是一个分子化层面的操作,老百姓不知道。其实这种“不知道”我们完全能够理解,因为无论是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老百姓,对于这个问题了解的人群肯定也是极少的,这样高精尖的科技如何在科普过程中让所有老百姓懂得它到底是什么样的技术,对自己到底有没有影响,其实这是对我们在贯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科普”这个词的过程中非常大的挑战。我特别想问的问题就是杨主任,您觉得我们在下一步科普工作中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2015-04-01 10:24 ]

  [杨雄年]

  我个人认为,在我们科普过程中现在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缺乏更多的具有专业水准的科普专家。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我们需要专家将专家科学的语言能够翻译成大众的语言,我觉得需要有这种专门的科普专家。[ 2015-04-01 10:25 ] (编辑:思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