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闫恩虎:历史是人类智慧的演绎

闫恩虎:历史是人类智慧的演绎

时间:2014-11-13 13:47来源:共识网 作者:闫恩虎
智慧应该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非常赞同阿诺德.汤因比(Amold Tovnbee)先生的观点: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应该是比国家更大的文明!

  原题:历史是人类智慧的演绎――读柯林·威尔斯《历史也会说谎》

  

 

  地中海航贸文明和黄河农耕文明的发展中有一个共同点:对史的认真和对史识的尊重。史学研究一直是显学,虽然方法和功用有所差异。“与印度不同,中国一直有重史的传统,这倒是中国特有的‘科学’精神”。(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p271)中国史学,从孔子删修《春秋》开始,形成价值判断先行的史学叙事,被后人尊为“春秋笔法”。所谓“属词比事,《春秋》教也”。并以“经”的方式将其绝对化。司马迁写《史记》,开始文学笔法写史的风格;司马光《资治通鉴》又整合开拓“史为今用”的思想体系。抽象与主观,使中国历史文本距史实可能相差甚远!更不用说官方修史的各种“禁”与“讳”,使历史话语虚无缥缈!以至于章学诚说:“六经皆史”!黄仁宇先生的著作尤其是《万历十五年》,实证分析和结构探析的研究方法,让中国史学家感受到历史研究中新的思辨精神和理性态度。智慧应该以科学思想为依托。但科技的实验和实证逻辑并不一定适用于历史研究。汤因比认为:“在应用于自然科学之后,工业体制的方法又被应用于超出自然科学之外的许多思想领域,被应用于同死寂的自然界没有关系却同生命有关的领域,甚至被应用于同人类的活动有关的思想领域,历史研究就是这样的一个领域”。“在关系到人而不是物的思想领域,现代西方的工业体制的运用是错误的。但是,历史思想被工业化了。历史思想已经被工业化到这样的程度,甚至能够产生出对工业化精神的病态夸张”。(刘远航《汤因比历史哲学》,九州出版社,2011,p13)

  历史是什么?史学是什么?历史就是简单的过去的事吗?绝对不是。帕累托的名言:“历史是贵族的坟地”。“人类社会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贵族继往开来的历史”。(【美】C.鲍维尔斯:《维尔弗雷多·帕累托》,130页,492页,萨奇出版社Sage Publications Inc.1987)应该肯定,不同时期贵族在文化文明的发展方面具有推动和创造的优势,也是智慧的重要载体,但历史绝不全是贵族的事!也不全是政治、战争、文化和经济的事,虽然历史要依靠这些东西来叙述。历史是人类智慧的演绎!史学就是探索人类智慧的研究。章学诚说得好:“整辑排比,谓之史纂;参互搜讨,谓之史考,皆非史学”。(《文史通义·内篇5·浙东学术》)“撰述欲其圆而神,记注欲其方以智也。夫智以藏往,神以知来。记注欲往事之不忘,撰述欲来者之兴起”。(《文史通义·书教上》)“表面看来,历史学不过就是政治事件、王朝更迭以及远古故事,用文雅的方式展现出来,并用谚语加以修饰……相反,历史的内在含义是推理和发现真相,敏锐解释现存事物的起因和来源,深刻理解事件的始末和原因”。(伊本·赫勒敦《历史绪论》,普雷斯顿,1967年,卷一,p6)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列文森(J0seph R.Schwartz)将历史比作“图书馆”,很有道理!历史不应是“博物馆”、“照相簿”。历史学家就是要从过去的事中探析变化的规律和发展的动力,解析人性的变迁及影响,探索智慧的逻辑。正如汤因比所说:“历史不是一连串的事实,历史著述也不是对这些事实的叙述。历史学家必须不断地通过分类,判断什么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刘远航《汤因比历史哲学》,九州出版社,2011,p6)

  智慧应该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我非常赞同阿诺德·汤因比(Amold Tovnbee)先生的观点: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应该是比国家更大的文明!“为了持一种公正的全球观点,必须摒弃自己的幻觉,即把自身所处的特定国家、文明和宗教当作文明的中心并认为它们比别的国家、文明和宗教优越。这样的历史学立场是全面认识世界真实景象的巨大障碍”。(刘远航《汤因比历史哲学》,九州出版社,2011,p11)智慧必须共享才能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国家精神这种民主和部族主义相互妥协的古怪产物在现代西方政治实践中的影响力要远胜过民主本身”。(同上,p14)

  关于史学与智慧,李泽厚先生说得好:“这里所用‘智慧’一词,不只是Wisdom,in-tellect;而是指包括它们在内的整体心理结构和精神力量,其中也包括伦理学和美学的方面,例如道德自觉、人生态度、直观才能等等。”“它是整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所积累下来的内在的存在和文明,具有相当坚固的承续力量、持久功能和相对独立的性质,直接间接地、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支配甚至主宰今天的人们,从内容到形式,从道德标准、真理观念到思维模式、审美趣味等等”。(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p282)

  但重大的问题是史学研究依赖的历史文本到底有多大的可信性?研究的立场和角度?分析的逻辑体系?可以说,很大程度上,研究者总是靠感知来论断!

  柯林·威尔斯的《历史也会说谎》以西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历史学家为叙述分析点,从希罗多德一直讲到现在,说明、解释、辨析交织一起,将曾被排斥、遗弃的史实重新归位,并详尽地阐述了历史研究的起源,解读了它的革命和变化的历程,让读者在获悉历史事件和历史学发展的同时,感受历史研究成果的智慧。语言清晰矫健,引用深邃而准确,分析明晰透彻,叙述自然飞迈。他似乎不是在论述历史学史,而是在剖析欧洲史,其简约风格可称为“欧美式春秋笔法”。而这种风格恰好是当前大多数中国专业学者所缺乏的。正如评论家所言:“柯林·威尔斯《历史也会说谎》对历史学所作的贡献,正如丹尼尔•布尔斯廷《发现者》为科学所作的贡献一样重要”。

  书中以下论述可能有益于我们的思考或研究,不仅是对历史学科的从业者。

  “作为一门学科,历史不等同于单纯的过去,也不仅仅是官方记载和王朝纪事”。 “作为一门充满智慧的学科,一种思索过去的特殊方法(不论好坏,却很独特)。历史学具有一种本质要素,使其不同于其他研究过去的传统方法,而这就是历史学的主要目标---理性解释。历史学是对过去的理性解释,而不仅仅是记录过去”。(p3)“由于历史无法通过经验来证实,因此亚里士多德声称,在知识体系的众多分支中没有适合历史的位置。这一断言使得亚里士多德成为历史的头号敌人”。(p17)“波里比阿在作品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历史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培养政治领袖,因为这些人需要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二是让学习历史的人更能承受命运的兴衰和变迁,因为历史能向读者展示过去的人是如何经受类似灾难的”。(p20)“传记的精确性不是必须的,但趣味性则必不可少,这一点和历史著作恰好相反”。(p36)“传记以人物、道德、教导性和趣味性为焦点,并不像历史学那样始终受到理性阐释的困扰,因此,基督元年后,传记比历史著作更能适应新环境。传记从不强调理性”。(p37)“历史是有益的,因为它在你之前就存在,能让你意识到并再次看到那些你从未知晓或看到的东西”。(p87)“历史学是一个充满活力、不受约束的私生子,他的父母,即科学和叙事,最初相互吸引,但最终分道扬镳”。(p74)“历史学家总是向科学屈膝,认为为历史辩护的最好办法就是为其穿上科学的外衣,历史学家希望以此让历史的可信度到达科学所享有的高度”。(p135)“伏尔泰提出了经济因素在政治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这为后来的历史学家指明了新的方向。最重要的一点,他永远质疑所有权威,这可能是一个历史学家所能具有的最宝贵的精神”。(p145)“意识形态被证实确实值得关注,尽管没有人会反对贪婪和自私同样也值得关注”。(p202)“卡尔建议,在审视历史之前,先审视历史学家,因为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是自身所处的时代和文化的产物”。(p211)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庞帅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1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