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着说: 回过头来看你们教授的方法,他首先给你摆出问题所在,连公认的定律都是不完美的;然后给你介绍种种从不同角度发展出来的思想方法,有各种不同的 学派,用不同的方法论进行假设解决问题的途径,但是教授还要一一分析批判,找出他们不完美不完善的地方,各种观点的理论出发点不同,解决问题的手段也不一 样,但是却给你们展开了人类所有精英思考的最好的成果,你们的眼界就很开阔了,就有了最好的视野。但是还是不给你们任何的固定的结论。 这个世界有没有固定的结论呢?对于任何最具体的问题来说,是没有固定的结论的。具体的结论和方法是变化不居的,都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具体的目标 创造出最实用的策略。所谓策略,就是根据目标,背景,主体,条件,自己制定出来的,要能够创造出自己解决问题的策略,就要具有找出问题的能力,要掌握解决 问题的思想方法背景,知道最基本的曲线模式是什么,知道在这类问题上有多少个学派和观点方法;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目标,条件,创造出自己解决问题的 具体方法。 不要固定结论,要懂得创造的方法,要求不断的追问下去,这是西方文化的本质所在,追究真理的态度和方法,就是这样的。在古希腊,苏格拉底首创这样的哲学方法,他说自己最优越的地方就是:“我知道自己是最无知的,所以我是懂得最多和最有智慧的人。”他说自己是知识的“接生婆”,他就在不断地和所有 人谈话,不断地质疑问题中,使和他谈话的人自己逐渐得出结论。他不给出结论,却给所有人催生思想。 中国人喜欢由长辈和有权力者、掌握知识的人给出结论,好像这是最省事快捷的方法,结果却让所有人都停止了思考,所有人都成为笨蛋。在教育上的危害最恐怖。中国最大的思想障碍是:认为某种思想是可以证明其是正确的,它只反复地千篇一律地为一个简单而荒谬的观念立论,但是却不允许证伪,不允许反思, 不允许批判,结果所有人从教育里走出来之后,都发现社会、存在和一切的事实与教育是完全相反的,结果中国人都失去了信仰,但是又没有学会证伪和追究探索的 方法论,没有学会学习,既对所有的教育和所得到的知识“逆反”,又没有自己建构探索事实真相的能力。结果全社会发生了精神危机问题,所有人都是否定信仰, 否定知识和否定思想的野蛮人,只崇尚权力资本定律,只迷信潜规则和厚黑学,于是最后道德更坏,人品彻底腐败,大家都成了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和三十六计的精 英。 西方人喜欢给这个世界留出空白,留下空间,要求你不要相信有任何一个道理是既定的真理,所有的方法都是相对的优势和具有相应的对应性,重要的是 教会你学会分析批判的方法,学会质疑,对问题和知识保持着警惕心理,要求你要在实际情景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创造性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方法。你可以 选择任何前人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借鉴,可以综合,但是却没有现成的可以照搬。 我接着对儿子说,你过去说你们的教授总是把所有问题和知识设定为“假设”的,这就是这种教育和创造方法的精华。“假设”太好了!的确,所有的都 是一种假设,没有定论,所有的定论都是死的,是过去式,凡是未来的问题,都是假设的,只有在假定性中,我们才会学会怎样进行思考和创造。 我说:你们的学校是在教你们怎样进行研究,怎样在将来的实践中做事业,怎样做创造性的工作,不是教你们读死书,死读书和读书死,你获得的是最好的教育啊! 我儿子还说到,例如在关于怎样进行投资方面,其他专业出身的人士(例如学习金融的),会很相信投资的理论曲线模式,会根据这个曲线来进行投资; 一般人则关注投资信息,根据投资信息进行投资选择;但是他们学习经济的专业人士,既不相信投资曲线模式,也不相信投资信息,可是我们相信什么呢?现在就有 些彷徨。我说:不相信就是优势!这是你们超越上面两种人的发展余地,你相信固定的东西,只有迷信。在“信仰-知识-行动”这个三角形结构中,应该有一个灵 活的变化函数存在,不要给其中一个制约着。知识只是一个背景,不是死的结论,迷信曲线,就不会变化;迷信信息,就只会被假象迷惑。你们学习经济学的专业人 士都知道曲 线模式和投资信息,但不会给它们制约,既知道,又不会死板照搬,只有这样,你们才会根据实际问题得出投资策略。道理和上面说的一样。 我儿子还给我介绍了他们在精算专业中学到的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大框架设计方法”,大致也是首先确定问题所在,然后列出目标,条件,背景,确定共 同要遵守的原则,各种方法,有多少种可能性,再设计出一步一步发展的步骤,最后在行动中边实验边修正,一步一步地试误,直至达到成功目标。他说,这是他们 在精算专业 最高阶段要学习的方法论。我因此大开眼界,可惜我对经济和精算都是门外汉,对儿子所说的内涵,感到十分陌生。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