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评论 >>对三中全会市场经济体制思路的解读与种种误解的澄清

对三中全会市场经济体制思路的解读与种种误解的澄清

时间:2024-07-22 10:26来源:中国外宣通讯社 中国外宣网 作者:李锦
对三中全会市场经济体制思路的解读与种种误解的澄清。

  对三中全会市场经济体制思路的解读与种种误解的澄清

  李  锦

1
 

  三中全会公报发表了,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表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和路径。自然是这次会议的一个大亮点。然而有一部分观点对没有再提“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等内容存在误解,对此,我们有必要澄清认识。

  在长期研究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国企改革总是放在第一条里。这次读公报,引起我第一反应的是第一条没有以基本经济制度为标题。因为党的历次报告,多是把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也就是“两个毫不动摇”放在改革内容的第一条,已是约定俗成的习惯。而此次把“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放在第一条,给人看了有一种冲击。这次会议把反复强调的“两个毫不动摇”放在“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标题下面,同时把一些新提法用在了市场机制上,这个极为明确的信号,分外引人注意。

  在一段时间,不少人觉得市场经济“倒退”了,计划经济恢复了很多。有人解释是为了“战时考虑”。因此,不少人对这次会议抱有悬念。从框架上看,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相近,是二十大报告的“改革版”。从感觉上也就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对此,并没有突出的感受。而4次出现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二十大报告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到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则成了大看点。因为这蕴含着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和路径。所以,对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作为公报学习的重中之重首先予以解答。

  认识之一:指导思想中,提出“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看文件要先看结构,改革任务的结构摆布,是反映改革重心的最直观标准。在十几个方面的改革任务中,经济体制改革占了6个部分。当初在十八届三中全会336项任务的分工中,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占了三分之一,而此次任务分配的比重中经济体制改革的分量丝毫不减,充分体现了导向。

  认识之二: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次出现在2035年的目标中

  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4次提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过去讲目标,多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在出现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有种新鲜感的。

  认识之三:所有改革任务中,第一条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

  《公报》在五个目标、十四项部署中,都把市场经济体制列于首位。在经济领域改革中,把“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第一条任务,这与二十大任务中的第一条相呼应,与2035年改革目标表述中的第一句“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呼应,直接明了指出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目标和任务。

  认识之四:要正确理解没有讲“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因为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成果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次公报中没有出现。“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并不是替代关系,不是有了新话就不要老话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的重大表述,不能这么短时间就改变的,是绝不会改变、绝不可能动摇。由于《公报》稿比较浓缩,等《决定》发布后,会看到相关的表述。
 


 

  认识之五:没有再提“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在二十大报告中,对于“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这么提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到了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则成了“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而且并没有再提“政府”两个字,取而代之的是说政府的职责,比如“管得住”“弥补市场失灵”,显然市场机制的地位得到了空前加强。

  认识之六:什么是“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会议做出了阐释: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认识之七:关于强调公平、忽视效率的误解

  因为文件中有“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一句,把“公平”放到“活力”前面,就有了各种揣测和臆想。这里的“公平”,对应的是“市场环境”,强调的是市场准入、市场运行等环节的公平性,强调的是公平进入、公平竞争、公平发展,是要建设更加健康的市场环境。对此要加以辨识。即使从分配环节看,我们推进的改革也并不意味着把效率置于公平之后,而是要实现“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不要误解这句话。

  认识之八:要正确理解“既‘放得活’又‘管得住’”

  处理好“放”与“管”的关系,在任何国家都是治理中的一个难题。关键是要在经济工作中把握好杠杆平衡点,根据不同领域、不同阶段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把握好“放”和“管”的节奏与力度。既“放得活”又“管得住”,并不是简单的“既要又要”,也要看杠杆平衡点在哪。全会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既“放得活”又“管得住”,更好维护市场秩序、弥补市场失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此次在同一句话中三次出现“活”字,是极为少见的一种写法,本身就说明了问题。“放得活”强调目的,“管得住”强调能力,处理好二者关系要与当前经济形势紧密结合。而三中全会《公报》罕见地用较多篇幅阐述了年度经济工作,也就意味着,要用改革的办法去破解当前经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这是需要高度关注的信号。
 


 

  认识之九:做到“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标准

  《公报》中所提的: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认识之十: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作为改革结果来收尾,是历史上第一次

  近几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有两个主要的着力点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而此次《决定》将在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中增加第三块改革,就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这是特别重要的。

  在2022年统一大市场文件出台时,带节奏的言论曾集中于“计划经济”等话术,造成一定影响。需要让各方面认识到的是,统一大市场最重要的事是建立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四个制度,而这四个制度放到任何一个西方国家也都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在7月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看到“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内涵有了进一步拓展,包括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破产退出、信用监管等制度。这些都是属于“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的内容。


 

  认识之十一:“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之外,政府应该干什么

  根据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主要是在突破相关体制机制藩篱方面。比如,在教育和科技方面,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财税和金融方面,完善国家战略规划体系和政策统筹协调机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在对外开放方面,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显然,政府是有很多事情要干的。这些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下一步还会有相关的配套改革措施出台。

  这次三中全会,第一是中国式现代化主题,第二便是市场经济体制了。对于前者,应无分歧。对于后者,前一阶段讲得并不多,甚至有一些误解,觉得需要讲一讲,强调一些重要的东西,以消除误解。以利于形成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舆论。

  当然,三中全会《公报》是对会议主要精神的框架性、概括性阐述,按照惯例,后续公布的《决定》文件将会展示详细的内容,届时我们可以对一些关键的政策细节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解读。


 


 

  7曰20日,李锦参加《黄河儿女——王超英摄影五十年原作展》开幕式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山东省新闻摄影学会、山东省菏泽市文联主办,7月20日—7月28日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综合展厅展出。

(编辑:思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