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外访谈 >>还原抗战时中国外交官工作和生活

还原抗战时中国外交官工作和生活

时间:2015-07-08 14:36来源:新华网 作者:新华网
张克雷先生是抗战时期中国驻荷兰外交官的后代,长期从事抗战时期中荷关系的研究。张克雷研究员将为我们讲述抗战时期中国驻荷兰外交官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还原当时的真实场景。

  [新华网]

  各位网友,欢迎关注新华网系列访谈《抗战中的重庆往事》。今天我们采访到的嘉宾是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张克雷研究员。张克雷先生是抗战时期中国驻荷兰外交官的后代,长期从事抗战时期中荷关系的研究。张克雷研究员将为我们讲述抗战时期中国驻荷兰外交官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还原当时的真实场景。

  [新华网]

  张研究员,您能谈一谈您祖父张曾庐在担任外交官前在重庆的工作是什么吗?

  [张克雷]

  1938年民国政府在战时迁都重庆,我的祖父作为国民政府外交部总务司电报科的录事(职员)随国民政府一同来到重庆。他的日常工作是处理、起草、翻译官方通信,并且编码、解码机密级的电报通讯。

  [张克雷]

  在1940年的4月,我的祖父顺利通过由军事委员会主办的为期三个月的驻外电报人员训练。因此,他被提升为书记官,并在1944年12月被任命为中国驻荷兰使馆的主事(由于荷兰流亡政府的原因,实际驻地为伦敦)。

  [新华网]

  您曾经说过您祖父母在抗战期间遇到两件特别幸运的事情,您能跟我们网友们介绍下吗?

  [张克雷]

  第一件幸运的事发生在1938年从武汉前往重庆的途中。在武汉,我的祖母已经怀上了第二个孩子,由于考虑到路途艰险及船只的安全性,她带着大儿子拒绝乘坐原本安排好的轮船。通过向祖父的上级领导反映后,她被允许和祖父搭乘同艘轮船前往重庆。祖母的坚持最后被证明是正确的,在离开武汉后不久,她原本要搭乘的轮船在长江峡谷间倾覆。我的祖母因此逃过一劫。

  [张克雷]

  第二件幸运的事发生在重庆大轰炸期间。1941年6月5日,由于日本的空袭,祖父匆忙前往十八梯防空洞躲避空袭。但是由于他到达的太晚,防空洞的管理员已经锁上防空门,因此他只有另寻其他的防空洞。正是由于此,他才在日本制造的“十八梯惨案”中幸免于难。这两件事情显示了我的祖父母在战争中的幸运。就是因为事情的一点点偏差,我的家族在战争中才得以幸存,我此刻也才能来回答你的问题!

  [主持人]

  祖父张曾庐在重庆生活了7年。您能介绍一下他们的战时生活是怎样的吗?

  [张克雷]

  我的祖父在1938年带着他两岁的儿子(张晓鸣)搬到重庆。祖母当时已经怀有第二个孩子即我的姑姑张棣鸣。从1939年开始,重庆变成日本轰炸的长期目标。为了安全,祖父将家眷安排在市郊区域居住。在靠近南温泉农家庭院的两间破旧的棚屋里,我的祖母独自抚养了她的子女。1941年5月1日,我的第二个姑姑张松鸣出世,3年后的3月13日,他们的第四个孩子也是我的父亲张天鸣出世。在当时的环境下,我的祖母及她的孩子要忍受糟糕的农村卫生环境以及不时的粮食供应不足。

  [张克雷]

  每个月,我的祖父都会肩扛一袋粮食,从市中心徒步往返将近30公里来到南温泉为祖母和子女送口粮。除了工作是在外交部门之外,我的祖父和其他的普通家庭没有两样,都需要努力的工作,并且在艰苦的环境下履行职责。

  [新华网]

  要成为一名外交官需要有哪些资历?您能说一说祖父是怎么当上外交官的吗?

  [张克雷]

  我的祖父最早在1930年的南京民国政府外交部工作,当时以录事(职员)身份就职于总务室电报科。在1931至1933年间,祖父被委任为张之江为领导的江苏绥靖督办公署的特别秘书。当时,祖父以外交部的“留资人员”名义在张之江担任首任主席的中央美术馆接受为期两年的军事艺术训练,并于1933年3月21日结束培训回到原岗位。在1940年4月27日,他被提拔为书记官。1944年12月15日,被委任为中国驻荷兰流亡政府的“主事”。1946年9月9日,伴随着中国大使馆迁回荷兰,我的祖父被提升为外交级别的随员。

  [新华网]

  作为一名外交官,不管是从职业素质还是为人处世方面肯定有过人之处。您认为祖父具备的哪些素质是他被选为外交官的条件?

  [张克雷]

  首先,我认为祖父是一个沉稳、讲究纪律、忠诚的人,这种性格使他符合处理敏感及机密信息的要求。其次,我的祖父一生秉承儒家思想,忠诚于他的上级,在家庭事务中也是一样,他总是很孝敬父母及兄长。这两条可能使他赢得上级的信任。

  [张克雷]

  由于当时的中国政府的官方信件主要是手写的,祖父漂亮的书法和经历过之前的军事艺术训练,都可能是他的优势。

  [新华网]

  您能谈一谈祖父张曾庐驻外工作期间的主要工作吗?

  [张克雷]

  不好意思,我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祖父在大使馆的工作内容。据推测,他最有可能从事的是外交机密信息的编译工作。在荷兰期间,祖父的主要工作是处理外交电文并与南京政府保持联系。他在大使馆的最高层有自己的办公室,这个楼层是不允许其他职员进入的。除了以上方面,我的祖父在欧洲期间,还在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工作过。这些工作可能跟外交联络相关,但是他具体是做什么,我们都不得而知。

  [新华网]

  驻外生活肯定比在重庆的生活条件要好。您能描述一下祖父张曾庐驻外期间的生活吗?

  [张克雷]

  1945年至1951年间,我的祖父一家住在大使馆里,大使馆位于海牙Alexanderstraat 14-16号,在当时是高级住宿区的一所大房子。这所房子靠近“Plein 1813”广场,当时中国大使官邸位于广场的拐角处。

  [张克雷]

  当时的大使馆由两部分组成,分别都有各自的出入口及后花园。第一部分位于Alexanderstraat街的16号是大使办公室,第二部分是在14号的住宿区。当时我的祖父一家六口就住在这里。当时的住宿条件在战后来说是很好的了。他们居住的房子有很多房间并且有守卫,配有司机和厨师。他们一般在餐厅吃饭,有时会去看电影、游泳或者骑马。那里的生活条件与战时的重庆相比是天壤之别的。

  [张克雷]

  不过根据长辈的讲述,我祖父的生活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光鲜。刚到伦敦时他的月薪是40英镑,这不足以照顾6个家庭成员的需要。在经历过一段拮据的时光后,在荷兰时,我的祖母富金铃在中国大使馆找到一份打字员的工作,承担打印战时手写文件等工作。她同时还因出色的中文发音得以在众多的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在BBC兼职当中文广播主持人的工作。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好歌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6-04-11 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