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余额宝在2011年之前银行间市场收益率正常期内诞生,甚至在2013年6月以前诞生,都不可能有这么有诱惑力的收益率,也不会成长得那么迅速。而且,余额宝的这种从存款端的胁迫,使得银行融资成本提高,进一步加剧银行投资于高息非标资产,进一步再压低债市,再抬高债市收益率,再提高余额宝收益率……最后陷入恶性循环。 但是,余额宝给这么高的利率是不是就“应当”、“合理”呢?金融体系是一个网络,如同早年的运河、铁路,后来的电信、电网一样,收多高的利率或者利差是多少,和你做这个网络花了多大的精力是有关系的。只不过金融的网络是个无形的网络,是信息的经年累月的积累——收多少利息(主要是贷款利息),是给这个金融机构多年吸收信息、平衡风险、把控存贷稳健结构的回报。 阿里小贷要专门在C2C的淘宝商家中“砂土里刨食”,它付出了技术投入,为小额短期贷款的风险控制付出了精力,那么自然有18%的年利息的回报。但余额宝则不同,用户将存款认购余额宝,余额宝经过天弘基金再转成协议存款,这其实是存款摇身一变,就跟银行索要比基准贷款利率还高的存款利息,这是不是有社会合理性呢? 当然,余额宝会说,这高额利息(收益)又不是给我(阿里/天弘),我是免费让利给“人民”,让人民快乐,我自己没有收什么钱(只有一点管理费),有什么错呢?不错,当初阿里做淘宝,用免费方法打败易趣,形成了一套免费文化,确实是让利给网络店家,这种让利很好,因为它没有给其他人造成成本——基础的成本比如巨型网站的建设、优化成本都是阿里自己扛着(淘宝做大后网店店主要成功需要大量投入不属此处成本范畴)。但是这次涉及的可是金融,你只说投入端——存款,却不说金融系统运转的输出端——贷款,难道高利息会天上掉下来?单就余额宝而谈余额宝,不谈整个社会金融系统,这其实是故意掩盖了余额宝的外部性——而这种外部性就是成本,而且是要全社会来承担的,只不过只谈余额宝的时候看不见而已。 这种利用外部性让他人承担成本,以“便捷、舒适”为旗号,依附着某些网络性产业迅速长大的玩法,就是“搭便车”生意的模式。这在近年的互联网产业中倒不鲜见。他人承担成本,我收获名声(未必有直接经营收益——因为互联网产业在实体经营中通常亏损,它靠的是资本市场上市套现),再挟名声在资本市场上市。只不过这种成本的承受者和后果略有不同而已。比如目前对全世界电信产业构成严重挑战的OTT通信(如微信等),其实是在电信网络已经付出巨大成本建成网络之后,互联网企业用新技术形成的,运营商无法控制的空隙抓住话语权,让运营商不得不就范。代价也是很显然的——因为互联网企业是没有能力去再铺一张电信网络或再升级电信网络的,所以被吃的就是电信产业——它的资本回收枯竭,全社会电信技术从此停滞。 而金融网络如果出现这种依附性创新,它的社会后果就是把高息代价输出到全社会。当然有人会说,存款利息如果升高到7%,那么贷款利息也就要10%起步,这不高啊,民间借贷还更高呢。但民间借贷通常是短期的、容易获得收益的领域,或者是中型项目的过桥贷款,利息率可以那么高。消费性贷款利率可以且理应比生产性、基建性项目贷款利率高,这是世界各国的常态。作为社会根基的基础性建设,是由大型企业通过撬动大型贷款来实现的,他们要求的是较低的贷款利率。尤其对于持续建设的发展型国家,大型贷款保持相对较低的状态是正常的状态。一旦一个国家因为中产的欲望而进入普遍高息状态,那么这个国家的大规模建设就会停止,社会从此进入停滞状态。试想,高铁网络可能在10%以上的贷款利率下修建吗?高息社会的结局是:新形成的食利阶层将围绕着这不变的蛋糕分利,最后越吃越凝固。 余额宝的本质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金融体系“货币基金化” 由于余额宝挟全民支持之气势,规模已经非常庞大,很难避免进一步扩大,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余额宝所代表的金融本质以及它对于中国未来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评估——而且这一评估还需要考虑到国际金融环境的未来前景。 事实上,余额宝的本质就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金融体系“货币基金化”。货币基金在中国并不是新事物,但是过去一方面货币基金多靠银行代销,银行藏着掖着不让公众认知(那时相对于定期存款的优势也没有那么明显),另一方面货币基金管理方——基金公司在此业务上不赚钱,也没有动力推广。而余额宝挟2013年6月以来货币市场高息的天时地利,以互联网便捷的操作体验和一鸣惊人的宣传手法完成了货币基金的全民普及。由于银行间市场的收益率很可能会长期维持较高的位置,这个“货币基金化”的黑洞也很可能将不断扩大。那么,“货币基金化”将对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能够和中国类比的国际先例就是美国。美国货币基金启动于上世纪70年代末,彼时其通货膨胀率因为石油危机而持续高企,银行尤其是储贷协会(Save & Loans)的利率受到法律约束,而债券市场却反映了市场要求的高收益率。此时先后出现的“储蓄基金”、NOW账户和货币基金账户,通过对法律的钻研利用,把投资于短期债券或协议存款的高息基金分拆为小单位,成为美国货币基金时代的开始。 美国金融体系货币基金化的后果是银行逐渐改变了经营存贷款业务的模式,开始和投资银行结合,向金融控股集团演变。如今,公司贷款业务占美国银行资产比重已经很低,银行资产的大部分变成各种各样的证券。大公司都开始靠发行货币市场型证券(如商业票据)进行直接融资。这种业务主体的转换,使得美国银行业主体收入开始依靠证券市场。由于与原来存贷款业务相比,单位社会融资量给银行的收入减少,银行自然就有动力去膨胀证券市场,这就使资产证券化加速普及,进而使得信贷资产不像原有存贷款模式那样被长期持有,而是开始流动且速度加快。 这会导致三个后果:一是银行有极大动力推动社会信贷的膨胀,但是在这种高流转金融模式下,银行很难再进行长期大额贷款,所以这类信贷通常和生产建设无关,而是以消费或企业间并购为主;二是在流转速度加快的情况下,趋向于放松对信贷生产源头的信用把关;三是社会货币因为信贷膨胀而丰裕,市场利率降低——到这时,货币基金曾经的优势也就消失了,它占金融系统的比例会稳定在一定水平上。不过,此时银行也不再是原来意义的银行了,它成了一种管理基金或自营交易的证券机构。即使在世纪之交诞生的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型货币基金(美国版互联网金融)也无法改变这一金融系统的演化逻辑。这才是国内一些熟悉国外情况的人士认为余额宝也会复制美国货币基金或互联网金融路径的理由。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