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报记者 韦颖琛)“时代楷模”黄文秀离开5年多了,但她依然活在人们心里。怀念黄文秀的方式各不相同,剧作家林超俊选择的方式是书写和宣讲,一写就写了5年,长篇报告文学、微广播剧、舞台剧、电视节目、微电影、配乐朗诵、歌曲等先后问世,宣讲会一讲就讲了100多场,足迹遍布新疆、辽宁、山东等全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有些朋友、同行不理解:“这么多年了你怎么还在写她?”他自嘲:“没办法,陷进去了。”云淡风轻的回答背后,是一次次不辞辛劳的采访、一场场不计名利的宣讲,是一个个看似偶然、实则坚定的选择。
黄文秀生前留影 挖掘黄文秀的故事 让一件件往事“重见天日” 林超俊就职于广西文联,此前曾在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当过法官,在广西广播电视台做过编导。作为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他担任过电视剧、电影、纪录片、大型综艺晚会和各种舞台剧的编剧、导演,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骏马奖”、中国戏剧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多项国家大奖。讲故事对他来说不算难,但如何讲好黄文秀的故事,却是不小的挑战。 2019年6月17日凌晨,黄文秀遭遇山洪罹难,6月28日,林超俊就踏上寻访黄文秀故事的旅程。花费约10个月的时间,林超俊采访了近200人,从黄文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研究生的同学、老师,到与她共事的领导、同事,从她的亲人、朋友,资助过她的爱心人士,到她帮扶过的村民,都一一寻访。“我要采访的对象已经不在了,只能通过旁证材料来了解她过去的故事,一些点点滴滴来印证,这个工作量极其的大,面对的困难会更多。”林超俊说。
黄文秀在不同的地方求学、工作,每个阶段接触的人都不同,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林超俊不断穿梭于南宁、百色、田阳、乐业各地,想方设法挖掘线索。他还不远千里,前往黄文秀本科就读的山西省长治学院采访,只为寻找到黄文秀更多的故事。单是黄文秀生前驻村工作的百坭村,他就去了10多次,也因此见证了村道从泥泞的砂石路变成硬化水泥路。
林超俊(中)采访黄文秀家人 那时,公开报道中还未涉及黄文秀读高中时的情况,林超俊通过多方寻访,了解到黄文秀是“全国扶贫状元”、广州市政协原主席陈开枝帮扶过的无数百色贫困学子之一,又在图书馆找到《南方日报》一篇关于陈开枝第101次到百色扶贫的报道,顺着这篇报道的线索,让黄文秀与陈开枝这位“广州亲人”之间的珍贵往事“重见天日”——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在百色祈福高中复读的黄文秀领过陈开枝筹集的助学金;2017年12月12日,当时挂任百色市田阳县那满镇党委副书记的黄文秀,当面向陈开枝表达了感激之情。 在林超俊的挖掘和书写下,更多的人知道了这段情缘并被深深触动,其中包括陈开枝本人。“全国扶贫状元”陈开枝出生于1940年,被称为“永不言倦的扶贫老人。”1996年中央作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部署,广东帮扶广西,广州对口支援百色,时任广州市常务副市长的陈开枝自此与百色结下不解之缘。1996年至2023年间,陈开枝到百色市考察126次。他牵线搭桥共募集资金8亿多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万多人。 林超俊记得,陈老看到自己与黄文秀当年在那满镇的合影时,不禁感慨万千、红了眼睛——他在记忆深处找到了关于黄文秀的片段,既对自己帮助过这么优秀的青年感到欣慰,又为她的逝去而伤心难过。“开枝主席很珍惜与文秀的这种缘分,因为这个更对百色多了一份深情,觉得要培养更多像文秀这样的干部,决心要办‘文秀班’。”林超俊说。
在陈开枝的牵线搭桥下,2020年5月至2024年6月,百色市教育基金会共募集到资金8000多万元,在全市大学、高中、中职、初中、小学等70多所学校创办“文秀班”218个,资助学生超1.09万人。
2019年国庆期间,林超俊(左二)给文秀家人带去《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图书样稿,并开始第五次深入采访 志愿宣传黄文秀 “宣传文秀是永远可以做下去的事” 不止是黄文秀与陈开枝老人的故事,林超俊还挖掘书写了黄文秀的许多故事。5年来,他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时代楷模》,并担任国家广电总局迎接党的二十大重点电视节目《闪亮的坐标》(黄文秀专辑)和61集系列微广播剧《新时代的芳华——黄文秀》的编剧、导演。 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评论家李炳银对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给予高度评价,他在《脱贫攻坚行动的报告文学一瞥:读懂中国的厚重书写》一文中写道,这部作品在他看来是“迄今描绘表达黄文秀精神事迹最真实全面、深入生动和富有情感体会的作品”。
国内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新时代的青春之歌:黄文秀》
《新时代的芳华——黄文秀》微广播剧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是关于黄文秀题材的国内首部长篇系列微广播剧,填补了该题材在广播剧这类文艺体裁上的空白。今年2月,林超俊凭借该作品荣获广西文艺最高奖——第十一届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编剧奖)。电视节目《闪亮的坐标》(黄文秀专辑)在网络平台的浏览量超7亿次,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
61集系列微广播剧《新时代的芳华——黄文秀》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和喜马拉雅平台等播出 通过这些作品,人们知道了黄文秀小时候帮助弱者的事、她发动宿舍姐妹一起考研的事,她对广西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和思考、她与“无锡亲人”的故事、她的家风、她研究生毕业后返回百色参与家乡建设的决心……一件件“小事”平凡却感人至深。 从故乡到远方,再从都市回到乡村,从心怀梦想到脚踏实地……林超俊笔下的黄文秀,是可爱的、真实的,也是伟大的。这一路记录的点点滴滴,令林超俊为之动容。他希望让更多的人知道黄文秀的故事并从中获得力量,宣讲就是其中一个方式。其间,他恰好被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选聘为“红色文化专家组”成员,于是就此走上了宣讲之路。2019年至今,关于黄文秀的报告会、宣讲会、讲座,他一共讲了106场,现场聆听的观众累计约5万人。无论是区内的高校、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北京、上海、广东、山西、辽宁、新疆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只要工作能安排开,他都尽量克服困难去宣讲。 他给自己定下一个规矩——宣讲属于志愿服务,讲课费之类坚决不收。“我去宣讲不是为了要报酬,是想把文秀的这种正能量传递下去,哪怕只影响一个年轻人,我觉得也值了。”林超俊说。 有一次,他应邀到新疆乌鲁木齐市宣讲,也许是因为不适应气候环境,宣讲会刚开始他就出现流鼻血的症状,后来是一边塞着棉球,一边把文秀的故事讲完了。 今年5月21日,林超俊所作的黄文秀精神宣讲活动的第100场在广西职业师范学院相思湖校区举行,其独特的视角、细腻的讲述和真挚的情感引发在场数百名师生的共鸣,现场掌声不断、气氛热烈。讲座结束后,记者随机采访几位同学,受访同学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或被黄文秀的精神品质所感染,或从她的故事中得到启发。
宣讲100余场,是林超俊之前给自己定下的小目标,也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会继续讲下去。”林超俊说,“有些人觉得这事该翻篇了,是因为他们没有深刻认识到,宣传文秀是永远可以做下去的事。” 像黄文秀那样活 “这个时代我们怎么活得有价值很重要” 写黄文秀故事的过程,对林超俊来说有时像在“照镜子”,他的脑海里会不时闪现这样的问题:“假如有一天我突然不在了,我能给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和革命年代打江山的烈士们比,我们还活着,已经很幸福了,我们要怎么活?” 林超俊在黄文秀身上找到了答案。 “我觉得应该像文秀那样,做一个干净的人,不要有那么多私心,不要太计较得失。”林超俊说。“从文秀身上,我更能体会到,要做成一件好事、践行一次信念或许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下去,时时行,处处为。” 林超俊30多年来一直坚持主旋律创作,他写过很多正能量的人物,但大多扮演观察者和讲述者的角色,而在写黄文秀故事的过程中,他不仅是书写者,还是促进民族教育发展、推进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与实践者。 他为百坭村的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推动烟叶产业扩大规模。还为百坭村与黄文秀的母校——长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架起沟通的桥梁,帮助村里砂糖橘、鸡、鸭、山茶油、茶叶等农产品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解决了种植户、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林超俊出生在百色市田东县农村的一个壮族家庭,老家和黄文秀的老家田阳距离二三十公里,两地的语言、自然环境非常相似。这也让他对黄文秀一家、对百坭村有了一份特别的感情。黄文秀的姐姐黄爱娟遇到难事会找他商量,他会给出真诚的建议。她想建一座能还原妹妹成长经历的纪念馆,他也帮着出主意、想办法。 他所做的事早已超出一个剧作家的“本分”,也会有身体吃不消的时候,但他觉得,“一说到黄文秀的事、百坭村的事,总觉得好像跟自己有关”,能帮就帮,能做的都尽力去做。
林超俊未来的规划还是和黄文秀有关,他打算再写一本关于黄文秀的书,写她离去以后乡村的巨变。他还要推动中小学生开展学习黄文秀品质主题研学活动。黄文秀的母校计划将黄文秀大学期间的故事拍成一部电影,他应邀进行电影创作,剧本目前正在创作中。
林超俊(左一)和电视剧《大山的女儿》导演雷献禾就剧本创作进行讨论 他说,德国有个作家写了一部经典巨著,名字叫《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是大家米切尔·恩德的巅峰之作,在德国耳熟能详的程度等同于中国的《西游记》,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片、芭蕾舞剧、歌剧、话剧等,也获得了许多国际大奖。这是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因为当你把这个故事读完后,它又会由这个故事引出另外一个故事,另外一个故事又会引出一个另外的故事……就这样,它成了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黄文秀就是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要代代相传下去。”林超俊说,“她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是时代楷模,也是我心中的楷模。我想告诉大家,英雄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她的奋斗、她的成长轨迹造就了她!我们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普通的家庭,同样能培育出像她一样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编辑:思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