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巡演

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巡演

时间:2013-07-04 15:30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王晓溪
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巡演启动 三十余位梅派弟子和再传弟子齐聚一堂 在京剧界,遍及海内外的梅派弟子人数之众令其他流派无不艳羡,但梅葆玖、杜近芳、卢燕、李玉芙、马小曼以及李胜素、董圆圆、胡文阁、张馨月、姜亦珊、丁晓君等三十余位梅派弟子和再传弟子

 梅葆玖出席巡演启动仪式    张馨月    胡文阁    梅兰芳版

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巡演启动 三十余位梅派弟子和再传弟子齐聚一堂———

在京剧界,遍及海内外的梅派弟子人数之众令其他流派无不艳羡,但梅葆玖、杜近芳、卢燕、李玉芙、马小曼以及李胜素、董圆圆、胡文阁、张馨月、姜亦珊、丁晓君等三十余位梅派弟子和再传弟子齐聚一堂的场面,近些年却并不多见。上周末,随着梅派弟子们亲手将手中梅枝汇聚成梅林,由当今梅派掌门梅葆玖策划、北京京剧院主办的“双甲之约”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巡演活动正式启动。

据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介绍,“双甲之约”将于今年8月在梅兰芳先生故乡江苏泰州启幕,先后登陆上海、天津、香港等地,明年将沿着梅兰芳当年足迹重走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最后还将登上梅大师生前未了心愿的台湾舞台。为此,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亲笔题字“双甲之约”四字。曾执导过电影《梅兰芳》的陈凯歌则给梅葆玖发来贺信,信的最后一句是“辉煌和责任都在您的肩上”。而梅葆玖也表示:“当年父亲是为正在衰败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形式和语言,而今天我们则要接过旧的,完善当时的,发展将来的,为后人再树典范。”

而启动仪式有别以往的是,多位对梅兰芳先生感情至深的后辈从不同侧面讲述了每个人眼中各异却又惊人一致的梅大师——有傲骨但没有傲气,温和却不软弱的文人风骨。

弟子忆梅

卢燕:

他待我如亲生女儿

自言很幸运能够与梅兰芳生活在一起很多年的华裔影星、梅兰芳义女卢燕,娓娓道来与梅家的渊源。“抗战时期,我的父亲过世了,我的亲戚们也都到内地抗战去了,在上海只剩下我跟我母亲两个人,那时我和母亲寄居在梅家,一住就是9年。我与梅博士感情很深,他待我像亲生女儿一样无微不至。小时候耳濡目染也喜欢上了京剧,我非常希望能做一个京剧演员,可是一个京剧演员不但要有智慧,还要有好身体、好嗓子、好的领悟力,而我小时候是一个很笨的孩子,所以根本不够资格学京剧,因而到今天还只是个票友。但那时我看葆玖和葆玥学戏非常羡慕,就在旁边偷着学。梅博士知道我爱戏,不仅让我听他的话匣子,还非常尽心地教我,一句一句地教。因为我没嗓子,他就教我花旦戏,连下台怎么样都给我说得挺深的。那些年的训练让我享受终身,就是凡事都要做到家,什么事都不能比划比划,而要做得彻底。”

胡文阁:

一把扇子折射做人境界

第三代梅派男旦传人胡文阁,以梅派经典《贵妃醉酒》中不可或缺的扇子引出梅兰芳大师做人的境界。“上个世纪20年代,一次梅先生演《贵妃醉酒》,当时他如往常一样穿上云蟒、戴上凤冠,伸手出去,按平时这时候‘衣箱’应该把扇子递到他手里,可是这次,梅先生没有拿到扇子,当时的扇子还是羽毛的,并不是今天的这种。忘带扇子的‘衣箱’急得满脸煞白,当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在想,你干什么吃的,还不如卷铺盖走人得了。唯有梅先生心平气和地说了句,‘你先别急,听我说,你赶紧随便帮我找一把扇子。’正巧一位先生手中拿着一把黑色折扇,梅先生看了看,说了句没问题,转身就上舞台了。刚开演时,底下观众都在议论今天梅大师换道具了,但是大家渐渐被剧情和表演所吸引,忘掉了扇子的事。回到后台后,‘衣箱’一边给梅先生脱衣服,一边赔不是请求梅先生别把他开掉。这时候梅先生抽了两口烟说:‘你我都是普通人,谁这辈子不犯错呢?今天坏事变成好事了,我不但不怪罪你,还要感谢你。这把折扇让我茅塞顿开,平日里的羽毛扇子少了这种沉稳和端庄,而这把折扇则把杨贵妃的那种率真和清丽表现了出来,把人物带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更加丰满了。’”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陈诚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3-09-16 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