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骄子 >>张春阳:不断挑战的钻井“艺术家”

张春阳:不断挑战的钻井“艺术家”

时间:2013-03-13 14:20来源:中国人物传记网 作者:张靖
张春阳,男,1968年 月生于浙江绍兴人。1989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钻井专业,同年来到中国海洋石油天津分公司工作,历任钻井工程师、钻井副监督、钻井监督、钻井监督组组长、钻井项目经理,现任中海油天津分公司钻井部设计经理、高级工程师。他先后20多次刷新

张春阳,男,1968年 月生于浙江绍兴人。1989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钻井专业,同年来到中国海洋石油天津分公司工作,历任钻井工程师、钻井副监督、钻井监督、钻井监督组组长、钻井项目经理,现任中海油天津分公司钻井部设计经理、高级工程师。他先后20多次刷新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钻井单项记录,节约数亿元资金,是中海油“优快钻井”团队的杰出代表。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成果奖一次,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科技进步奖三次,先后被评为天津市和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劳动模范,2004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 荣誉称号。

在画家和诗人的笔端,辽阔而壮美的大海常常会给人带来无限的遐想,但是对于海洋钻井人来说,大海是残酷的,大海也是寂寞的,因为工作的原因,他们往往和亲人聚少离多,并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留在了寂寞的海洋钻井平台上,张春阳就是这群海洋钻井人中的一员。

略显浓重的绍兴乡音,一头飘逸的长发,使张春阳乍看起来有一种艺术家的气质,谈及于此,张春阳调侃道:“对!搞海洋钻井的就是要像艺术家一样,没有艺术家的激情和想象力,就没有创新,就钻不出高水平的井!”

1989年7月,面临毕业分配,年轻的张春阳在选择工作单位时有些犹豫,在向一位老教师咨询时,老教师说:“中国海洋石油的发展刚刚起步,发展的潜力巨大,机遇很多,但是海洋钻井极具挑战性……”老教师的话没有说完,张春阳便作出了选择;去中海油!“挑战性”成为他去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的理由,因为在张春阳的骨子里天生就流淌着喜欢冒险、不断自我挑战的血液!

毕业后张春阳拎着包裹豪情满怀的来到了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接到通知:3天后就出海。3天后,当船离开港口的时候,第一次出海的张春阳觉得幸福极了,把自己想象成了一只终于可以飞上蓝天与风雨搏击的雏鹰,可是没过多久,船赶上了5级风,没摇晃几下,体质一向自诩不错的张春阳就趴在甲板上把胆汁都快吐光了,折腾了五六个小时后,他被“抬”上了平台,晕晕沉沉的躺了三天三夜后,醒来时张春阳仍然感到身体在晃!

这就是张春阳第一次出海的全过程,大海是神秘的,也是无情的,人必须学会去适应它!面对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挑战,张春阳抓住一切机会上船锻炼,上一次吐一次,但他还是坚持、再坚持,回到基地,别人休息,他就坐在小艇里面在海面上晃悠,找晕船的“幸福感”!两年后,他和晕船说了再见,几年后,即使在八九级的风浪下,他仍然可以泰然处之,安然睡去。海洋上的生活是单调而乏味的,每天的活动固定在篮球场大小的范围内,在寂寞的钻井平台上,张春阳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最初的两年,场地工、外钳工、内钳工、井架工、电工……张春阳干遍了平台上所有的工种,也学到了一手过硬的操作技能。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1991年元月,公司成立钻井部,张春阳成为钻井部最年轻的工程师,而后又被任命为钻井副监督、监督。

我国大陆近海有效勘探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公认的海洋石油最丰富的区域之一,其中渤海海域巨大的开发潜力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我国的海上开采技术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技术不成熟,而海洋石油的开采受地理环境、运输、作业条件的局限,难度大、成本高,一天的成本即是50万人民币,开发成本过高极大地影响了海上油田的开采!

 

1994年,从泰国湾传来消息,美国优尼卡公司3500米左右的开发井,平均建井周期达到了6—7天,而当时渤海的建井周期在57天左右,差距究竟在哪里,公司迅速派出了考察团学习,归来后在歧口18—1油田组成“优快钻井”实验项目组,预期将这一地区的建井周期缩短到32天,毕业刚刚5年的张春阳被任命为副监督的重任。可项目组在对泰国湾的钻井理念进行研究后,竟又作出了惊人的决定;争取将工期缩短到18.83天!

天性喜欢挑战的张春阳此时面临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如何将建井周期缩短到以前的三分之一,是那段时间张春阳做梦都在思考的问题。办公室的沙发成了他和同事们临时睡觉的床,他们打破了过去师傅传徒弟代代沉淀下来的作业模式,优化技术组合,强化团队配合,工作被细化到以15分钟为单位计,每一过程、每一步骤都卡得非常精确。

那时,虽然出海有倒休,可张春阳每次从海上下来,都不会休息。他常常先狂睡一两天,然后就跑到公司里去钻研业务,研究“优快钻井”方法,学习已经成为他最好的休息方式。没有倒休的生活,张春阳整整保持了十年。

最终在项目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歧口18—1井创造了海洋钻井的奇迹。在这个海洋石油史上第一次将钻井周期分解为以一刻钟为单位的作业过程中,张春阳体验到了与时间赛跑的激情,实现了平均建井周期18.83天的目标,打破了我国三项海洋石油钻井纪录。随后,张春阳又来到歧口17—3钻井项目组,在平均井深2435米的9口井的作业中,达到了平均建井周期7.96天的新水平,而歧口18—1生产井快速钻井实验项目研究与应用项目也因此而获得了1998年国家科技成果奖。

“优快钻井”实验项目获得了圆满的成功!今天,回想起第一个优快钻井项目,张春阳说,最大的收获是观念上的变化,只有自己为自己立下了高的标准,才能创造出好的成绩,“优快钻井”项目实验的成功使项目组的所有参与人员兴奋不矣,更使一向热爱挑战的张春阳激动万分,因为伴随着钻井时间的缩短,将极大地降低钻井成本,引发一场革命,有人曾经评价90 年代的“优快钻井”是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的又一个革命!

机遇与挑战并存,喜欢不断挑战自我的张春阳在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的同时,也得到了一个又一个机遇。1999年,公司组建绥中36—1油田二期开发工程钻井项目组,绥中36—1油田二期开发工程是我国海上最大的自营油田,计划两年内完成186口井,投资额高达11亿人民币,其工程量之大,时间之紧迫,在中国海洋石油史上都是空前的。张春阳被任命为该工程项目组经理。此前,快速钻井项目一次最多只有15口井,可以集中优良设备和精干人员作业,而这一次却面临着更多的技术难题。在一次公司的工作自助餐上,公司领导也忍不住提醒他:“把这么大个项目交给你,是信任你,假如完成不了,……”领导没有把话说完。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思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3-05-10 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