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革中曾经打倒过他的人,周建松都依然留在企业。“反对我不要紧,只要对企业有用”。40余年来,他做决策都要听反面意见,为了多出一些“事前诸葛亮”,少一些“马后炮”,他开会时让大家公开讲,讲完签字,以此磨练干部说真话,而在沟通中即使出现冲撞,他都不介意。 谭佃龙是周建松引进的第一位博士后。加盟法尔胜后,一次见面中,周建松随口说“等你房子装修好,送你两幅画”。谭佃龙以为是玩笑话,谁知周总一直记着,现在那两幅代表家庭幸福和谐的牡丹画还挂在他家中,他每次看到都感觉到一种激励。 谭佃龙进法尔胜半年即担任了技术中心主任,2002年3月,为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他大胆制订了最高把科研成果利润的30%奖励给研发者的奖励措施。当时,集团很多领导都不理解,但周建松力排众议支持他。被周建松视为有独特管理才能的谭佃龙也没有让他失望。从2003年起,技术中心不仅不再需要公司划拨经费,而且开始自立创收,去年实现利润200多万元。 作为技术中心主任,谭佃龙尤其欣赏周建松奉行的“失败了给鼓励,成功了给奖励”,他认为法尔胜宽松的创新环境是吸引人才最合适的土壤。
留人最重要留心。周建松最高明的地方是将员工的长远发展和企业的长兴连在一起。那是他1983年考察意大利企业获得的启示——让员工把企业当亲人。此后,他努力倡导一种与企业同命运、共呼吸的企业文化,通过给想干事、能干事的人一个尽情发挥的舞台,让“与企业同成长”成为员工的一份自觉行动。 创 造 “办企业如果没有长期目标,就缺乏内动力。我信奉‘为明天而工作’,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应该是明天的创造者,而不应是今天的欣赏者。”——周建松 “大雾天开车,敢冲到前面的就是领头人,不敢冒险的人都只能跟着前面的车。”很显然,如果让周建松自己开车,他肯定选择冲到前面。因为他喜欢快人半步,喜欢“人无我有”,喜欢超前,那是创造者的性格。 早在1979年,周建松即以“抓机遇、快半步”的理念率先将钢丝绳打入东南亚市场,迈出了公司外贸出口的第一步。1985年,周建松带领法尔胜人首次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第11届国际钢丝绳博览会,迈出了中国金属制品走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第二年,法尔胜成为全国同行中唯一的机电产品出口基地。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周建松就看到“要想产品领先,首先要设备领先”。他先后花费294万美元和297万美元首家从意大利GCR公司引进了生产镀铜钢丝的全套设备及辅机,并用三个半月时间,试制成功了国内第一台无毒工艺的“热扩散镀铜机组”。1987年,镀铜钢帘线荣获江苏省“金牛奖”。 当企业一天天强大,周建松想得更多更远,他对“走向世界”充满着憧憬和好奇。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周建松就极有远见地与贝卡尔特合资钢帘线项目。10多年来,周建松决策与比利时、日本、台湾、新加坡、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2个合资企业。通过合资,企业在技术、管理、体制、人才、市场等方面与国际接了轨,实现了质的飞跃。 正如很多人所评价的那样,周建松眼睛是高度近视的,但眼光是远大的。他看到了海的那头,尤其是欧美企业及产业的生生不息留给他极深的印象。 由人及己,近几年来,周建松一直在思考:江阴工业产品结构百年后是否能像欧美那样保持兴旺?他知道出路只有一条:加快产业升级步伐,进一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想到就要去做。2005年,法尔胜投资建设高新技术创业园,除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打算,周建松更想为江阴工业产业的长远发展出一份力。 周建松一直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企业百年以后是不是也能这么兴旺,靠什么兴旺?去年,法尔胜集团跨入百亿企业行列,几乎是同时,早已深思熟虑的周建松立即公布了继续前行的崇高目标——打造国际制造业的百年长兴企业。“我们必须把手中现有的火炬燃烧得十分光明灿烂,才能代代相传。”周建松相信,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在躬行者那里,世界是自己的。 百年长兴,听着就是一项宏伟的事业。瞧,宝刀依然熠熠生辉,周建松又带领法尔胜人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