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胡石英:父亲胡乔木起草《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深得毛主席赞誉

胡石英:父亲胡乔木起草《关于历史问题的决议》深得毛主席赞誉

时间:2021-07-29 15:13来源:中国外宣网 作者:胡树萌
1944年5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1945年4月20日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会议结束。

【党史故事】 胡石英:父亲胡乔木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展现卓越才华 深得毛主席赞誉
 

胡树萌
 

  1944年5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1945年4月20日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会议结束。

  毛泽东主席的秘书胡乔木作为会议记录者,在这次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会议中他以其特殊的角色——《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主要起草者、修订者,显现了他担任毛泽东主席秘书以来最为闪亮的一笔。

  胡石英先生回亿说,父亲胡乔木从1941年2月起担任毛主席的秘书,深受毛主席的信任。在这次会议的过程中,不是“党内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成员的胡乔木以其娴熟的理论功底、过硬的文字修养、透彻的政治敏锐,以及对中共历史的高度熟悉,不仅在起草历史决议中再次赢得了毛泽东的信任,而且,确立了他“中共一支笔”的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1950年8月19日,毛泽东主席少有的写信给中央政治局,要求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一文作为附录,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这是绝无仅有的,可见毛主席对此文的重视。1971年,毛主席在南方视察时,曾谈及历史决议的修改历程,他说:“别人几个月没有搞清头绪,是胡乔木理清的。”


延安杨家岭毛泽东居住的窑洞
 

  中国共产党六届七中全会在中国历史上创下时间最长的纪录,从1944年5月21日举行第一次会议,到1945年4月20日结束,长达11个月,开了八次全体会议。而且,这次会议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次会议选举通过了由毛泽东、朱德、刘少奇、任弼时和周恩来组成的七中全会主席团,毛泽东为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这五人主席团在一年后的中共七大上均当选书记处书记及“五大书记”。

  从1921年以来,中共曲曲折折的历史犹如一条坎坎坷坷的山路,用“一右三左”来形容这之前的中共历史是恰如其分的,先是陈独秀的右倾路线,接着是瞿秋白的左倾盲动、李立三的左倾冒险,再就是王明、博古的左倾宗派和教条主义,长征中又发生了张国焘的分裂,为了把中共党史搞清,检讨过去中央领导路线的是非,从一九四一年“九月会议“以来,深受错误路线之害的毛泽东花了极大的精力,领导全党高级干部学习研究中共党史,并从一九四二年二月开始了全党性的整风学习运动,来提高广大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经过1943年的“九月会议”,使中共广大高级干部认清了路线、是非。因此,重新起草历史决议的问题再次提上了议事日程。毛泽东决心要还中共的历史一个清白,让中共之舟驶向正确的轨道。

  1944年5月21日,距离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已经五年之久。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在延安杨家岭召开。

  因为六届七中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在整风运动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为七大召开做准备。所以,作为全面总结中共历史经验的最基础的工作,起草历史决议也是这次大会最为重要的工作,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共17人,各方面负责人12人,会议记录由胡乔木和王首道担任。

  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七次全体会议,原本只准备开两个月的会议,为什么一下子就开了11个月呢?其中一个最重要也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历史决议的起草,为历史写历史,这确实是一项政治性、理论性、思想性很强的高难度的工作。



 

  在会议召开十天前,中共中央书记处就成立了“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任弼时作为召集人,负责主持《历史决议》的起草。很快,他就在五月底拿出了第一个稿子,这个名叫《检讨关于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期间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的决议(草案初稿)》(1944年5月)的稿子,是以毛泽东1941年写的(历史草案)为蓝本改写而成。从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任弼时还对稿子先后进行了至少三次修改,从第一稿的1.2万字压缩到第三稿的1万字。比较历史草案,这份稿子有了新的贡献,一是修改了历史草案中关于四中全会的评价,二是强调了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正确路线的作用,并对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路线进行了初步概括,三是指出了检讨党的历史路线的意义,号召全党研究和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

  对于任弼时的这个草案初稿,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看了不甚满意,于是毛泽东指定由胡乔木以任弼时的稿子为基础,重新起草一个稿子。胡乔木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全文近7000字。胡乔木这一稿由任弼时的秘书兼中央速记室主任张树德抄正复写后,任弼时再抄正稿上进行了修改,前后又修改了三次。第一次,主要是文字上的修改,第二次修改加上题目《关于四中全会到遵义会议期间中央领导路线问题的决定草案》。第三次修改较大,不仅加了500多字,还提出了七条意见,从政治形态上对第三次左倾路线的错误,做了进一步的概括。

  可是,党内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和六届七中全会的同志们对任弼时修改后的胡乔木稿仍然感到不满意。于是,中央指定张闻天参加修改。经历过中共许多重大事件,熟悉党史的张闻天在参考前两稿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构思。

  在胡乔木看来,张闻天的修改稿突破了此前的决议草案只从六届四中全会写的框框。把历史决议对历史问题作结论的起点,从1930年12月的四中全会,提前到了1927年的大革命失败,是对大革命失败以后十年内战时期的历史做决议,同时还改变了前两稿从思想上、政治上、军事上、组织上四个方面进行叙述的写法。

  张闻天修改的稿子用十六开的纸抄正后共四十六页,大约一万三千字。至此,经过半年多的琢磨,《历史决议》的大思路和基本格局整理出来了,从一九四五年春天开始毛泽东在这个“抄清件”上亲自动手进行了修改,前前后后至少又改了七次。

  第一次修改,毛泽东就将标题改为《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历史决议的题目从此就定了下来,第二次修改,毛泽东主要对涉及中共党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增加了一些有分量的话,并在结尾处加了:“团结全党同志如同一个和睦的家庭一样,

  如同一个坚固的钢铁一样”这段话。作为《历史决议》结束的那一段文字,也是在这次改稿中基本定型。毛泽东还在这次改稿上第一次明确将过去决定由中共七大讨论《历史决议》的提法改为由七中全会来讨论。1945年3月31日,第六届七中全会正式提出将历史决议交七中全会做结论。



 

  毛泽东说,精神是弄清历史,团结全党抗日建国,不采用大会的武器来算旧账,才能集中注意力于当前问题。3月26日《决议草案》第一次排成铅印稿。毛泽东在稿子上又修改了一遍。4月5日又排印了清样。此后的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修改稿儿都是在这个铅印清样上修改的。除了毛泽东修改之外,其他中央领导人也参与了修改。第四次修改时,毛泽东在题目的草案后加上了修正稿字样。

  第五次修改,毛泽东是与第四次修改的同一天10月7日完成的。毛泽东在开头加上了一大段话:中国共产党自产生以来,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在1921年以来的24年中,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与抗日战争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中,全党同志和广大中国人民在一起,向着中国人民的敌人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进行了英勇的革命斗争,取得伟大的成绩与丰富的经验,并通过与党内机会主义作斗争,使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一天天更加巩固起来。到了今天,我党发展到已有120余万党员,领导近100万人民,90万军队的中国解放区,成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伟大的领导者。

  第六次修改,中共中央再次委托胡乔木汇总毛泽东同其他领导人的意见,进行了一次局部性修改。胡乔木将毛泽东在第五次修改稿中加上的一段话进行了展开论述。强调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事业,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代表,中共在25年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形成了一条从党内一切错误路线即错误思想相对立的正确路线及正确思想——毛泽东路线与思想,

  这次修改,胡乔木将整个历史决议分成了六个部分,

  并将开头的这一段标序为(一),使其独立成章。对其他部分胡乔木也做了文字上的改动,然后,再交给毛泽东修改。毛泽东在审阅时对胡乔木的这一改稿,仅仅只做了个别的文字修改。这样,胡乔木仅仅只花了一天的时间就将第六稿改完,在4月9日交给了任弼时,

  胡乔木附上一个便签;“历史稿送上,考虑仍不成熟,改的仍不多,你上次所指出的许多地方因记得不甚清楚,亦尚未改正,将来的改正稿。望你给我一份,以便继续研究。关于教条主义宗派我是先讲小集团,待宗派主义事迹说清后才安上教条主义宗派的头衔,以见实事求是之意。经验主义的问题,也是先说事实,后说责任。这样说不知是否有当?

  胡乔木修改的第六稿在4月9日进行排印,发给各主要领导,大家看后还是不太满意,又进行了第七次修改。这一修改主要针对第四部分讲的第三次“左”倾路线的错误内容进行重新改写,将前几稿中讲的八点又恢复为从政治{包括军事}上、组织上、思想上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篇幅也大大地扩充了。这次修改担任主力的仍然是胡乔木,除了政治上由别人改写之外,在组织上和在思想上的问题都由胡乔木进行改写的,这次修改基本上都采取把错误路线放在与毛泽东正确路线相比较的过程中来展开叙述的,第七次修改稿毛泽东在胡乔木改写的组织上和思想上两个问题均没有修改,主要是在政治方面加写了两段话,这是一次非常关键的修改,使历史更加清晰。

  4月20日就要召开六届七中全会的最后一次会议,4月15日,胡乔木对由毛泽东或亲笔修改或主持修改的第七次改稿再次进行了修改,这是第八次修改稿,因为第一、第三稿称“草案”,第四到第七稿为“草案修正稿”,第八次稿的清样上则注明为草案第三次稿。就这样,历史决议稿终于在经过反反复复的修改后,总体布局和内容终于在六届七中全会第五次大会召开前五天,大体上完成了定型。

  1945年4月20日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最后一次会议在杨家岭召开,主要议题就是审议历史决议“草案第三次稿”,胡乔木仍然是这次大会的会议记录之一,另一位是石磊(曹英)。

  与会同志完全同意决议草案的内容,表决一致原则通过。

  “历史决议”在1945年6月19日召开的七届一中全会第一次会议讨论中决定,继续由任弼时为首组织修改。8月9日。七届一中全会第二次会议全体一致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2日印成正式党内文件,至此,经过前后近四年之间,

  毛泽东主席直接参与起草和反复修改,全党高级干部直至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多次讨论,重大修改多达十次的中共历史上的一个伟大文献终于诞生了。

  胡石英说,“我父亲能够参与这个伟大文献的起草、写作,我们感到非常光荣”。他说,父亲胡乔木生前曾经回忆当时在枣园讨论历史决议、参与起草历史决议时的往事,仍然记忆犹新:“几乎天天开会,一开就是半天。我当时是毛主席的秘书,作为助手,对决议的起草工作始终参与,其实每一句都经过斟酌,特别是一些重要段落讨论的很仔细,那时,中央领导层的讨论也很认真。这种讨论成了当时的主要任务,每次修改都是以这些讨论为基础。这样的讨论历史问题,在党的历史上是空前的,讨论的水平、决议的水平,在党的历史上也是空前的”。

  当年33岁的胡乔木,作为中直系统的正式代表,参加了中共有史以来最盛大、最成功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编辑:红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