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是2013年在中国证券界、互联网界、媒体界乃至产业界人气极高的词汇,但它其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自2012年底逐渐被热炒起来,互联网金融大致经历了两大阶段的演变:以2013年6月为分界线,前后有两个金融业务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形象代言人”:6月之前,互联网金融的主体虽然是以人人贷等为代表的网络P2P贷款,但形象代言人是阿里小贷,分界线之后,最大的主体和代言人都成了余额宝[微博]。虽然阿里小贷和余额宝都源自阿里集团,但其性质不同。弄清这两种互联网金融的差别,才能明白他们业务经营增长速度的迥异,并进而理性地推断余额宝为代表的金融系统“货币基金化”之后将带来的连锁影响。 笔者认为,目前互联网金融被一些媒体一厢情愿地赋以“好孩子”的形象,这是过度意识形态化的美化。当前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本质上是金融系统的“货币基金化”,这一幕30年前在美国发生过,余额宝只是用新时代的技术载体,用更加“搭便车”的手段,把这出戏剧更快速地在中国重演了一遍。2014年“3·15”晚会再次引爆政策之争后,各方力量对余额宝等的争论日渐激烈,支持余额宝的一方甚至诉诸悲情。感情的渲染无助于对金融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系统的理性思考,我们可以接受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不可避免的蔓延,但国人尤其是决策层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预见到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带动中国长期“高息化”所带来的可能社会代价,以及其与当前西方货币体系普遍低息且货币泛滥成灾的外围环境联动产生的国际收支震荡。 “好孩子”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始末 从201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金融体系经历了快速的系统性变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出现了庞大的银行表外的影子银行体系。广义的影子银行体系涵盖了从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相关联的银行同业业务/买入反售金融资产、阿里小贷、网络P2P贷款及宜信、陆金所等经过加工蜕变的贷款性金融产品、小贷公司、担保公司、民间高利贷等不同层次的金融业务。 总体说来,(实质)贷款方越具有官方性质(比如地方政府)时,利息就相对越低,实际风险相对越低,越表现为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形态,这也是舆论通常所说的“影子银行”。而贷款方越具有个人性时,实际风险就相对越高,越表现为P2P贷款等互联网金融形态。 虽然信托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从安全性上比民间借贷的P2P要高,但是在中国社会环境以及金融、证券领域高度意识形态化的舆论环境下,出现了评价的倒置。即信托、银行理财等(狭义)的影子银行体系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甚至成为唱空中国经济、唱空中国银行业、中国经济“不正常”乃至要崩溃的依据,而互联网金融则被贴上“好孩子”的标签,成为“科技创新”、“先进”的“互联网思维”的代表。 中国互联网行业到底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还是制造舆论噱头的能手,这是一个专门话题,需要另加探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金融的本质是货币的创造、流转以及风险的管理,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技术——比如互联网技术的确能够改变操作金融业务时人们的感受,让人们在“舒适、愉悦”中改变微观行为。这对个人现场的用户体验的确是改善的,但是它带来的整个系统性的变化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而这些反应则未必就是正面的。 互联网金融让人们感受到愉悦,主要是两点:一是用户界面简洁明了(尤其是后期的余额宝和理财通),操作起来特简单特爽,二是许诺高利息,满足广大新生年轻中产阶层借财生财的欲望。但前者导致金融交易风险加大(这就是2014年“3·15”抓互联网金融支付安全漏洞指向的问题),后者一方面增大金融体系的风险(比如网络P2P贷款的高违约率),另一方面推高整个金融系统的流行利率(尤其是作为社会基石的大中型企业的贷款利率)。 2013年底以来,关于信托、理财产品违约的几个案例引发了社会关注,但其实这是因为信托、理财违约的还比较少,出现了几个案例才引人注目,而相比之下,(早期)互联网金融的主体——P2P贷款到底风险有多大,恐怕只有投资者才冷暖自知了。但是,在穿插着对于中国大型金融机构的民粹式怨恨的财经话题体系中,这些真实的风险分布都被避而不谈。 审视一下“互联网金融”获得政治合法性的舆论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很多有意思的脉络和关键人物。“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金融”这几个在2013年底中国社会的流行用语,其实是被有意制造出来的。在整个营销过程中,有一种意图贯穿始终,那就是向人们灌输“互联网”就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是这种营销是要最终寻求获利的。互联网行业的特征就是本身经营不赚钱,最后的变现需要在资本市场(目前主要是美国NASDAQ市场)上市,以概念制造的大市值向公众转让股票获利。当一种互联网概念无法尽早落地而转化出利益时,另一种互联网概念就会被制造出来。 在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另一个被积极推销的概念是“大数据”。这个概念起源于2012年3月,由中国证券界的一位知名分析师借手相关的上市公司拓尔思(18.810, -0.53,-2.74%)进行概念营销。但是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和前几年流行过的“云计算”、“物联网”之间的关联扯不清楚,需要在中国寻找新的典型代表。到2012年底,这个概念发生了转折。 大数据分析其实是拥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大公司才有能力做的事情,而中国互联网界的大公司显然是百度[微博]、腾讯和阿里。此时,早早就瞄准了金融业务的阿里开始浮出水面,阿里早就获得了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资质。结合大数据的概念,阿里小贷一下子成了大数据的优秀代表。同时,阿里小贷又属于金融业务,从此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开始大热,而提到互联网金融,此时真正的主体正是人人贷、宜信为代表的网络P2P贷款。一时间,P2P贷款也成了“大数据”的中国代表,甚至被冠以“金融民主化”的政治标签,从此互联网金融开始不断走向舆论高潮。 到2013年6月,事情再次发生了变化。经过半年的准备,阿里、天弘基金、金证、中信银行(4.49, -0.04, -0.88%)四方合作组织的余额宝横空出世,一下子把互联网金融的光环收拢在自己身上。余额宝的性质和阿里小贷是截然不同的。余额宝出生占尽天时地利,一方面以阿里支付宝[微博]的用户基数,必然出现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此时恰恰开始出现“钱荒”,银行间市场收益率不断走高,给了余额宝以高息的物质基础。这开启了它奔腾式成长的半年。到2014年初,腾讯又推出理财通及微信红包,再添一把火。2014年春节后,早已参与其间的中信银行又策划了虚拟信用卡。最终,重视金融支付安全性和系统稳定性的央行[微博]和四大行不得不出手干预,这才有了央行叫停虚拟信用卡,四大行开始控制余额宝存取额度的政策措施,而互联网金融的舆论对峙陡然上升,一些人物甚至诉诸非理性的悲情。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