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非遗】东安鸡:千年酸辣香,一宴动乾坤
陈瑜 东安鸡,一道承载着永州千年烟火的名菜,其名如诗,其史如画。它的名称历经三朝更迭,最终在民国时期由爱国将领唐生智定名。
西晋“陈醋鸡” :相传西晋永熙元年(290年),东安前身应阳县设县时,百姓以“醋鸡”献宴,县令因错放陈醋而意外成就酸香风味,得名“陈醋鸡”。
清末“官保鸡” :湘军名将席宝田宴请曾国藩、左宗棠等重臣,席间酸辣鸡肴令众人倾倒。席宝田官至太子少保,故得雅号“官保鸡”。
民国“东安鸡” :北伐名将唐生智在南京宴客,宾客盛赞其家乡风味。唐生智灵机一动,以故乡为名,遂定“东安鸡”之称,自此名扬天下。这三次易名,不仅是名称的变迁,更是一部湘菜文化从乡野走向庙堂的传奇史诗。
东安鸡的历史,是一部中华饮食文化的活态传承。从西晋乡宴的“醋鸡”,到清代的“官保鸡”,东安鸡始终是湘南宴席的灵魂。其酸辣麻香之味,被誉为“六味俱全”——香、甜、酸、辣、嫩、脆,缺一不可。 1972年,毛泽东以东安鸡款待访华的美国总统尼克松,这道菜凭借其独特风味惊艳四座,成为中美外交史上的味觉记忆。此后,东安鸡被列为“八大湘菜之首”,多次登上国宴舞台,成为中华美食的国际名片。
东安鸡的烹饪,是一场对食材与工艺的极致追求。必用东安本地未产蛋的仔母鸡,肉质鲜嫩紧实;调味则需当地白醋与小米椒,酸辣之源不可替代。鸡需煮至七成熟后冰镇锁鲜,再以姜丝、花椒、辣椒爆炒,淋醋焖煮,最终收汁成菜。刀法讲究“十六块不散形”,摆盘如整鸡展翅,兼具视觉与味觉之美。 红白绿黄四色交织,入口酸辣开胃,麻香回甘,骨脆肉嫩,余韵悠长,堪称“舌尖上的交响乐”。
东安鸡,是永州人的乡愁,是湘菜的骄傲,更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颗明珠。千年传承中,它从错放的陈醋里诞生,在名将的宴席上成名,最终以非遗之姿走向世界。今日的东安鸡,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又焕发着创新的活力。未来,这道酸辣鲜香的传奇名菜,必将在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的大潮中,书写更辉煌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