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业礼] 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每一个“全面”也都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在把握全局中整体推进的。比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整体性目标,是在紧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的基础上总体推进的。 比如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着眼于使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化来深化改革。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不是零敲碎打的调整和碎片化修补,而是更加注重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要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2015-11-11 09:46 ] [孙业礼] 每一个“全面”都事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每一个“全面”都有管总的目标,都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效果。“四个全面”合在一起,协调推进,就是一个全面,就是从整体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个战略布局,它体现的是一种战略谋划,一种总体安排,一种顶层设计。这样一种战略布局和战略安排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15-11-11 09:47 ] [孙业礼]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是怎样提出来的,习总书记还有一句话:“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逐步形成并积极推进的。“立足中国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深刻揭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问题意识和现实针对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战略谋划和总体设计,但决不是抽象的概念。习近平同志对于“四个全面”的论述都是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回答,是对人民群众期待和社会关切的回应。[ 2015-11-11 09:47 ] [孙业礼] 比如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强调不以GDP论英雄;强调适应、把握和引领新常态,加强创新驱动,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等。这些重要论述,实际上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的形势作出的新判断新概括新认识,对新形势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心任务、关键环节和重点难点等问题作出的回答和提出的应对之策。[ 2015-11-11 09:47 ] [孙业礼] 再比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强调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作出实施“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决策,等等。这些就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什么样的方向,重点在哪里,改革进入深水区后要采取怎样更稳妥有效的方法,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把握机遇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问题的回答和作出的部署。[ 2015-11-11 09:47 ] [孙业礼] 再比如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件大事能不能办好,最关键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确、政治保证是不是坚强有力;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党大还是法大”是一个伪命题,“权大还是法大”则是一个真命题,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等等。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回答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回应了人民群众呼声和社会关切,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所在。全面从严治党也是这样。[ 2015-11-11 09:48 ] [孙业礼] 总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每一个“全面”既有理论阐述,也有实践要求、工作部署,既有对事业全局的总体把握和规律性认识,更有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加深了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党理论创新原最新成果,为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2015-11-11 09:48 ] [主持人]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请您结合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谈一谈如何定位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015-11-11 09:49 ] [陈理] 十八届五中全会对“十三五”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有一个很重要的定位,认为这是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习总书记说过,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第一个一百年的目标将要实现,的确让人十分振奋。[ 2015-11-11 09:49 ] [陈理] 习总书记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很多重要论述。第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目前阶段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带动和促进其他各方面工作相协调,以此建成发展成果真正惠及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今天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复杂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国际上,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在国内,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常态,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这种情况下,进行经济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注意和把握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要准确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一方面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另一方面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这就要求我们紧紧抓住新机遇,妥善应对新挑战,努力创造新优势。二是,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特点新要求,要适应新常态,要把握新常态,要引领新常态,特别是要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解决当前制约我们发展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 2015-11-11 09:49 ]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