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酷评】 大自然是心灵的慰藉 这是个“单乳家族”——家族里的女性都患上了乳腺癌。但她们热爱自然、顽强生活。力争每一天都过得充实。她们生活的犹他州盐湖城附近曾经是美国的核试验基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和谐共处、相辅相成的。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大家都看到了。 患病中的母亲把大自然当做心灵的慰藉,她说,“当我与自然独处的时候,我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在治疗病体的时候,她也没有放弃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作为女儿的作者也是热爱自然的学者,她陪伴癌症的母亲走过了人生最后的阶段。每当觉得绝望忧愁的时候,会去大盐湖观鸟、露营、徒步。她目睹了天灾与人祸中大盐湖的水涨水落,以及由此给栖居在大盐湖的鸟类们带来的生态失衡——人类也由此失衡。 我特别感慨书中女性们对人生高度的解读。她们并不怨天尤人,而是希望找出生存与生命更美好与积极的意义,并为此奋斗着。母亲豁达地说,“我们每个人都得面对我们自己的西伯利亚。我们必须与自身内心的孤独无助和平共处。没人能解救我们。我的癌症就是我的西伯利亚。” 我一直觉得好可惜和后悔。我的母亲也是癌症去世的。在那段时光,我们甚至不敢告诉她真实的病情。我们不敢正视残酷的现实,整日沉浸在病痛的疗治与忧伤之中,没有好好的再继续有质量的生活。我是多么后悔没能从心灵上好好慰藉母亲和我自己……书中那勇敢的母亲说,死亡并不是我们的敌人,真正的敌人是总是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是的,可是,真正有勇气面对死亡,需要多么强悍的内心啊。 《心灵的慰藉——一部非同寻常的地域与家族史》是作者献给母亲,同时也是送给自己的书。因为母亲总是将大自然,作为心灵的慰藉,而作者是当代作家与博物学家。本书也是一部描述生存在大盐湖的鸟类与人类如何应对自然灾害的书,一部癌症晚期病人及其亲属如何应对生与死的考验的记录。当个人不幸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现实?我们能从自然中获取启示与慰藉吗?如果能,我们的精神世界,一定能得到清洁、静谧与升华。 看了这样一本治愈系的书,我有了新的寄托。我记得书中那位79岁的祖母4点钟起来,为的是去看76年出现一次的哈雷彗星。“那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早晨,看着光缓缓出现在东方——色彩瞬息万变;日出时是桃红色和粉红色,深紫色,蓝色和灰色——我不是去看哈雷彗星的,大地及天空的魅力使我不虚此行。”我们心灵的良药,应该是世间万物,是森林、星空、大地、沙漠、大海,一切洪荒宇宙,超越人类几亿年、陪伴人类地老天荒的大自然。无论我们能活多久、什么样的年龄段,都不应该放弃体会大自然震撼的魅力的机会与能力。我们古人也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任世间纷纷扰扰,比起苍穹与海洋,我们是尘间一介沙砾——这样一想,就知道淡定的意义了。(文章选自豆瓣,作者:闲谈花落) ![]() 书名:《低吟的荒野》 原作名:Singingwilderness 作者:[美]西格德·F.奥尔森 译者:程虹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2年9月 丛书:美国自然文学经典译丛 【内容简介】 作者曾获美国自然文学的最高奖项——约翰?巴勒斯奖章,也是唯一获得四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自然资源保护奖的作家。本书是他的代表作。书中以春、夏、秋、冬四季描述了美国北部的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笔触优雅、沉静、细腻,生动地唤起了人们对原野的视觉和声音的感受,令人沉浸在广袤的宁静之中,去体验更深层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网友酷评】 他让荒野和生活吟唱 《低吟的荒野》是美国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作者西格德·F.奥尔森(SigurdF.Olson1899—1982)不仅是美国自然文学的最高奖项——约翰·巴勒斯奖章(theJohnBurroughsMedal)的获得者,而且是唯一获得四项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民间自然资源保护组织奖项的人。 该书分春、夏、秋、冬四部,共三十四章。奥尔森一九四七年辞去教职,专心写作并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他还兼职在湖区做独木舟导游,提倡这种既环保又能与淳朴自然融为一体的旅游方式。在此书中,奥尔森生动地描述了他在美加共有的“边界水域泛舟区”摇独木舟漂流旅行,在美加交界的奎蒂科—苏必利尔荒原滑雪垂钓的经历,一展北美那些群山林海及江河湖泊的雄姿和风采,以及这些荒野的经历在他的心灵深处引起的感动。自然之声与人在荒野的心声交汇,这便是该书的独到之处。 《低吟的荒野》的书名几经推敲才最终定下。起初奥尔森想以“荒野乐曲”(WildernessMusic)为名,据说这是从利奥波德所著《沙乡年历》中获取了灵感,此书中有一篇题为《加维兰之歌》。随后,他曾编辑过的一篇散文的名字“荒野交响乐”(WildernessSymphony)又取代了初衷。最后他从一本描述美国鸟类学家奥杜邦(JohnJ.Audubon)的书《在荒野中吟唱》(SingingintheWilderness)中受到启发,将自己的第一本书名定为《低吟的荒野》。 《低吟的荒野》是一曲荒野的交响乐,让我们全方位地感受到大地之美,同时,也让我们从古朴的自然之中领略到何为简朴的愉悦。最重要的是,奥尔森通过亲身的经历让我们意识到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对荒野的需求,除非我们精心护好那些充实和滋润人类心灵的地方,否则,我们就会毁掉我们的文化及我们自身。 奥尔森终生迷恋着荒野,他人生的谢幕也是在野外宁静纯洁的雪地上。一九八二年隆冬的一个早晨,一场新雪之后,八十三岁的奥尔森执意要与妻子出去试试新雪鞋。他们沿着一道蛇形丘,走向一片沼泽地的边际,那是一条小溪的源头,奥尔森最喜爱的地方。然而,妻子因雪鞋出了点毛病,先行回家。奥尔森便独自走向山下。后来,一位朋友发现奥尔森面朝下倒在沼泽地边缘的雪地里。他因心脏病突发而死亡。奥尔森的儿子在其父去世当天看到了他在打字机上留下的一句话:“一个新的冒险即将来临,而我相信它将是一个好的冒险。”(文章选自豆瓣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