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南宋曾将“海关”设在越南、马六甲

南宋曾将“海关”设在越南、马六甲

时间:2014-12-02 09:47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整理/本报记者 吴菲
 历朝历代都有一些著名的例子,比如吕不韦,他“食官”食到什么程度?把王权这个位置、把秦始皇也变成他的一个饭碗、一桩生意来做。最后秦始皇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法治或者说“反腐败”,才把吕不韦给干掉了。

  时间:2014年11月9日 地点:海淀图书城言几又书店 嘉宾:刘刚 自由写作者 李冬君 历史学博士

  二人合著《中国近代的财与兵》今年10月出版 主持:纪彭(《国家人文历史》主编)

  中国传统所谓“政权”,到头来只是财权与兵权 王安石、苏东坡都怎么看《清明上河图》

  壹 定位

  “食官”一语戳破了中国商人的本质

  刘刚:写《中国近代的财与兵》这本书,是想用一种文化视野、思想史的眼光看中国近代的财与兵问题。

  官商是其中的一部分。中国官商,如果做一个追根溯源,《周礼》有一句话:“工商食官”。它基本给中国的商人定位了——你就是要“食官”的,如果工商不食官,很难有出路。后来中国商人的发展,基本是沿着这样一个基本格局、基本定位的路子走的,吃的不是市场,是官场。

  历朝历代都有一些著名的例子,比如吕不韦,他“食官”食到什么程度?把王权这个位置、把秦始皇也变成他的一个饭碗、一桩生意来做。最后秦始皇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法治或者说“反腐败”,才把吕不韦给干掉了。

  纪彭:前段时间苏格兰公投也让我们回顾了这样一段历史:苏格兰当年为什么会加入英格兰呢?就是因为他们的主权——苏格兰王国,集了苏格兰老百姓的一些散碎银子,想搞类似东印度公司那样一个企业,结果苏格兰人不善经营,赔了个稀里糊涂,财政出现了很大的窟窿,不得已才跟英格兰进行了这种合作、勾兑,为了这件事情,丧失了苏格兰作为独立王国的存在,变成今天大不列颠的一部分。所以说,官商作为历史性的存在,它就在那儿。只是在中国又有它的特点。

  刘刚:这就要提到书里有一篇《货币经济是险滩》。为什么说货币经济是险滩,尤其在中国?

  有一个现象,中国很多朝代濒临灭亡,都不是在它最困难的时期,还都是在很富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大家银子随便花,这样一种很富裕的条件下,一个王朝衰亡了。历史上你看每一次南北对峙,南朝都比北朝富。但最后都是穷的、落后的把富裕的给灭了。

  春秋战国,齐国、楚国是最富裕的,秦国当时是落后贫穷的。但最后秦国战胜六国。为什么?因为贫穷,最容易把国家军事化、军队化,最能够实现耕战合一、兵民合一,整个国家体系变成一个战斗体系。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社会,都是自由散漫的,很难实现耕战合一、兵民合一、集中整个国家的力量来从事一场战争。

  贰 亡国

  货币经济的新酒装不进小农经济这破瓶

  刘刚:每当货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出现富裕苗头的时候,比如到了宋朝,《清明上河图》出来了,冬君写这段时写了一个王安石看到《清明上河图》会怎么看、苏东坡会怎么看。

  苏东坡多半会投身风流之中,与民同乐。而王安石用重商主义的眼光来看,会忧心于内:“这种小商品经济,市民社会的品位,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国力没有任何价值,它只是在消耗。”重商主义最看重的是要货币、金银,然后是海权、综合国力。

  我们看《清明上河图》里200多头动物,没有一匹马,倒有一些驴。宋朝诗人都是骑驴的,不像唐朝诗人骑马。没有马,何以取西夏?图上画了1600多人,就没有胡人!不见胡人,还谈什么对辽和西夏用兵?

  《清明上河图》呈现出来的消费文化、城市经济,它的发展目标不是重商主义的。重商主义就像守财奴一样,双手紧紧握住货币,除了让手中的货币在流通中增值,绝不让它流失。

  曾经,司马光跟王安石关于经济有一个辩论。司马光还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眼光,重在分配。言及朝廷仁政问题,他说产量大致是个定数,朝廷多拿了,百姓就少了。朝廷要施仁政,让老百姓的日子好过,就多分给老百姓一些。当时王安石就说这不对,“善理财者,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用了增长的观点,认为财富是个变量,可以不增加老百姓的负担和税收,只要扩大流通和生产,经济总量就会增长。通过经济增长,使国与民一体化,形成“国民经济”。如此,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已经突破了小农经济视野,而有了国民经济的观点。

  所以自王安石变法,宋朝的钱是越来越多,到蔡京时,比王安石变法时钱多得更多。但是,中国王权的这一套处理不好货币经济的问题。

  到南宋时,算一笔亡国的账,第一笔就算在王安石头上。实际上王安石搞重商主义、国民经济,变法的那套东西,用了很多货币经济手段,比如贷款给你,还是强制性、国家计划性、指令性的那种贷款,要贷给农民。这里面有一个更大的经济格局。

  从某种意义上,王安石的眼光的确超越了司马光的那种小农经济,他看到了整个世界经济大格局一种未来的东西。但是货币经济在中国王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这样一种体制下,会带来什么样的一种后果,这个是他估计不到、估计不足的。

  叁 疆域

  能说南宋局促一域?它的市舶司设在了越南、马六甲

  刘刚:宋代铜钱遍天下,钱很多,后来宋钱有点像今天的美元,包括现在北非那一带的遗址都曾发掘出很多宋钱。但是不管有多少钱,不管货币怎么超发,它始终闹钱荒,钱发得越多,反而流通领域钱越不够用。所以很多人说搞货币经济、市场经济中国是起了个大早(实际它比西方还早),但赶了个晚集。一直到近代、现代,连市场经济的一些根本原则都始终没有确立起来。

  实际上宋代有很多货币学的理论都是非常先进的,包括沈括论“钱荒八因”,关于怎么加速货币周转、流通,包括永嘉学派的叶适,他们都提出了很先进的货币理论。但即便这样,南宋也是在它最有钱的时候崩溃了。

  南宋为什么这么有钱,比北宋还有钱?它的国土丢了2/3,人口丢了2/3,大半以上,但它在东南半壁江山站稳几年以后,最好时它的国民经济超过了北宋,主要就是通过海外贸易和搞货币经济这一块。

  谈到宋代的出海,我看到当时一本书《渡海方沉》里谈到,宋的市舶司要设到哪儿去?要设在马六甲海峡,设到安南(越南)。你说它的海边在哪儿?市舶司就是海关。所以说南宋虽然在北方是完全退缩的,但不能说它是无所作为的,它就是下海,面向整个海洋。它的空间更开阔,更世界化。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庞帅帅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11 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