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力以赴打好严寒下的硬仗——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题:全力以赴打好严寒下的硬仗——积石山6.2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有序进行 新华社记者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发生以来,各方力量全力以赴排查搜救、救治伤员,尽力安置受灾群众,抢修受灾基础设施,严防余震、低温等次生灾害,抗震救灾各项工作紧张有序进行。 记者从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了解到,各成员单位快速响应,积极主动指导协助甘肃、青海开展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公安部启动24小时联勤值守,做好人员搜救、灾情核查等工作;财政部、应急管理部紧急向甘肃、青海两省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2亿元;交通运输部迅速部署抢险救援、灾损排查、保通保畅等各项工作;商务部强化生活必需品市场监测预警,激活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新疆、四川、云南、西藏8地联保联供机制;国家卫生健康委调派专家和防控队赶赴灾区,投入相关救治工作…… 闻灾而动 连续奋战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是此次积石山6.2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记者21日来到大河家镇公安派出所,这里的民警和辅警,有地震当晚从外地赶来支援的,也有一直驻守的,有的连续两夜在车上度过,有的只睡了几个小时。 他们的头发乱糟糟的,眼睛充满血丝。当被问到累不累时,他们的眼神坚毅:“这么大的大灾面前,有啥累的,我们能挺住!” 记者了解到,地震发生后,积石山全县13所寄宿制学校的超1.4万名寄宿生全部安全有序疏散并得到妥善安置。 21日18时,在受灾较严重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草滩村,室外的温度已降至零下4摄氏度,地面积水上结了一层薄冰。从地震发生后12分钟就集结出发算起,到21日天黑,海东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消防人员已经连续奋战了60多个小时。
夜色渐渐深了,气温降到了接近零下8摄氏度。救援现场依然灯火通明,消防人员有的继续埋头搜救,有的负责的区域搜寻即将结束,又来到安置点帮助受灾群众搭起帐篷。他们说,搜救还在继续,为了失联群众,他们一刻都不能停。
12月21日,救援队员正前往救援现场。新华社记者张龙 摄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20日16时许,一辆车头挂着“救灾物资”字样横幅的货车从西藏自治区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缓缓驶出,车上装满棉被,预计22日到达青海地震灾区。据了解,此次行动中,西藏自治区向甘肃地震灾区捐赠现金300万元、矿泉水96吨,向青海地震灾区捐赠现金300万元、棉被2300床。
12月20日,装满救灾物资的货车准备从拉萨发车。(受访单位供图) 20日,甘肃省兰州市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的商户们,自发捐赠了价值2万多元的物资,有方便面、棉被、矿泉水。20日9时多,车队从兰州出发,到达积石山卸完货后已是21日凌晨。南关民族风味一条街的负责人米海说,商户们的大爱善行让人动容。爱心牛肉面、爱心饺子、爱心拉条子、爱心蛋炒饭……灾区安置点爱心人士现场制作爱心餐,寒冬里的烟火气直抵受灾群众心间。 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出人、出钱、出力,多家企业和慈善机构捐款捐物。高速路上,“援助灾区”车辆满载急需的物资疾驰,汇聚成一条源源不绝的爱心长龙。据民政部不完全统计,各类慈善组织、爱心企业和个人向受灾地区意向捐赠款物价值已超过4.6亿元。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指导甘肃、青海省民政厅做好慈善捐赠款物的接收、分发、使用和管理,有针对性地做好社会组织引导动员工作,督促各级民政部门加强慈善捐赠管理,确保每一份爱心善意都落到实处。 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沿着曲折蜿蜒的盘山公路,车轮压着冰雪向前行驶。艰难经过三次塌方路段,用时近2个小时,记者终于抵达了偏远的积石山县柳沟乡张郭家村。帐篷里,86岁的老人张桂英吃着热腾腾的汤面条。全村300多人住在26顶刚搭建的帐篷里,虽有些拥挤,但烧得正旺的炉火,让张桂英和大家的心从惊慌失措逐渐变得踏实。 此次地震,灾区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生命和财产损失,还有严寒带来的严峻考验。地震已造成甘肃近15万间房屋倒塌,20余万间房屋受损,涉及群众14万多人。 如何保证群众温暖过冬,是救灾中的大问题。甘肃窑街煤电集团有限公司就近组织连夜生产、分选、装运优质块煤,首批救灾物资12车400吨取暖用煤已于20日11时抵达灾区,向灾区群众送去了温暖。根据灾区群众安置需求,在各方支持下,首批2600顶棉帐篷、11000张折叠床、11000床棉被棉褥、400套火炉等救灾物资于19日一早迅速向地震灾区调拨。 “19日下午,乡里告诉我们物资到了,我们取回来以后迅速发了下去。”积石山县柳沟乡上坪村驻村帮扶队队长王海龙说,天刚擦黑,一顶顶帐篷在安置点搭建了起来。 “地震发生后20个小时不到,救灾帐篷已通电,火炉也燃了起来。”甘肃蓝天救援队副队长陆昭旭说,为了让群众不受冻,各方正在全力以赴。 记者21日在多个安置点看到,一顶顶帐篷整齐排列,受灾群众在帐篷外有序领取棉被、牛奶等物资。 这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考验。在这场重大考验中,我们看到了上下一心的坚定信念,看到了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感人力量。 (编辑:思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