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2014年中国文化艺术界:春风又起春潮(4)

2014年中国文化艺术界:春风又起春潮(4)

时间:2014-12-29 13:56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刘 琼
落花深处不染尘 虞金星 今年夏天,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以下简称鲁奖)7个奖项的评选结果公布,花落各家。这个中国当下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又一次受到瞩目,不仅在文学界引起不少话题,在整个社会也引发热议。毕竟,

  落花深处不染尘

  虞金星

  今年夏天,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以下简称“鲁奖”)7个奖项的评选结果公布,花落各家。这个中国当下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又一次受到瞩目,不仅在文学界引起不少话题,在整个社会也引发热议。毕竟,34部(篇)获奖作品,“突围”自1359部(篇)通过公示的参评作品,在关注者看来,理当是可窥2010—2013年四年间文学面貌(除长篇小说、少数民族文学、少年儿童文学外)的门径。

  不过,在媒体及公众视野里,它之所以成为话题,又不得不与这样的事件联系起来:参评目录公示阶段曝出的“推荐”风波,获奖作品实名投票情况公布后的“零票”争论,一部获奖诗集部分作品水准遭“打油诗”质疑……因这样的话题引起众人关注,无疑并非“鲁奖”初衷:奖优与促进文学繁荣发展是其宗旨。然而,在文学影响范围收缩、信息传播手段进步的背景下,文学奖难免要面对这样的尴尬。

  这又不是简单的文学与社会环境变化的问题——对评奖公信力的审视,历来是许多文学奖争论的核心。公信之公之信,既出于评奖过程的透明与公正,也出于最终获奖作品的质量经得起检验。继2011年茅盾文学奖评选之后,本届鲁奖再次公开获奖作品的实名投票情况,无疑意在加强透明、促进公正。之前参评目录、提名作品等各环节的公示,也可窥见这份努力的一以贯之。而依然存在的争议甚至批评也说明,文学奖公信力的形成与保持,既需要不断填补程序的漏洞,也需要评奖者真正理解与认同奖项的理念,并以对文学负责的态度参与其中。毕竟,奖不是目的。它所想达到的目的,才是重点。而对于读者来说,还应穿过争论的喧嚣,沉静地看到绝大多数获奖作品确乎堪称优秀,经受得住千淘万滤,担得起那文学的徽章。

  九版《牡丹亭》集中上演

  万紫千红方是春

  马 涌

  岁末,北方昆曲剧院、上海昆剧团、苏州昆剧院、浙江永嘉昆剧团等国内七大昆剧院团京城上演七版《牡丹亭》;蔡正仁、张继青等十余位老一辈南北名家同演大师版《牡丹亭》;昆曲故乡苏州迎来青春版《牡丹亭》10周年,这九版《牡丹亭》合力为今年的戏曲界添上了一把旺火。

  可以说,这九版《牡丹亭》在众人眼前呈现出姹紫嫣红开遍的景象:台上既有昆曲大家年逾古稀但技艺精湛如昔,也有昆曲新人把这水磨腔调唱得软糯绵延,中国当前的昆曲演员几乎悉数登场。这一系列的演出,从规模、艺术水准到社会影响力,都可被视作当代昆曲传承的标志性事件。

  应是自昆曲入选首批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白先勇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始,《牡丹亭》在公众文化视野中的曝光度猛增,有人将其与半世纪前有“一出戏挽救了一个剧种”之称的昆曲《十五贯》相比拟。不过,《牡丹亭》之外呢?昆曲艺术家柯军曾撰文给出如下数据:“在明清鼎盛时期,昆曲有折子戏近3000折。衰落后的同治年间,苏州四大昆班上演剧目有140余种、800多出……现在,一线正当年的生旦,每人仅余几十出,青年演员身上的戏已递减到个位数。传一代,少一半。”面对宝贵且处境堪忧的艺术资源,除了将《牡丹亭》这张昆曲名片擦拭得更加闪亮,挖掘、再造与新创同样不可偏废。

  2014年,“弘扬继承优良传统文化”日益成为文化界乃至举国上下的共识,我们有理由对昆曲的未来寄予期待。更加丰富多彩的剧目,也是这份期待的应有之义。牡丹花开虽称艳,万紫千红才是春。

  美术家“借名”办展

  莫让浮云遮望眼

  吴艳丽

  适值中法建交50周年的2014年,中法两国双方都隆重举办了许多纪念展览。其中,在中国,火热了媒体也沸腾了一些美术家的,竟是民间借此“搭车”而形成的“卢浮宫办展热”。那么此前仅举办过少数中国画家个人展览的卢浮宫,此次是否果真张开了怀抱?

  玄机就在于办展地点上。事实上,一些媒体和美术家所宣称的在卢浮宫办展,实际的展出地是卢浮宫的卡鲁塞尔厅。此厅是卢浮宫委员会为解决卢浮宫博物馆经费不足而特别开辟的商业中心, 只要出钱就可在此办展。

  有了这么一块可以“以伪乱真”之地,对图利的组织者及商人、对梦想为自己声名添把柴火的美术家来说,各自看到了自己的机遇。于是,图利者便忽悠某个美术家,或以群展名义“打包”一批美术家来此办展,单人收费高达十余万元。而在画家中,有人掩耳盗铃,在国内拿“卢浮宫办展”做宣传;有人在了解内情后想退出也为时已晚——高额费用已交。卢浮宫办展仿佛成了产业链,更唱出了这样一折以卢浮宫忽悠中国画家、中国画家忽悠国内观众的自娱自乐的闹剧。

  缘何出现这一现象?一是部分画家的“镀金心理”在作祟,其中既有挥之不去的“名馆情结”,也有对“协会效应”“研讨会效应”等的崇拜心理;二是部分媒体的推波助澜,使这种行为大摇大摆起来,成为当下中国美术界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之乱象。

  在海外办展,从积极向外推介本国艺术创作的角度来看,本也是好事一桩,但应避免“偷梁换柱”式的无良炒作。愿艺术道路上的朝圣者与观察者脚踏实地,沉稳前行。

  剧院点亮一座城

  但见帷幕起落间

  杨雪梅

  当代演出市场,素以京沪为主。现如今,因为天津大剧院的声名鹊起,天津,这座昔日曲艺的大码头,正跻身高雅艺术的重镇。仅以12月为例,世界一流舞团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带着《神驼马》来了,克里姆林宫芭蕾舞团带着《胡桃夹子》和《天鹅湖》来了,天津正呈现出令人向往的艺术气质。

  让我们往前回溯——

  今年国庆期间,史诗歌剧《战争与和平》以600位演员的强大阵容在天津大剧院连演六场,众歌剧迷从各个地方坐着高铁、搭着飞机奔赴天津。这是这家剧院主办的“首届天津国际歌剧节”中的一幕。4月,在天津大剧院主办的“首届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上,聚集了中国的《茶馆》《白鹿原》;俄罗斯的《蘑菇沙皇》《在底层》;德国的《朱莉小姐》《耶德曼》;波兰的《假面·玛丽莲》等。戏剧迷们从未如此集中地欣赏到如此众多的别开生面之作。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庞帅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1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