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我们知道许江院长您艺术的成长经历是跨越东西的,而且您本身也在德国留学过,而我们这次的展览又取名为“东方葵”,请您结合东方葵的寓意,解读一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在您艺术中的表达。[ 2014-09-29 09:47 ] [许江] 您刚才问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思考是这次东方葵筹办以来,我觉得做的最好的一个梳理和提升。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历,是我们从小的教育,我们有一种信念,就是东方日出的信念,这种东方日出的信念深刻地塑造了我们,这是我们真正向往的东西。[ 2014-09-29 09:48 ] [主持人] 流淌在血液里?[ 2014-09-29 09:49 ] [许江] 对,流淌在血液里。哪怕我们的青春少年曾经荒芜过;哪怕我们打开国门、面对西方,五彩缤纷的西方给我们带来多少的压力;哪怕我们曾经孤独地置身于西方潜心学习的岁月——在所有的这些时候,我们的心中始终想的仍然是那个东方。所以我们始终怀揣着东方日出的信念,始终有一种东方既白的向往。所以你看改革开放之后我们有条件到西方学习,无论在西方长期的学习还是短暂的逗留,我们都是希望从西方那里获得一些有益的经验,始终想的是为东方带回一些什么东西,所以我们实际上走的是一条“向西归东”的道路。所以东方葵实际上揭示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命运,这个历史命运就是重返东方、重归东方。这个主题我觉得在这次画展中得到了比较好的展示。[ 2014-09-29 10:11 ] [主持人] 也就是说在您自己个人创作葵的历史中,或者说是在您个人艺术的创作中,葵是能够最好地代表您东西方文化结合的思想的载体吗?[ 2014-09-29 10:12 ] [许江] 是,因为葵这个物种非常坚韧,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我到德累斯顿办展的时候,德国人跟我讲在他们印象中葵是非常坚韧的植物。大家只看到漂亮的葵园,阳光灿烂,众声喧哗,但实际上它往往是生长在非常贫瘠的土地上的。你想种其他东西,你可以先种几年葵,葵是拓荒者,它用坚强的身躯改善土壤。而且葵无论是在西方的《圣经》里,还是东方很多民间的传说里面,始终是用来代表天地之间看不到的东西或联系,看不到的那个热能在葵这个物种上得以展示。所以,葵又往往让我们想到“忠诚”、“向往”这样一系列的内在的意志。因此我们可以说,葵有很饱满的内涵。[ 2014-09-29 10:16 ] [许江] 葵的外在既有曾经辉煌的东西,也有老葵抱着葵盘坚守的沧桑的样子,所有这些都感动着我们,觉得特别能够把我们这代人的内心、把我们30多年来的成长历程给展示出来。我们也曾经有过向阳花开灿烂的时候,今天也慢慢地正在饱经沧桑,又像秋葵一样怀抱着葵盘有些残破,但是仍然充满理想、仍然坚强。所以葵是特别能够映照我们内在的一些坚守的东西,和我们这一代经历了文革、经历了改革开放的人所形成的这种雄壮、刚烈、沉重的表情形成一个呼应。我们能够深入到葵的内部去重新生长,展示我们内在的情怀。[ 2014-09-29 10:25 ] [主持人] 许江院长,请问您作为一名杰出的艺术家,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有什么样的看法?您个人的艺术作品已经发挥了很好的诠释作用,但是放大到整个艺术生态,您认为当下的中国艺术应该往哪些方面发展?[ 2014-09-29 10:28 ] [许江] 今天一方面中国正行走在一个民族崛起、广受世界关注的时代;另一方面,今天的社会空前的全球化,我们今天的大数据、互联网、新媒体已经使我们这个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互相之间交流的工具越来越多,在这样一个情况下,艺术实际上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实际上,我们的绘画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比较传统的艺术表达的形式。今天新的技术媒体已然诞生,这个技术媒体不仅为我们创造了很多新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它通过这些方式正在悄然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感性方式。我们对图象的理解已经渐渐被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绘画还能做什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2014-09-29 10:29 ] [许江] 我个人觉得,在今天当我们无论是坚守绘画也好,还是从事新的媒体艺术也好,很重要的就是要有一种很好的、关于艺术的感受力。我们今天拿着手机迅速地拍摄所有的东西,实际上我们是否真的看到了这些东西?我们真正看到了这些东西内在的那种内涵、那种精神吗?真正了解了我们和这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吗?或者这个事物如此这般形成它背后整体的关系,我们都了解吗?这种思索不会因为我们工具的方便变得可以省略,甚至在今天这些东西变得更重要了。在所有的这些追问当中,都跟我们观看的感受力有关。[ 2014-09-29 10:31 ] [主持人] 也就是说艺术家本源的感受力。[ 2014-09-29 10:31 ] [许江] 那这些感受力在哪里?传统的感受力通过这双手创造了书法、书画。这双手向外联系工具,向内联系内心,形成了“心连手合一”的很重要的表达方式,感动着大家。因此,我们今天一定要重视这双手的价值。因为我们今天已经太方便、太快了,所有的摄影载体都是手指。一个手指的滑动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都实现了,只要你需要你可以在电脑上进行许许多多的变化。但所有的这些变化、所有的方便模式,都把我们的视觉给简化了。视觉慢慢可以不用通过我们的肉身,很方便地就展示出来。但恰恰这种省略、这种不通过我们的肉身的反应简便地实现出来的图像,有多大成分上能够传达我们内心的感情?这是存疑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维系这双手的能力、表达力,通过这双手来维系我们的感受力?我觉得是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我们艺术家所能做的重要的事情。[ 2014-09-29 10:35 ] [许江] 所以,你看我们美院的学生进校,我们始终要告诉他艺术的学习就是通过一门技艺的学习来训练手,使你了解人和记忆的关系、人和手的关系。这不是嘴巴上说的,是真的通过一门技艺的学习和锤炼,甚至是旷日持久的锤炼才能达到的这样一种心灵和手、人和世界的体认。通过这种上手的锤炼,才能培养一个艺术家一个基本的东西。无论将来你从事新的媒体还是传统的艺术,这样一种感受力以及这样一种感受力维系下的心灵都是最关键的。[ 2014-09-29 10:37 ]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