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名家 >>贾方舟:21世纪——中国的美术馆时代

贾方舟:21世纪——中国的美术馆时代

时间:2014-11-27 16:41来源:央美艺讯网 作者:央美艺讯网
著名英国艺评家罗斯金曾说:“伟大的国家以三本书合成他们的自传:记载所行的书、记载所言的书以及记载艺术的书。想了解一个国家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又以最后一项最值得信任。

  著名英国艺评家罗斯金曾说:“伟大的国家以三本书合成他们的自传:记载所行的书、记载所言的书以及记载艺术的书。想了解一个国家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又以最后一项最值得信任。美术馆就是这本最值得信任又直接打开供人“阅读”的书。

  一、美术馆:20世纪初的梦想

  美术馆是人类进入民主时代的产物。在过去,历代艺术家创造的艺术珍品只属于少数人所有。法国大革命成功以后,首开了“美术大众化”的先例—将过去王室收藏的艺术品在卢浮宫公开陈列。欧洲的美术馆的时代就从这里—法国巴黎卢浮宫国立博物馆开始了,时在1793年,距今已有210年的历史。

  中国虽然远远落后于欧洲,但对于美术馆的梦想也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

  早在1913年,就职于民国政府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的鲁迅就为教育部起草了一份《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书中明确提出建立美术馆和美术展览会的意向,并申述了理由,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

  美术……本有之目的,又在与人以享乐。则实践此目的之方术,自必在于播布。播布云者,谓不更幽秘。而传诸人间,使与国人耳目接,以发美术之真谛,起国人之美感,更以冀美术家之出世也。

  在谈到具体实施诸项“建设事业”时又说:

  美术馆当就政府所在地,立中央美术馆,为光复纪念。次更及诸地方。建筑之法,宜广征专家意见。会集图案,择其善者,或即以旧有著名之建筑充之。所列物品,为中国旧时国有之美术品。美术展览会建筑之法如上。以陈列私人所藏,或美术家断造之品。

  90年前的鲁迅先生关于“美术馆”的梦想,已经是多么地具体而又可行啊。他说的美术馆,就是一座类似卢浮宫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并不是把艺术品的展示放在次要地位的故宫博物院。他说的美术馆,也不是今天的中国美术馆。今天的中国美术馆,只相当于他讲的“美术展览会”。那时的鲁迅已经将此二者的不同区分得如此清楚,不能不让人深感钦佩。

  1917年,蔡元培在其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演讲中谈到美的普遍性时也曾说,“各国之博物院,无不公开者,即以私人收藏之珍品,亦时供同志之赏览”。甚至说到昏庸的宣王尚懂得“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寡乐乐不如与众乐乐“。美术馆就是要把人类的精神财富公之于众,为人们提供一个共享的场所。

  1922年,蔡元培在《美育实施的方法》中,继鲁迅之后再次提出建立“美术馆”和“美术展览会”的设想,仍未得到官方的响应。

  1932年,林风眠发表《美术馆之功用》,历数美术馆对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的认识作用、社会教育功能以及方便于“有志于艺术的我们”学习的功用,继续呼吁美术馆的建立。他畅想:“如果在中国的各大都市都有着好的美术馆,使那些以各种目的来到中国的人们毫不费力地看到了我们数千年文化的结晶,毫不费力地看到了我们的历史的表现,谁不相信对于我国的荣誉是有绝大帮助的?”

  美术馆对于徐悲鸿,更是一个持久的渴望。他说:“国家惟一奖励美术之道,乃在设立美术馆。”“现代之作家,国家诚无衔一一维持其生活。但其作品,乃代表一时代精神;或申诉人民痛苦,或传写历史光荣,国家苟不购致之,不特一国之文化一部分将付阙如,即不世出之天才,亦将终致湮灭。其损失不可计偿。顾美术馆之设。事非易易。”

  早在留欧期间,徐悲鸿就曾多次幻想在国内建立美术馆。他在德国画廊见许多名作标价殊廉,便“野心勃勃,谋欲致之”。可是由于学费积欠,他的负债“已及千金”,于是跑到中国驻德国使馆求助,没有结果,又与宗白华、孟心如等商议,致书国内如康有为等,以“谋四万金,而成一美术馆”。然而这一切均为无望之期特。虽然在当时这些艺术品“廉于原值二十倍”,如能成功,可“抵今日百万之资”,“惜乎听我藐藐,而宗白华又非军阀,手无巨资相假也”。1925年,徐悲鸿赴新加坡时又劝富商陈嘉庚建一美术馆,“惜语言不通,而吾又艺浅,未能为陈君所重”。回国之后,此心依然不死,奔走呼吁,还幻想“设一法国大雕刻家罗丹博物院于中国,取庚款一部分购买其作,以娱国人……”然而,徐悲鸿这一副热血衷肠却终未得到回响。或许对于一个贫弱的国度,这些想法是过分地超前了。但倘若他知道,就在他设法说服国内有识(却无钱)之士收藏西方名作以建美术馆的同时,在日本也有一位画家小岛儿三郎说服了他的朋友大原先生,并代他赴欧四处收购西方名作,于30年代在仓敷建立了大原美术馆,如果悲鸿先生在天之灵得知,今日之日本还建成了罗丹博物馆、国际美术馆、西洋美术馆等等,将不知作何感想呢!

  20世纪中国的美术馆现状世纪之初,鲁迅关于“立中央美术馆”的意见并没有得到民国政府的采纳。虽然在推翻了清王朝的民国时代,也将皇宫对大众开放,但它的“立意”并不在“播布美术”(最初是以“历史博物馆”之名筹建)。故宫的开放,让大众看到的除了这宏伟的建筑本身之外,就是皇帝的奢华生活。而皇宫的大量艺术收藏却依然是“收着,藏着”。直到今天,故宫博物院那些代表中华文化的艺术珍品仍然不能长期陈列,对大众开放。大概是因为展场的条件不好,一些珍品也只能到秋天拿出来“晾晾”,再赶快“藏”起来。如果只是一个展场的条件问题,为什么一个世纪过去了,至今也没有多大的改善?关键还是办馆的宗旨和观念不同于卢浮宫,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故宫博物院还不能称为一座中国的古代艺术博物馆。

  中国有没有自己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呢?从严格意义上看,也没有。中国美术馆应该是—它有丰富的近现代藏品。但是,它一不作长期的藏品陈列和相关学术活动,二不收藏当代艺术中的前卫部分,因而它的收藏还只是收藏,它的收藏还缺少现代史应有的框架。

  至于要在中国的美术馆看到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更是痴人说梦。有看过欧洲美术馆的朋友说,要了解一个国家历史上是否有过侵略行为,只要看看他们的博物馆就一目了然。中国人从来没有扩张的野心,更没有掠夺异邦艺术品的“先见之明”。蒙古族里出了个成吉斯汗,旋风般地杀到欧洲,但既不占城池,也没想到带几件艺术品回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纯系通商,绝对是和平使者。中国人只要求能守住自己的土地,以封闭的方式御防来犯,因此才有长城的伟大文明。长城—可以称之为“国墙”—是真正能代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的文化。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玉殿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