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华骄子 >>木玩世家何彬:融合文化产业 增加木玩文化内涵

木玩世家何彬:融合文化产业 增加木玩文化内涵

时间:2013-03-11 15:40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张靖
何彬珍藏着儿时自制的玩具车,那是他木玩人生的起始点。夏丹摄 【 中外玩具网 讯】在森林深处一个隐秘的角落,有一个古老的木木村,村里有一棵巨大的老树,老树中住着古老而又神秘的昆虫精灵部落 在2012年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上,由云和木玩元素打造的52集国


何彬珍藏着儿时自制的玩具车,那是他木玩人生的起始点。夏丹摄

  【中外玩具网讯】“在森林深处一个隐秘的角落,有一个古老的木木村,村里有一棵巨大的老树,老树中住着古老而又神秘的昆虫精灵部落……”

  在2012年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上,由云和木玩元素打造的52集国产动漫《木木村的淘气虫虫》,收获了芬兰、比利时、西班牙、瑞典、克罗地亚5个欧洲国家的播放权转让。

  “前段时间,正根据每个国家的要求,对播放长度、内容进行剪辑和配音,本月就要交片。”《木木村的淘气虫虫》的幕后老板、浙江和信玩具集团有限公司总裁何彬说。

  在“中国木制玩具城”云和县,初见何彬,一位帅气、自信、健谈、颇有眼界的年轻企业家。年仅34岁,却已与木制玩具结缘34年。原因很简单,他生于木玩世家,长于木玩世家。而说起云和木玩,便绕不开这个家族。

  三个玩具开启一个时代

  何彬的爷爷何寿祯,是现代中国木制玩具创始人,父亲何尚清、叔叔何玉林是中国木制玩具的领军人物。

  响板、技巧球、陀螺,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的代表性木玩。云和木玩,由此起步,最终发展为“中国木制玩具城”。这一切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何寿祯。

  何家,当时居住在云和县赤石乡赤石村。“1972年,我爷爷是村办集体企业——赤石农机修理厂的厂长。修理厂主要做农具、修农具、做蓑衣,赚不了什么钱。一次,爷爷听说泰顺有人从上海接了一些做木玩的订单,想到云和林木资源丰富,也可做木玩。于是,就跑去上海讨订单。”这些陈年旧事,何彬耳熟能详。

  花了四天三夜,何寿祯才到上海。他来到上海轻工业品进出口公司,成功说服对方并获得订单。该公司将要出口日本的三种木制玩具——响板、技巧球、陀螺的加工权给了他。这便是“云和木制玩具”的缘起。

  带着订单,回到云和,何寿祯甭提多高兴。可高兴过后,麻烦来了——圆木工艺做不出。“现在看来,做一个圆形的木玩十分简单,可那时却困难重重。就圆木工艺,爷爷研究了一年,最后发明车木机,才算攻克难关。”何彬说。

  1973年,第一批订单卖了4000元,当时无异于天文数字。尝到甜头的何寿祯,开始专门做木玩,农机修理厂也更名为“赤石玩具厂”。很快,县里又成立了多家玩具厂。

  四合院、木料杂乱堆砌、三十四号工人,这是何彬儿时记忆中的玩具厂。“其实,爷爷辈的贡献,在于为云和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他说。

  也许血液里流淌着木玩基因,1984年,才6岁的何彬在玩具房里,用木件、配料、胶水,搭出一辆积木车。有一天,父亲何尚清无意间发现了积木车,带到玩具厂改良后,还获得了当年的全省工艺美术奖。

  采访中,他拿出这件宝贝木玩,绿色的火车头、纯木色的火车车厢、红色的火车轮。“这是80年代的玩具,比起上世纪70年代,工艺复杂了不少。”

  十年砥砺奠定牢固地位

  如果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云和木玩,正在起步阶段。那么,上世纪90年代至2000年,是云和木玩的跨越期。而这个跨越期,就是由何尚清等父辈完成的。

  1992年,入仕途6年的何尚清,下海创办了云和县和信工艺厂,也就是今天和信集团的前身。在何彬眼里,父亲何尚清不仅“画直线不用尺子,画圆不用圆规”,还十分爱钻研。“印象中,他总在伏案工作,很少跟我们一起玩。”正是这样,何尚清在木制玩具行业,钻研出了很多革新性的贡献。

  木制玩具的革新性机械设备——升降锯台,就是何尚清带领职工自行设计、自行制造的。这台机器的发明,帮助木制玩具产业,实现了从纯手工制作到机械操作的飞跃。

  何彬告诉记者,尽管父亲没学过设计,但通过自学摸索,设计了很多木玩机械,如用来挖空字母的字母块冲印、在玩具上刻字母的走台T丝映、切割各种弧线的绕锯等。

  除了工艺革新,在何尚清的带领下,云和木玩离世界更近了一步。之前,云和木玩一直靠跟外贸公司合作,外贸公司接订单,然后交给云和的木玩企业制作。1994年,何尚清到当时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设立办事处,直接面向港台客户,是首家设立驻外办事处的云和木玩企业。

  当年,和信工艺厂的木玩销售额就达到1500万元,一个了不起的数字。之后,何尚清在深圳、韶关投资办厂,生意越做越大。可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因香港客户的破产,何尚清的企业遭受毁灭性打击,最困难时公司连米钱都发不出来。

  “就在那半年里,父亲的头发全白了。看着家里遭受的这一切,心里十分难过。当时,我跟父亲说,回去吧。”何彬说。回云和后,何尚清开始二次创业,一切重新再来。好在,云和这片沃土,有着最适合木玩生长的元素。他们,重新站了起来。

  “不管怎样,父辈们十年砥砺,在他们手上,云和木玩产业链不断完善、品质不断提升,工艺做了好多次革新,最终,云和生产的木玩占全国的60%,世界的30%,成为全球知名的木制玩具基地。”说起父辈们的功绩,何彬由衷敬佩。

  开拓创新大展木玩新天地

  “2003年,我正式接班。那些年看着父辈艰苦创业,看着云和木玩成长壮大,可始终遗憾我们不是全球知名的研发中心、销售中心,只是代加工厂。”之前,何彬一直冷静旁观。现在,他要一展身手。

  他的第一把火,就是搭上互联网,开拓新销售渠道。原因是,他发现通过网络,能直面欧美客户:“我直接到国外论坛上,发帖推介‘和信’。这样,欧美客户甚至一个EMAIL就能联系上,而且能直面消费者。” (编辑:红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思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3-05-10 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