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把中国国人的整个素质毁掉了,老百姓一抽大烟,体质也没有了,这是对中国一直以来非常惨痛的教训,所以强国就包括了整个中华民族体质、体魄的健康。这个民族素质、身体素质、体魄素质,我认为非常重要。另外还有一个精神,振奋民族精神,为什么咱们80年代初有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是什么精神?就是鲁迅所说的锲而不舍、拼搏的精神。习主席说,我们中国的冰雪运动不出山海关,说在南方要是有二、三亿民众喜欢冰雪运动,那中国就不得了了。所以为什么要办北京冬季奥运会,一个是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再一个是要搞全民运动,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就是树立一种精神。所以,我觉得这次接见代表团,是非常极好的事。他引用鲁迅的话,我给总结就是锲而不舍,这是中国的精神,锲而不舍造就中国未来。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邢广程(资料照片) 习近平索契之行必将为中俄关系的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 [主持人]:习近平主席去年年底在致普京总统的新年贺电中所说,“高水平、强有力的中俄关系是我们两国人民的福音,也是世界人民的福音”。您如何理解这种“高水平”和“强有力”? 【张德广】:中俄两个大国在重大的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国家主权、领土安全、国家经济利益上,我们能够合作,能够妥善地处理我们之间的问题,始终友好,对我们实现中国梦、实现现代化事业的顺利推进,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大的因素,也可以说是一个战略条件。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有一个牢固的、强有力的、友好的中俄战略协作关系,有这样的关系,对中国来说是一个福音。 中俄两国在政治互信方面达到了一个空前的水平,纵向上,从历史上来讲,到现在为止每年是有所增强;横向上,从在全球范围来看也是一个高水平的互信。 [主持人]:中俄在推动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方面频频联合发声,这次中俄军舰共同参加叙利亚化学武器海运联合护航,这是否都是高水平的中俄关系的具体体现呢? 【张德广】:推动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中俄两国在这方面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这就是我们双方共同努力的方向。就整个国际形势来讲,叙利亚的问题是一个热点问题,还不是全部。在这个问题上,中俄之间的合作也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双方在这方面的磋商、认识都是很一致的。 [主持人]:有外国媒体评论说,过去10个月里,习和普5次会晤,中俄关系进入史无前例“蜜月期”。对此,您如何解读?您如何看待中俄关系的发展现状?2014年是中俄建交65周年,未来,中俄需要在哪些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将中俄关系推向更高水平? 【张德广】:就中俄关系来讲,用蜜月期来表述是不确切的。这个关系,它是不断地在加强,它不会有什么七年之痒。所以,我不太认同这个说法。我认为这个关系,总体来讲是基础很牢固,它的能量会释放得越来越大,关系会越来越密切,成效会越来越明显。 在哪些方面应该加强努力?我认为在双边关系领域,一个是要加强力度,来推动中俄经济技术合作发展。目前中俄的贸易水平还是不够的,贸易结构也不是很合理。现在主要集中在能源、军工技术这方面多一些。我认为双方应该扩大合作领域,扩大合作范围,特别是在高新技术方面、大型合作项目方面,包括在上海合作组织范围之内,建设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磋商双方共同努力,来推动地区欧亚经济的发展。一是双边贸易,一个是欧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双方都可以共同作出很大的努力,重要的成果。 还有就是人文领域的合作。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这个话说起来很有道理,但是做起来需要花很大的能量和功夫,而且潜力是很大的。这次习普会晤决定是2014年、2015年这两年是中俄两国青年文化交流年。政府推动旅游,老百姓到俄罗斯多了,就了解俄罗斯的文化。俄罗斯有些老头、老太太还是70年代的观念,认为中国人是不是还穿青一色的灰色的衣服,今天的交往还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政府还要放开,让民间交流加强起来,要放手让两国人民,包括运用民间组织、学术团体加强交流,两国人民如果交流多了,这个关系就远远不一样了。 【邢广程】:2014年或者未来,中俄关系应该说还是可以预期的,是越走越好。如果具体说在哪个领域,我觉得经济是最主要的合作方面,这次习主席和普京总统谈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挖掘潜力,二是培育合作增长点,三是在战略性大项目上进行合作。另外,我感到非常鼓舞的是,习主席当着普京的面提了,中国要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欢迎俄罗斯一起合作。普京总统当面作了非常积极的回应,响应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俄罗斯也要参加。还有就是中俄两国在2014年后在战略构上有很大的合作,在安全、国际问题上有合作,另外2015年,两国要好好的纪念一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7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70周年,这个就是不忘历史,警示后人,都是很大的举措。所以,我觉得中俄关系确实是会越走越好。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