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骄子 >>“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

“杂交谷子之父”赵治海

时间:2015-03-03 16:59来源:中国网 作者:记者 郭 伟
“这里是新的张杂谷繁种基地。”1月3日下午6时,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夕阳将一片金色洒在刚刚抽穗的谷子地上,土地松软潮湿,赵治海深一脚浅一脚,裤脚沾满泥巴。“看这1000亩,能大大提升我们的繁种能力。”

  

 

  图为赵治海在观察谷穗发育情况。 本报记者 郭 伟摄

  时节更替,赵治海的谷子却始终生生不息。

  播种、出苗、抽穗、灌浆……谷子在哪里生长,赵治海就在哪里工作。

  “这里是新的张杂谷繁种基地。”1月3日下午6时,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黄流镇。夕阳将一片金色洒在刚刚抽穗的谷子地上,土地松软潮湿,赵治海深一脚浅一脚,裤脚沾满泥巴。“看这1000亩,能大大提升我们的繁种能力。”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许多人用这句话称赞张杂谷。但在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看来,自己的确有了“一粒种子”,但还远未“改变世界。”

  谷子,古称粟,为“五谷之首”。但今日的谷子已被列入“小杂粮”范畴,辉煌不再。作为谷子的“代言人”,这一直是赵治海的心结。

  “现在我不再光考虑育种了。”被人称为“杂交谷子之父”的赵治海说,“好品种种到地里去才有意义。我要让谷子种植面积重新回到两亿亩。”

  “搭错车”开始一段谷子之缘

  赵治海寻找张杂谷的过程艰辛而漫长。

  但和同样穷尽精力寻觅,而终无所获的前辈师长和同辈学友相比,他是令人艳羡的幸运儿。不过,在赵治海自己看来,许多幸运来自看似不可控制的偶然,而这也是赵治海之所以成为赵治海的重要因素。

  “是谷子找到了我。”赵治海说。

  1975年,高中毕业后的赵治海第一份差事是赶马车。“一辆马车两人赶,有时一个人送货,另一个人休息。”虽然离理想抱负相去甚远,但也乐得清闲,赵治海心满意足。以至于当参加高考的机会到来时,他曾犹豫要不要丢下马鞭迈进考场。

  1978年的“命运之考”——高考考完第二天,他就又抄起鞭子赶马车去了。

  “那天的《河北日报》用一个整版刊登了招生院校名单,我仔细瞅瞅,除了河北农大,其他院校我都愿去。”但高考揭榜后,赵治海恰恰被河北农大录取。

  高考时服从调剂让赵治海不情愿地进了农大读书;毕业时又是服从分配从事谷子研究。“当时小麦、玉米是研究热门,是更多人愿意选择的方向。”

  赵治海与谷子的故事,在种种“搭错车”间,戏剧性地开始了。

  但谷子要寻找的,也是有准备的人。

  大学实习时,辅导老师李荫梅带着赵治海去试验田体验不同品种谷子的特性。老师点拨他:“不同品种对于光照和温度变化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可以通过实验去发现它们的差异。”

  这是一项基础实验,赵治海充满好奇。每天下午,他用纸箱把实验材料全部扣住,然后在第二天按设定的时间表将不同材料的纸箱依次拿开。“材料见光时间长度分为6小时、8小时、10小时、12小时,每到一个节点,我就要去揭开纸箱。”实验不复杂,但对时间掌握要求严谨,为获得精准数据,赵治海趴在试验田里,一待就是一个多月。

  “遮光10个小时和8个小时的材料提前出了穗。”一系列谷子在面对光照温度差异时表现的特性被赵治海写进毕业论文。

  这篇普通论文的内容,在多年后成为赵治海敲开谷子杂交育种大门的钥匙。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随着高粱和水稻的杂交育种工作先后取得突破,当时还是主粮作物之一的谷子也被寄予厚望。“许多人的感觉是,杂交谷子很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搞成。”赵治海说,当时国内有30多家科研单位开展谷子杂交育种研究,国家也投入了巨额科研经费。但最终,各路专家攻城未果,铩羽而归。

  1982年来到张家口市农科院的赵治海,师从当时国内谷子育种界“三驾马车”之一的崔文生,由此掌握了当时国内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为什么一定要套用杂交水稻、杂交高粱的办法去搞杂交谷子呢?”年轻的赵治海想到了大学时期的光照温度敏感实验(以下简称光温敏实验)。

  谷子杂交面临的挑战,与其自花授粉,难以稳定实现杂交有关。“如果改变光照、温度等条件,有些谷子的雄蕊将失去生育能力,这时再将雄蕊有生育能力的品种与其杂交,就可能寻找到杂交种。”在当时的谷子育种界,赵治海是提出光温敏两系法的第一人。

  按照他的设想,实验的第一步是要找到谷子光(温)敏不育材料。这是一项大海捞针式的艰难寻觅:七十多亩的谷子地,种着六千多个品种,上百万株谷穗,他一株株地看,一株株地比较。张家口建设的温室最终难以满足需要,1984年起,赵治海又将光温敏实验搬到条件适宜的海南。

  这一方法至今仍在延续。在乐东的九所镇,赵治海最早开辟的3亩试验田里,高矮各异的谷子组成一个个一米见方的矩阵,需要隔断花粉传播的植株被小心包裹。赵治海说,“这一块地,就有150种不同的材料。”成百上千种材料,其杂交排列组合方式几何级数放大,穷尽所有可能后再选取最佳品种的思路最严谨,也最简单,但可能需要几代人努力。

  “别人看我们只是在无希望处做最后的坚持,但对我而言,一丝曙光已隐约可见。”赵治海说,“这就像是预感,或者说是对科学的直觉。”

  这是大胆而激进的研究方式。赵治海没有按部就班一一求解,而是目标性极强的对某些材料重点展开实验。这看起来“不合规矩”,甚至离经叛道,因为赵治海的判断依据在任何教科书中都无从寻觅。他的自信,来源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和对谷田里细小变化的敏锐感觉。

  这种“科学的直觉”,是一种洞悉。

  自1969年开始的中国杂交谷子研究,在赵治海的直觉引领下,驶入一片新海。

  1990年,赵治海团队发现了第一个光温敏型雄性不育株。

  1994年,谷子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821”选育成功。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庞帅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1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