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考核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举措,也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一直以来,上海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关于改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绩考核的通知》,不断改进考核工作理念,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在2024年度“考卷”中,分类差异化设置指标权重。(12月11日《人民日报》) 以考促干,这是干部考核的意义所在。干部考核的目的是要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总结过去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以利于今后改进工作。干部考核有鼓励先进、鞭挞后劲的重要作用。所以,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干部考核,都应围绕促进干部干事创业来展开,而不能偏离这个主题去“节外生枝”。干部考核要与职务晋升和评先评优挂钩。考核优秀的干部,要在提拔重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这样,才能形成后进赶先进、先进更先进的良性发展。 正因为如此,干部考核一定要科学化,一定要能起到以考促落实、以考促干的目的。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干部的成绩和不足,充分发挥好干部考核的指挥棒作用,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增添新动能。干部考核科学,主要是干部考核的分类要科学,指标体系的设置要科学。干部考核应分类差异化,因为分类差异化是干部考核科学化的基础。物以类聚,人与群分。考核也应分类施行,才能考核精准。既然是考核,就应在分数面前决一高下。只有同类,才有可比性。如果一个从事农业,一个从事工业,就没有可比性。硬要拉到一起以相同指标体系考核,考核的结果也必然没有可运用性。 差异化考核的核心要义是细分类。考核,不仅要分类,而且要细分类。细分类,才更有可比性,这也是差异化考核的题中应有之义。细分类,没有绝对的标准之分。细分类的一个大的原则是要有可比性。没有可比性的干部,就不应合并“同类项”。干部细分类后,考核指标体系也相应要细分类。要根据各类干部的工作性质、工作岗位和工作业务,制定精准的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体系要具有可操作性、客观性,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 差异化考核要聚焦高质量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高质量发展才是硬道理。因此,干部差异化考核要看干部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取得的成绩。要坚持“实绩为王”的原则,注重考核干部的实绩,以实绩定优劣,以实绩论英雄。看实绩,既要看显绩,也要看潜绩。两者要兼顾,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偏废。因此,在制定差异化考核指标体系时,要时时、事事体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让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的干部脱颖而出。 差异化考核,也需问效于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干的如何,群众心中有杆秤。因此,要增大群众在干部考核中的话语权,确保群众有一定的考核分值权。要坚持群众公认的原则。干部考核要象群中敞开大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干部考核,不要搞“闭门造车”式的考核。重大的民生考核,甚至要允许群众有一票否决权。这样,才能促进干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而更好地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生动为民实践,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编辑:思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