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看一下工资上涨情况。日本工资收入长期低迷,成为日本长期通缩和经济长期低迷的重要制约因素。安倍执政的第一年2013年,职工月平均工资仅为314054日元,连续三年下降,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点。这说明2013年经济增长的利益基本为企业所独占,并未惠及一般劳动者。而安倍执政的第二年2014年,名义工资确实有所上升,据日本“联合”工会的调查,2014年“春斗”后平均工资上涨了2.07%。但是,工资上涨仅限于加盟“联合”工会的大企业,这些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12%,并不包括无工会的中小企业。另外,由于消费税率提高了三个百分点,物价迅速上涨,导致实际工资收入下降。每个月情况有些不同,但实际工资的下降幅度基本在1.5%以上。以2014年10月份为例,平均每人固定工资上涨了0.4%,达到24.2万日元,但核心CPI同比上升2.9%,可见工资上涨幅度远低于物价上涨幅度,这意味着百姓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其结果必将影响私人消费的扩大,使国民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再来看一下就业状况。“安倍经济学”实施两年来,失业率从4.3%下降至3.5%,就业人口增加了近100万人,这是经济景气带来的结果。但2013年以来出现的经济景气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仅是“安倍经济学”带来的。而且,如果透过失业率下降、就业人口有所增加的表面现象再做一些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就业增加部分主要是非正式就业人员。目前,就业稳定性较差而且工资较低的非正式就业人员已高达就业总人口的38%。仅从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2014年10月份《每月劳动统计调查》的结果来看,正式员工人数为3298万人,同比增加7万人,增幅仅为0.2%,而非正式员工为1980万人,同比增加16万人,增长高达0.8%,可见非正式就业人员的增长率远高于正式员工的增长。现在,正式员工的基本工资的平均值为30.6万日元,而计时工等非正式就业人员为9.7万日元,两者相差三倍之多。换言之,由于非正式就业人员的增加,拉低了全社会总收入水平。 (二)“安倍经济学”未能让日本经济摆脱低迷 1.“安倍经济学”预期效应在2013年第三季度后终结 “安倍经济学”出台后,日本宏观经济出现了明显的大起大落不稳定现象。2013年四个季度的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6.0%、3.0%、1.6%和-1.5%,虽然维持了三个季度的正增长,但从第二季度开始下行,第四季度陷入负增长,全年高开低走,增速递减的趋势十分明显。2014年前三个季度的实际GDP增长率分别为5.8%、-6.7%和-1.9%,高开低走的趋势更加明显。特别是第二季度简直就是自由落体式骤降,其下降速度仅次于“雷曼冲击”后的2008年第四季度(-12.1%),日本经济连续两个季度负增长,出现技术性衰退。 笔者认为,“安倍经济学”第一支箭(QQE政策)和第二支箭(灵活的财政政策)的预期效应只在2013年前三个季度发挥了效力,而且势头越来越弱,而以第三季度为拐点,第四季度经济增长率迅速下降为负值,这从实际GDP数额变化看得更清楚,第三季度达到530万亿日元后,第四季度下降至527万亿日元,这说明此刻“安倍经济学”的效应已经终结。2014年第一季度出现的较高增长主要是提高消费税率前突击消费带来的,与“安倍经济学”的刺激政策无关。连续两年经济增长出现高开低走的现象,这很难说明“安倍经济学”取得成功。如果真的成功,应当表现为“低开高走”或者“高开高走”。 2.2013年度的较高增长并不完全是由“安倍经济学”带来的 2013年度日本实际GDP增长率达到2.1%,私人消费、就业以及设备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也不错,但这不能证明“安倍经济学”的成功,因为这种短期复苏并不完全是由“安倍经济学”带来的。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告诉我们,大凡经济出现景气或衰退,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这次出现较高增长也不例外。 首先,并不能否认“安倍经济学”所带来的刺激效果。日本央行从2013年4月开始实施QQE政策,大量购入长期国债,同时不断增发基础货币,从146万亿日元增加到现在的270多万亿日元;财政投资2013年为13万亿日元,2014年为5.5万亿日元,合计18.5万亿日元,这是史上最大规模的财政投资。如此巨大的刺激力度自然会产生一定效果。政策出台后,日经平均股指迅速回升,与此同时,长期困扰日本经济的日元升值得到控制,日元贬值两成多。在资产效应的作用下,私人消费有所扩大;在日元贬值的背景下,出口也有所恢复;在公共投资扩大的推动下,内需有所扩大,直接促进了经济复苏。 但除此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其一是经济周期循环的作用。此前日本经济经历了七个月的衰退之后,于2012年11月触底,2013年刚好进入战后日本第16次经济循环高涨期的通道。换句话说,无论谁执政,也无论有无“安倍经济学”,日本经济都将出现较高增长。其二是前面提到的消费税率提高前突击消费的拉动。由于要提高消费税率,2013年第四季度以来,住宅以及汽车、大型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剧增,骤然增加的集中消费推高了经济增长率,这也是2014年第一季度实际GDP出现5.8%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所在。 2013年度日本出口虽有增长,但出现了11.4万亿日元的巨额贸易逆差。在2013年度的2.1%的经济增长率当中,外需(净出口)为0.5%的负拉动,这说明安倍试图依靠外需拉动经济的目标并未获得成功。 总体来看,这次短暂景气在很大程度上是公共投资的扩大和提高消费税率之前的集中消费所带来的,并不意味着日本经济已进入了自律性的复苏轨道。 3.提高消费税率对日本经济打击沉重 调高消费税率是“安倍经济学”的重要举措之一。从2014年4月起,日本将消费税率从5%提高至8%,此举对宏观经济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冲击。2013年下半年以后,为了规避增税可能造成的损失,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超前消费现象,住宅和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量出现较大增长,人们都意识到增税后将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消费衰退。但是,增税后的2014年第二季度实际GDP增长率下降了7.3%(第二次速报值),不仅远远超出了此前市场普遍预测的下降4%左右的预期,也远超过消费税率从3%调高至5%的1997年第二季度3.8%的降幅。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