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 >>风雨十八载 一路攀顶峰 ——杭州顶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醒谈

风雨十八载 一路攀顶峰 ——杭州顶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醒谈

时间:2015-03-31 11:13来源:茶讯作者:阮景巍 任 鲸
因为工作的缘故,之前有幸接触到杭州顶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醒,也了解到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茶业路程。

  茶人梦

  徽商后裔,秉承“徽骆驼”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贾道而儒行”的儒商品质;

  茶人世家,祖辈世家种茶、制茶、以茶为生,骨子里生来流淌着茶人血液;

  梦想起航,以5万元资金艰难起步,筚路蓝缕,开启一个茶人的百年梦想;

  顶峰崛起,十八年的苦心经营,风风雨雨中他带领顶峰茶业不断走向辉煌。

  因为工作的缘故,之前有幸接触到杭州顶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醒,也了解到他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茶业路程。他事业上的浮沉令人感慨,而他本人的谦卑、真诚、低调也令人印象深刻。也正因为一向做人低调,即便顶峰茶业在业界声名响亮,除了圈子里的朋友,了解顶峰茶业的开创者——胡醒的人,似乎并不很多。

  时值深冬,在古朴典雅、茶香四溢的杭州莫干山路顶峰茶业旗舰店,我们有幸采访顶峰茶业的这位创始人,听他讲述自己不平凡的茶业故事。此时天上正刮着寒风、洒着冷雨,有如十八年前顶峰茶业起步时的艰难境遇。

  沉浮人生:起伏中终圆茶人梦想

  “来,这是我们的西湖龙井茶……”一见面,胡醒便热情地给我们端上了热气腾腾的绿茶。绿影悠悠,茶香氤氲,品一口,这香味便在唇齿间徘徊荡漾。

  胡醒热情未了,紧接着,又微笑着给我们冲泡九曲红梅茶。九曲红梅,是原产于杭州的珍品红茶,也是继“西湖龙井”后杭州茶业又一张金名片。“西湖龙井”与“九曲红梅”,一绿一红,正是顶峰茶业主产的两大品牌。

  深冬时节气候寒冷,正是喝九曲红梅茶的好时候,因为红茶有暖胃养身的功效。果然,几口茶汤下肚,丝丝暖意袭遍全身;而且茶味鲜美,回味甘甜。而此刻,胡醒已打开了话匣子。作为一个爱茶懂茶的老茶人,说起茶,他似乎总有讲不完的话。

  低调、和蔼、健谈、神采奕奕,虽然已步入花甲之年,胡醒依然精神、睿智如昔。

  

 

  “我祖先是安徽绩溪的,迁于浙西开化,后来就在开化种茶、制茶为生。开化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的‘中国绿茶金三角’地区,境内山高林茂、云雾缭绕,素以高山云雾茶出名,种茶、制茶历史悠久,而且也有徽商从事茶产业的传统。开化出产的茶品质也很高,早在明崇祯年间,开化茶叶已是贡品。”

  开化的茶文化底蕴如此深厚,加上家里世代做茶,生于此长于此的胡醒自然从小就备受茶香的熏陶。小时候,他就开始跟着爷爷种茶做茶。而到了父亲与他这两代,事情发生了变化。

  “我父亲毕业于省立衢州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在开化县粮食局担任干部。原本以为从此与茶叶告别了,没想到在1959年,他却被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回农村,这一下放就是20多年;回到农村后,他又重拾了胡家人与茶叶的缘分。我本人也是,十五六岁就进入乡镇企业,在村头镇水泥厂一做就是20多年,从默默无闻的小员工一直做到厂长,同时兼任乡镇工办主任多年。本来做得挺好,但突如其来的一纸调令让我心灰意冷,因为费尽心血经营起来的水泥厂易手他人,我自己被安排到镇工办的一个闲职上。而我骨子里还是喜欢做实业的,于是决定走出体制,自主创业。几经权衡,我最终选择了做茶。”

  胡醒说,如果当初他选择已轻车熟路的水泥行业,可能会轻松很多,发展得也更快,而不像开始做顶峰茶业时那么艰难。胡醒说的是实话,担任镇水泥厂厂长短短十年间,他把起初仅仅40多人的水泥厂发展成为全县数一数二的乡镇企业,职工增长到400多人,年创利税达千万,成为全县的纳税大户。镇水泥厂被评为开化县的明星企业,他本人也多年被评为优秀厂长和优秀人大代表。值得一提的是,1991年,他还因此收到政府的特别嘉奖——由农村户口转为城市居民户口,成为全县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按说这样的资历,选择去做水泥行业,自然是得心应手继而做得风生水起。可胡醒却最终选择了做茶——这个幼年有所接触但后来却并不熟悉的行业。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当时他已经43岁,选择一个不熟悉的行业实在是一种挑战。

  对于这种选择,胡醒回答得很简单:“虽然我在镇水泥厂做了20多年,但骨子里我觉得我还是一个茶人,因为我们祖上就是做茶的。而且我做这个不是简单地为了养家糊口,我要振兴一个茶人世家的梦想。这是一种责任与使命。”

  带着这种使命感,胡醒开启了艰辛与荣耀并存的茶人之路。1997年,胡醒在开化注册了浙江省开化县顶峰茶业有限公司;1998年,他又在杭州注册成立了杭州顶峰茶业有限公司,并开启了1000多平方的旗舰店,这是杭州规模最大的茶叶旗舰店。

  

 

  “创办顶峰茶业时很艰难,我的起步资金只有5万元,我向朋友借,向银行贷,才凑足37万元。这些资金要开茶园、开门店、发员工工资等等等等,常常捉襟见肘。创业那几年,只能是做一天吃一天。最艰苦的时候,常常跟朋友借3000块、5000块的救急——”回首往事,胡醒依然感慨不已。他静静地盯着杯中的茶,似乎在感叹,“谁知杯中茶,片片皆辛苦。”

  创业艰难,但胡醒“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时光飞逝,一转眼,顶峰茶业已经成立18年了。胡醒和他的整个团队这些年的艰辛付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业绩累累,获奖无数,一张张耀眼夺目的获奖证书,无不在彰显着顶峰茶业的辉煌与荣耀。如果把成立之初的顶峰比作一颗茶籽,那么顶峰现在已成长为一棵枝繁叶茂的茶树,秀色夺人。而这棵茶树上出产的茶,也正像顶峰人期待的那样,“顶峰茗茶,香飘万里。”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哲思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6-18 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