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德安:车越来越多,文明素养不能跟着一起提高,路只会越来越堵。因此,汽车文明至关重要。践行汽车文明,一是要遵守规则。乘车时,排队上车;开车时,不加塞,不抢行,不强行变道,不占用应急车道,不向窗外乱扔垃圾;走路时,不乱穿马路。二是要有公德心。乘车时,年轻人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同时大家应该互相体谅、互相谦让。三是要有系统的观念。整个社会是个系统,个体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度地考虑自己而不考虑别人,就会把系统正常的循环给破坏,自己也无法避免受到影响。(记录整理:苏万明 韩振 马晓媛 郭雅茹 主持人:高远至) 新加坡如何“管理”汽车 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是全世界第一个征收交通拥堵费的国家,殊不知,拥堵费发挥的作用仅仅是一个方面,新加坡治堵,离不开政府对交通道路的科学规划,离不开便利舒适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高昂的购车成本。
这是新加坡一处通往闹市区的拥堵费收费闸门 陈济朋摄 规划先行+治堵组合拳 新加坡地少人多,如何尽可能高效利用空间,一直以来都是政府高度重视的课题。早在建国初期,新加坡就聘请专家,用4年时间编制了整个新加坡范围未来30至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等规划,其街区和道路设计合理、规范,同时考虑到了车辆和行人的长远需求。1991年,政府又在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编,此后每隔十年,政府都会修编一次城市建设规划,并制定新的目标。 正是这种着眼长远的规划,给新加坡的发展留下了无限可能。目前,新加坡仅有约12%的土地用于道路建造,住房所占的土地也不过14%。换句话说,政府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让人们居住和生活,同样也留出了足够的余地以应对城市未来的发展需要。 控制道路面积,同时又保证交通顺畅的一个前提,是对私家车数量的严格控制。在这方面,拥堵费和拥车证的政策组合拳发挥了作用。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的中央商业区曾出现严重拥堵,平均车速甚至低于18公里/小时。当时,政府通过发放区域许可证的方式来限制车辆每周进入市中心的时间。到了1998年,新加坡启用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RP),按照道路实时拥堵程度对车辆进行收费。这便是大家如今所熟知的拥堵费。 简单来说,ERP系统就是在较为繁忙的道路和高速路上设置收费闸门。车辆只要经过闸门,就要缴费。对于不同类型的车辆,缴纳的金额也不同。 ERP是一套经过周密计算的系统,其数学算法会根据实时车速,不断调整收费金额。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以下简称陆交局)认为,市区路段车辆平均时速20至30公里,高速路(即市区快速路)时速45至65公里才是保持交通顺畅的最佳车速范围,因此,如果市区的平均车速低于每小时20公里,或者高速路的平均时速低于每小时45公里,拥堵费就开始调高。速度越低,价格就越高,繁忙时段每个闸门每半小时就要调整一次收费。 给道路设坎收费不是一件让公众愉悦的事情,因此,政府必须保证收费金额合理、适度。为此,新加坡ERP的计算公式每三个月会进行调整。尽管如此,ERP的费用累积下来也相当不菲。通常,早8点至9点,以及下午6点至7点的高峰时段,市区繁忙道路的收费标准会高达每次3新元(1新元约合5元人民币),最高达到6新元。而通常车辆通过繁忙道路不会只通过一个收费闸口,所以每天的拥堵费着实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除了拥堵费,拥车证制度是新加坡政府控制私家车数量的另一重要手段。拥车证制度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车牌拍卖。目前新加坡小型私家车的车牌大概是5万新元左右。不过,拥车证的有效期只有10年,到期需要重新购买。换句话说,花25万人民币买的车牌只能用10年,再加上新加坡购买车辆的价格也并不便宜(车辆进口税高达市场价的45%),所以对普通民众而言,买车并不是一件划算的事。 从1990年开始实施拥车证制度以来,新加坡每年机动车数量的增长率很快就从6%降至3%,目前则维持在0.5%。根据新加坡政府2014年定下的新目标,这一数字要进一步降低至不超过0.25%。拥堵费征收后,新加坡市中心的车流量减少了13%,高峰时段的平均车速提高了20%。据统计,2014年,新加坡高速公路的平均时速为64.1公里,中心商务区和市区主干道时速为28.9公里,均达到陆交局所制定的标准。 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 既然买车不划算,那么公共交通就成为大多数人的出行选择。据统计,新加坡公共交通在高峰时段所承担的出行总量比例达到60%左右。这一方面因为在新加坡,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与自驾车相差不大,另一方面,也归功于政府为缓解早晚高峰颁布的一系列分流政策。 新加坡政府在公共交通规划时,给每个组屋区都设立了公交站,两站相隔大约500米;针对当地炎热多雨的天气,政府为从组屋到地铁及巴士站的步行通道修建了顶棚;巴士站均设有坐椅,供民众等车时休息;商场和地下通道与公共交通相连接,极大减少了公共交通站点所需的地面空间。此外,政府还给每个公车站安置了感应器,民众通过手机APP即可查询下一班乃至再下一班公车到站的时间、有无座位等信息,从而调整出门时间。 为方便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人士乘车,新加坡的公共交通都设有无障碍配套设施,巴士司机也受过良好的训练。为了鼓励公众搭乘公共交通,政府连续3年让选择在早高峰之前出行的公众免费搭乘地铁,非繁忙时段的地铁月票则比正常票价便宜三成。为了尽可能分流高峰期的人群,政府进一步鼓励企业让员工实现家庭或远程办公,并特意在部分社区图书馆设立智能工作中心,让不同公司的员工共用。 为保障公交系统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政府每年都对票价是否合理以及公共交通的运营状况进行评估,对不符合服务要求的从业者处以巨额罚款。 据统计,新加坡公共交通乘客量连续10年增长,民众对公交系统服务的满意度也高达91.8%。可以说,正是科学的城市道路规划以及公共交通的舒适便捷,才让ERP和拥车证制度发挥了预期效果。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