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千思:张爱玲背后的文人(散文)

千思:张爱玲背后的文人(散文)

时间:2022-05-20 16:14来源:千思文化 作者:千思
这张已经泛黄的老报纸上有一篇题为《张爱玲遣嫁有期》的文坛八卦新闻,可作为研究张爱玲的资料。

  这张已经泛黄的老报纸上有一篇题为《张爱玲遣嫁有期》的文坛八卦新闻,可作为研究张爱玲的资料。文中说有“文坛女纵横”之称的苏青和张爱玲“各有撑腰文人在后,苏青是陶亢德与柳雨生,张则有袁殊与胡兰成。”此文流露出对苏、张二人的讥讽之意,因为她们背后“撑腰文人”的名声实在不好。当然,我们有时也会因为资料的有限、思维的局限,无法看清历史尘烟中那些人的真实面目,而人云亦云。今天的读者们对背叛了张爱玲的胡兰成还能有些了解,却对袁殊感到陌生,所以这里说说袁殊与张爱玲的关系。



 

  袁殊生于1911年3月29日,本名袁学易、学艺,化名曾达斋,父亲袁晓岚是老同盟会员,后任职于国民政府。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袁学易改名袁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于上海政界和文艺界,左翼作家,在上海主编《文艺新闻》,身兼中共秘密党员、共产国际远东情报局、国民党中统、国民党军统、日方岩井机关、汪伪、青红帮七重身份。四十年代成为潜伏在汪伪政权内部的中共地下组织的主要成员之一,直接隶属潘汉年领导。特工身份活动期间,曾提供德、苏开战部署及日军二战期间的准确战略情报。1945年10月秘密转移到苏北解放区,1949年被李克农调到中央情报部门,负责日美动向的调研工作。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是所谓的“多面间谍”,现在有了解他经历的人称他为“史上最牛的多面间谍”。1955年,他因“潘汉年案”牵连,被判刑12年。1967年期满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又再度被押8年。1975年5月,出狱后又被送农场进行劳动改造,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获平反。1987年11月26日,袁殊病逝于北京。他著有《袁殊文集》,是电视剧《伪装者》中“明楼”和《记忆之城》中“朱今墨”的原型。“伪装自己的身份,隐藏自己的姓名,做着光明又黑暗的事。”



 

  袁殊做过记者、编辑,写过剧本、办过报刊杂志,是中国提出“报告文学”概念的第一人。袁殊文笔甚健,诗文俱佳,且翻译了大量日文书籍。了解其才华的人都认为,他如不“改行”,可能不逊于同在二、三十年代出道的许多著名作家。袁殊著述颇丰,比较有影响的有《记者道》《学校新闻讲话》《印度独立史略》《新闻大王赫斯特》,译作有《新闻法制论》《最初的欧罗巴之旗》《一个日本女共产党员的日记》等。袁殊还是文学界屈指可数的幕后炒作高手,有人认为是他一手捧红了张爱玲。1975年春,袁殊羁縻于武汉军都山劳改农场,他以《自嘲》为题作诗一首:“竖子昂藏五尺躯,腹空咄咄缺诗书;曾掷黄金若粪土,琴心剑胆小侏儒。每读艰危无字书,不惜身命未踌躇;人间了无私仇怨,爱拍苍蝇扫蠹鱼。”这首诗表达了他不惜毁誉打入敌人内部,对其追求事业的赤胆忠心,也表达了自己的委屈和大度。

  左翼作家柯灵曾撰文介绍张爱玲,文中深为她因“出名要早”而将自己的小说登在汉奸背景的《杂志》并将《传奇》的初版交由“杂志社”而惋惜。看到“袁道之说”博客有关于“张爱玲与袁殊”的内容,这几天看陈子善的文章,才知道其中的情节之复杂,不仅张爱玲都想不出来,大概连柯灵听了都要伸舌头。“张爱玲在《杂志》上发表小说和散文,在杂志社出版《传奇》初版本,就都与袁殊有关。而且,不是一般的有关,都应该是袁殊拍板决定的。” “一九九二年八月,南京出版社出版的《袁殊文集》在介绍其风云诡谲的生平时,特别指出:袁殊在上级的授意下,‘公开投敌’,串演反派角色,但还主持一张报纸——《新中国报》,和一个刊物——《杂志》。而且,这两个报刊虽同属汉奸性质,却为我地下党人掌握,在宣传上起到了真正汉奸报刊所起不到的作用。(赵风《袁殊传略》,附在92年版《袁殊文集》中。)事实上,当时的《杂志》是在中共地下党的掌控之中,主编吴江枫也是中共地下党员。如此看来,张爱玲在沦陷时期为《杂志》撰稿(她也曾为《新中国报》副刊撰稿),并非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张爱玲的《小团圆》里面有一句话:“袁殊自命为中共地下工作者,战后大摇大摆带着厨子等一行十余人入共区,立即被拘留。”(张爱玲致宋淇,1976年4月22日)这件事及袁殊的真实身份张爱玲是怎么知道得如此详细的,隔了三十年还记得,张爱玲也许还知道许多“秘闻”。

  袁殊抗战期间出任过江苏教育厅长,后来“杂志社”在《传奇》初版本问世后举行的“《传奇》集评茶会”,也是地下共产党人鲁风和吴江枫主持的。陈子善认为,“《传奇》初版本被列为‘杂志社丛书’之一,足见当时袁殊、鲁风等中共地下党人对张爱玲文学才华的赏识,小说创作成就的器重。”

  据说夏衍是真欣赏张爱玲的才气,柯灵在《遥寄张爱玲》中提到,“左翼阵营里也不乏张爱玲的读者,‘左联’元老派的夏衍就是一个。抗日结束,夏衍从重庆回到上海,就听说沦陷期间出了个张爱玲,读了她的作品。解放后,他正好是上海文艺界第一号的领导人物。这就是张爱玲出现在‘文代会’上的来龙去脉。夏衍从不讳言自己爱才,但用‘左’视眼看起来,也就是‘右倾’、‘温情主义’。上海电影剧本创作所成立,夏衍亲自兼任所长,我被委任为他的副手。他告诉我,要邀请张爱玲当编剧,但眼前还有人反对,只好稍待一时。我来不及把消息透露给张爱玲,就听说她去了香港。夏衍一片惋惜之情,却不置一词。后来夏衍调到‘文化部’当副部长,我还在上海书店的书库里,购了《传奇》和《流言》,寄到北京去送给他。”

  1950年1月,在时任上海文化局长夏衍的推荐下,张爱玲参加了上海第一次文学艺术界代表大会。坊间流传着这样的情节,张爱玲进入会场后蓦然发现:“不论男男女女,都着灰蓝中山装,只有自己穿了一身旗袍,外面还罩了一件网眼白绒线衫。” 这时丁玲过来悄声的指责她如此大胆,为什么不和大家统一。张爱玲晚上回去后就做出决定离开上海,去了香港,临行前和她姑姑约定从此不再通信,不再有任何一种联系方式,除非是两个人见面。

  张爱玲的人生是审美性的而非功利性的,她也不屑于改变自己的风格。她认为衣服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更是一种个性、一种思想、一种精神。当她看到满座都是中山装后很是担心:“我害怕失去自己。”(本文写于2018年10月23日,首发于“独立作家”)。
 


 

  作者简介:千思,原名吕谦诗,作家、学者。生于辽宁兴城,现居沈阳。多年从事教育和文化传媒工作,现任辽宁某学校校长,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执行总编。千思文化读书会创办人,张爱玲文学奖发起人。

 
 

(编辑:思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