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对于政治理论问题的关心,以及对于中国发展的期待,是人们,当然也是我自己阅读这些政治著作的两种动力。这种阅读习性,不是大众都具备的。在某种意义上讲,这中间潜蛰着一种知识分子的精神动因。知识分子是有理想、有热情、有付出、有奉献精神的一群人。他们一般对社会现状都不太满意,尤其是对现实政治状况更容易充满愤懑的情绪。基于批判甚至颠覆的热情看待社会政治生活,是一种普遍流行的知识分子情绪。在这方面,我们中国人与法国人颇为相似。从两个国家思考社会政治问题的主调上讲,近代以来,政治思想家们鼓荡的大都是救国救民的政治热情和奉献精神。但在阅读法国政治著作的时候,我特别关注的,并不是凸显主调的激进作品,而是从孟德斯鸠到托克维尔、再到雷蒙·阿隆这条思想线索显示的法国政治理念。在诸多论述知识分子的著作中,我就是因为这种阅读动机,才将重点阅读、理解的知识分子著作放到雷蒙·阿隆的《知识分子的鸦片》上面的。他一开始在序言里说的写作动机就抓住了人心,他就是要试图解释为什么“知识分子对民主国家的缺失毫不留情,却对那些以冠冕堂皇的理论的名义所犯的滔天大罪予以宽容”。为此,他清理流行于法国的三种“政治神话”。其中尤其是他对“左派的神话”与“革命的神话”的分析,给我们今天某些以革命左派自我期许的人以冷静的提示。那种弥漫在书中的对于政治浪漫主义(政治乐观主义)的批评,不啻是过滤政治热情、恢复政治理性的良药。在“历史的偶像崇拜”部分,他对于革命理想主义的解剖,对于历史中的狂热的评论,对于必然性情结的指正,一再击中我这个曾经依靠单纯的热情对待政治问题的人的中枢神经。原来,也许知识分子确实在现代长期处于“异化”的状态了?知识分子对于自由的渴望、对于公正的吁求、对于解放的期盼、对于革命的狂热,却可能都是吸食了过量鸦片的结果? 这些著作,实在使我时时自我提醒:思考政治问题必须以理性为导向。当政治热情的温度无法控制地升高的时候,也许就是我们愿意深入到这些政治著作中去寻找冷静智慧的时候?!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