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规划,沉疴恐难减2013年7月12日,住建部下发通知,要求明年6月30日前,各省份住建部门报送各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其中要求,通过采取综合措施,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36个大中城市)中心城区要能有效应对不低于50年一遇的暴雨。该大纲还提到城市排水防涝能力与内涝风险评估。 在程晓陶看来,这是3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住建部为城市排水牵头统筹部门后的一次工作安排,也是国家部委层面时隔近20年,再度要求各城市编制排水防涝规划。 “但这种规定时间规定内容的一刀切做法,在全国难以奏效。”程晓陶说,“依照现有财力突出重点,应该分区域分阶段推行。” 考虑不周总会付出代价。据报告显示,武汉修建第二长江大桥时就影响了罗家港排水通道的正常排水,虽然水务部门发现并规劝其整改,但是该工程迫在眉睫,难以调整。2011年暴雨突袭武汉,罗家港排水受限,最终造成城市内涝。 另外,如何保证工程建设按规划设计的要求进行,避免“豆腐渣工程”,是当前我国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在武汉市城市防洪工程体系建设过程中,也曾出现过因工程未按设计标准施工造成洪灾的事例。施工单位连同设计院一些工作人员擅自将工程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降至50年一遇,导致武汉机场高速路被淹,造成较为严重的灾害损失。 “城镇快速发展加重了内涝风险,从现实层面看,这种风险还在加剧,真正的谷底尚未到来,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对此高度重视,统筹考虑,科学决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程晓陶毫不避讳地说。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