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2014逝世文学者:来新夏 吴小如 汤一介等

2014逝世文学者:来新夏 吴小如 汤一介等

时间:2014-12-19 09:39来源:文汇报 作者:文汇报
 在学界素有“纵横三学,自成一家”之称,皆因他在历史学、方志学、图书文献学等学科领域都开一时风气之先,著有《北洋军阀史》、《古典目录学》、《方志学概论》、《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等。

  ——3月31日,历史学家来新夏逝世。

  来新夏

  在学界素有“纵横三学,自成一家”之称,皆因他在历史学、方志学、图书文献学等学科领域都开一时风气之先,著有《北洋军阀史》、《古典目录学》、《方志学概论》、《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等。

  来新夏1923年生于浙江杭州,1946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历史系,师从陈垣、余嘉锡、张星烺、启功等名学者,后在华北大学随范文澜攻读研究生。他1951年起任教于南开大学,曾任该校图书馆馆长并创建图书馆学系。

  来新夏的第一部学术著作是1957年的《北京军阀史略》,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北洋军阀兴亡史的专著,“文革”中成为他的麻烦之一。有人批评他 “研究坏人的历史”,“阴暗心理作怪”。事实上,来新夏的许多研究成果都具开拓意义,多部专著是本领域或新中国成立后本学科第一部作品。他不只是一位“著作等身”的学者,个人撰写的著作摞在一起甚至高过了天花板。有人形容,来新夏属于“百科全书”式人物,且口才极好,讲课“记下来就是一篇完整文章”。

  据说,晚年的来新夏已经不再开启新的课题,而是把旧稿补充完整。他的代表作《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是用毛笔写成的初稿12册,但经过“文革”,仅余两册。另一书稿《书目答问汇补》也被没收,多年后被学生从废纸堆中发现。

  ——5月11日,文史学家吴小如逝世。

  吴小如

  被认为是现当代中国“多面统一的大家”,在中国文学史、古文献学、俗文学、戏曲学、书法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和造诣。他的书法艺术,已臻一流;他的戏曲史研究,与梨园刘曾复、朱家溍并称“三贤”;他的诗词造诣,获今年3月《诗刊》“子曰”诗人奖。

  吴小如生于1922年9月8日,原名吴同宝,其父为著名书法家吴玉如。学生时期,曾先后就读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并于1949年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他曾受业于朱经畲、朱自清、沈从文、废名、游国恩、周祖谟、林庚等著名学者,是俞平伯先生的入室弟子,跟随俞平伯45年。由他主编的《中国文化史纲要》重印多次,获“北大优秀教材”。吴小如对《先秦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所做的贡献,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

  吴小如一生以讲课为最大嗜好,最喜欢称自己是“教书匠”。上世纪五十年代,北大中文系中流传有“讲课最生动的吴小如”之说。而吴小如也调侃自己是“中文系万金油”,哪个讲堂都可以上,特别是在中国文学史方面,“开课范围能从先秦到鲁迅”。

  行走学术界,吴小如给人的印象却是尖锐无情,过洁世同嫌。连吴小如本人也不讳言,他和同行关系紧张。对于书法界,吴小如曾批评道:“尝谓今之所谓书法家,有一批人只是为写字而写字。甚或有的人专门为追名逐利而跻身于书法之林。他们一不读书,二不‘识’字,尤其近年来世风丕变,有人竟连前代碑帖都不屑临摹研读,一提笔便想自成流派,自我作古,且动辄自封为‘书法家’。”

  类似的针对学术不良现象的批评,吴小如经常以撰文的形式刊发于报端杂志等,因此也获得了“学术警察”的别称。吴小如谈及自己为人处事时曾说,“不是所有事情全锋芒毕露,我还有做人的原则,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还有一条,己之所欲,不强施于人。否则,必然很糟糕。”

  ——7月7日,宗教学家方立天逝世。

  方立天

  我国宗教学界的泰斗人物,其著述代表了20世纪以来中国佛教哲学研究的最高水平,任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是中国人大宗教学与中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奠基人,更是我国宗教学的重要奠基人。

  方立天1933年生于浙江永康,1956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学界泰斗。1961年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哲学史教研室任教,其主要代表作有:《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华严金师子章校释》、《慧远及其佛学》、《佛教哲学》、《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哲学问题发展史》(上下册)、《法藏》、《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册)、《方立天文集》(10卷12册)等。

  在国内学界,宗教学一度被认为是一门“险学”。方立天超越了长期流行的“宗教鸦片基石论”和“与宗教斗争论”的前苏联式“左”的观念,依据中央“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针,从中国宗教的历史传统与实际表现出发,深入阐发“宗教适应论”,并与一些学者率先提倡“宗教文化论”,开拓宗教适应中国社会主义社会更宽广的途径。他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概括为四:本质论、价值论、历史观、适应观,使人们易于把握其要领。在佛教研究上,他既不受信仰主义者眼光的局限,又不陷于反宗教的偏激,能够入其内又出其外,秉持客观、冷静、理性的态度去探讨宗教发展规律,深刻说明宗教现象,指明其社会作用的两重性和化解消极作用、最大限度发挥宗教正能量的可行之道。

  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2014届毕业典礼的致辞中,就以方立天的故事送别新一届的人大毕业生:从1987年到2002年,正是中国经济生活迅猛突进的时代,也是社会风气日渐浮躁的时期,但方先生秉心静气,埋首写作15年,最终交出了一部让世界学界惊叹的鸿篇巨制《中国佛教哲学要义》,表现出了十年甘坐冷板凳的修炼和毅力。

  事实上,《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正是方立天最看重的一本书,他自称是“一本书主义”,学术起步时就想着要写这么一本书,他在中哲、文献、历史方面所做的全部思考、资料的准备,最后都是为了孕育一本代表作。如方立天所愿,他成就了学术生涯的“一本书”:当今但凡做佛教哲学研究者,都绝不可绕过这一本书。

  ——9月9日,当代著名哲学家、中国哲学史家汤一介逝世。

  汤一介

  当代中国哲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在魏晋玄学、道教与道家、儒释道与中国文化等方面研究成果丰硕。1984年,他和冯友兰、张岱年等学者共同发起创建中国文化书院,竭力弘扬中国文化,被认为是上世纪80年代推动“文化热”的一支代表性力量。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庞帅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1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