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孙绍骋“整治吃喝不搞一刀切”的说法喝彩
李 锦
今日《内蒙古日报》发布消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时,书记孙绍骋在会上强调整治吃喝不要“一刀切”的说法。这是省委书记中第一个站出来说这种话的,孙绍骋书记实事求是,敢讲真言,让人佩服。这个讲话,回答当前学习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戳中了很多公职人员的心声。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网络照片)
在最近一阶段,关于防止违规吃喝的问题引起媒体关注。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旨在解决领导作风、文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问题,反对“四风”,重在解决党群关系。但是,当前有一些地方对整治违规吃喝的歪曲解读,例如公职人员24小时禁酒、聚餐控制三人以内、餐费必须AA等。很多做法绝对化了。搞来搞去,大有以解决违规吃喝问题代表学习教育活动之势,使得学习教育活动简单化、庸俗化、形式化,层次被弄低了,违背了学习教育活动的本意。
最近听到一个笑话,有一户人家,兄弟姐妹都是公职人员,按照平时的习惯,每周都陪老父亲到饭店吃饭。老人要求每个周末家里人一起聚个餐,可是最近他们所在的城市出了新规定,任何场合超过三个公职人员聚餐就是违规,兄弟姐妹就跟老人商量,要不暂时取消一段时间。老人死活不相信,说我绝不相信党会反对一家人一起吃饭? 这样的笑话,还有一些,社会上像讲段子一样在流传着。这样一来,是不是饭店都要关门了?人间没有烟火气,弄得人心惶惶的。也有个别人带着手机录像,把吃喝的场面拍下来,向纪委汇报。这样一来,整得社会上误解甚多。
违规吃喝看似“舌尖小事”,实为党风政风风向标。对违反规定的吃喝要禁止,不禁止不行。近年来,公款吃喝、隐形变异“四风”问题虽有所收敛,但仍时有曝光。有的干部“躲进私人会所吃请”,有的将高档消费“化整为零”报销,有的用矿泉水瓶子装茅台酒,甚至出现“一桌饭吃掉半年工资”的现象。让清风正气在餐桌扎根,是必要的。孙绍骋书记在会上也是这么讲的,这一段讲得很长,很充分。(附消息全文)他认为,违规吃喝严重背离党的初心使命,是我们党历来反对、一直纠治的顽疾。这个问题之所以屡禁难绝,根子在一些党员干部对其危害认识不深、自身党性修养不强,必须对症下药、多管齐下、一严到底抓好整治。他是在充分肯定整治违规吃喝基础上,谈注意纠正的现象。
可是,如果把这个问题扩大化了,连家里人在一起吃饭都不敢出来吃,就把一件好事变成坏事了。孙绍骋书记的讲话,还有媒体上这两天的声音,归纳起来,牵涉四个问题,或者说是现实中有四对矛盾需要正视。 一个是克服简单化,划清“正常人情往来”与“违规吃喝”界限。部分地方在整治中采取“一刀切”思维,有的单位干脆取消所有公务用餐,有的对正常商务宴请“层层加码审批”,甚至出现“谈饭色变”的尴尬局面。简单粗暴的治理方式,短期看似“成效显著”,实则可能带来新问题:正常的招商引资、外事交流因过度约束受阻,基层干部因“杯弓蛇影”影响工作积极性,甚至逼出“变通高手”钻空子。 二是克服形式化,不能以新的形式反对形式主义。治理违规吃喝绝非“切一刀就万事大吉”,而是需要精准的“手术刀”。有些措施好比“盲目禁食”,在一些地方成了“乱挥的大锤”,凡聚餐就审查、凡宴请就干预,“一碗面,大罚款”,自己掏钱请两三好友聚一聚也不行,普通党员干部吃饭战战兢兢。这些“层层加码”,看似“积极作为”,实则是懒政思维下对政策的误读、对民生的漠视,用简单粗暴代替精准治理,实际是拿“形式主义”掩盖能力短板。 三是克服表面化,解决问题要“既治标更治本”。一方面,要织密监督网络——借助大数据筛查异常发票、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让“吃心不改者”无处遁形;另一方面,需明确政策边界——通过细化公务接待标准、划定“人情往来”红线,为干部提供清晰的行为指南。
四是克服运动化,要从制度建设上解决问题。整治违规吃喝决不是一阵风。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症结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个别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认为忍一忍、等一等,风头就会过去。整治违规吃喝绝非一场“运动式战役”。当某地干部从“提心吊胆怕检查”转变为“自觉拒绝超标宴请”,当企业从“被迫应酬”变为“轻装上阵谈合作”,才是真正的治理成效。这需要制度约束与思想教育双管齐下,通过典型案例通报强化警示震慑,通过廉洁文化浸润培育清风正气,最终让“反对浪费、崇尚节俭”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确实,“全面禁吃”的做法使人没法理解。政策的初衷,是为了清除腐败土壤,绝不是要扼杀正常的社会交往和经济活动。把吃喝变成“敌人”,其实是对政策精神的误读。我们要看到,正常的餐饮、商务宴请、家庭聚会都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精准打击,该吃的工作餐不能少,该查的违规宴请不能漏”。既要“严”得有力度,也要“活”得有温度。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就是刺激消费与民生问题。民以食为天,餐饮业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达到5.5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超过11%,餐饮业经营主体超过1000万家。这个比例是很大的,这个团体也是很大有。盲目限制只会让基层干部“战战兢兢”,导致饮食产业链断裂,最终伤害的是普通百姓和市场活力。我们不能因为个别极端案例,就全盘否定合理的社交需求与饮食需求。
实事求是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孙绍骋说,整治违规吃喝的目的是规范公务行为、严明纪律红线,而非阻绝正常人际交往、黯淡人间烟火。要精准整治,厘清违规吃喝和正常餐饮消费的边界,不要泛化整治,防止层层加码、搞一刀切。我们提倡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的看法与态度,将实事求是放在首位,明确表示态度,区分违规吃喝和正常餐饮消费,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与经济效果的有机统一。
确实,违规吃喝整治,是一场考验治理智慧的“持久战”。唯有摒弃“一阵风”“一刀切”的简单思维,以制度织网、以文化培根、以监督护航,方能真正让清风正气在餐桌上扎根,让党员干部轻装前行,让社会交往回归纯粹。坚持整治违规吃喝,使其得到健康的发展。 附今日《内蒙古日报》消息 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2025年第六次集体学习
孙绍骋主持并讲话王莉霞张延昆出席 6月20日,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集中整治违规吃喝的部署要求为主题进行研讨交流。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主持并讲话。 会上,刘爽领学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等法规文件中关于禁止违规吃喝的相关规定,中心组成员作了发言。 孙绍骋在讲话中说,习近平总书记对纠治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始终高度重视,对整治违规吃喝问题始终高度关注,就此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开展学习教育、深化作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我们要对标对表、坚定坚决抓好贯彻落实,坚决刹住违规吃喝歪风。 孙绍骋回顾了我们党反对奢靡浪费、违规吃喝的历程,分析了违规吃喝的表现及危害。他说,违规吃喝严重背离党的初心使命,是我们党历来反对、一直纠治的顽疾。这个问题之所以屡禁难绝,根子在一些党员干部对其危害认识不深、自身党性修养不强,必须对症下药、多管齐下、一严到底抓好整治。要压实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把严的基调、严的氛围、严的举措层层传导下去,让每一名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心生敬畏、行有所止。要坚持织密制度笼子和强化制度执行协同发力,强化日常监督,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倡导简约适度、绿色健康、文明用餐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孙绍骋说,整治违规吃喝的目的是规范公务行为、严明纪律红线,而非阻绝正常人际交往、黯淡人间烟火。要精准整治,厘清违规吃喝和正常餐饮消费的边界,不要泛化整治,防止层层加码、搞一刀切。 (编辑:思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