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精神与国企改革讲稿(部分) 李锦
最近,不少学者在解读三中全会关于国企改革内容时,仅就《决定》第二部分第五条那300个字分析。我觉得容易理解偏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文件,主要有《公报》《决定》与《说明》。要从整体上学习理解,尤其要把握灵魂问题、要害问题、核心问题。 《公报》在7月18日会议结束当日发表,《决定》与《说明》在7月21日发表。这三个文件要结合起来理解。结合《决定》全面学,结合总书记讲话重点学,学习要联系实际,朝前思考,做出判断。 《决定》共15个部分、60条,提出300多项改革举措。第一个特点 是重视,地位突出,22123字的《决定》中,企业改革列于《决定》经济改革的第一条;第二个特点是内容丰富,仅企业达700多字。第三个特点是《决定》15个方面都与国资国企改革有关。尤其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完善高水平对外开放体制机制等部分多牵涉国资国企。从头到尾15个部分中,都能找到联系。 全会把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全局,标定了国资国企在新征程上深化改革的方位、方向、前行的节奏和工作的重点。有关系的地方至少能找出40多处。联系地方之多,远远超过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这告诉我们,国有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地位越来越重要了。国企的同志要有自豪感,首先要认识这一点。 这几天,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做了一些归纳,做如下思考: 国资国企改革主题:是进一步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根据三中全会主题顺延下来的。与过去的区别是中国式现代化。在学习《决定》第一部分,重点理解这个问题。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总体思路:形成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保障,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现代企业制度为支撑的国资国企改革格局。 完成时间:到2029年新中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意味着从现在起到2029年国企改革的方向、目标与任务已经明确。包括新一轮国企改革与十五五规划,穿插进行。 四条主线: 第一条,坚持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方向,优化资源市场配置,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制度保障。 第二条,增强战略核心功能,优化国资布局结构,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力量。 第三条,健全科技创新制度,构建新型生产关系,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科技创新能力。 第四条,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活力与内生动力。 两个重大突破: 一个是功能分类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个是科技创新体制,新质生产力有明显起色。 我们特别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决定》的说明讲国企改革的内容陈述,对国企改革只讲一句话是:“着眼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提出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时说明中关于国企改革的讲得很长,几百字。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说明,就这么长,71个字。我从这里感觉大有文章,意味无穷。 我们学习总书记这一段话。“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前一句是“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后一句是“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这个具有纲领性语言的装配方式,是一种新的逻辑结构。给人感觉是,“着眼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是逻辑起点,“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逻辑中介,而“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逻辑结果。 这种空前的逻辑结构,给人以巨大的想象,可以预想,如此做起来,将是激发国有经济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的重要一着,也将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期间的最大动作。大规模的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是由现实难题长期积累而决定的关键一搏。我对今后五年国资国企改革目的、任务的思考,与学习总书记这段话是有关系的。 这些观点有点超脱,也超前。立此存照,录以备考。
(从报告中抽出一段,先行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