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2日,中国科普研究所8楼的会议厅里,科普作家陶世龙坐在正对着门口的地方。每看到一个新进门的老朋友,这位85岁的老人都大笑着,用洪亮的声音叫出对方的名字。 “章道义、王麦林、赵世洲……”坐在旁边的汤寿根念着参会者名单,“赵之怎么还没来?” 名单上的每个名字,都是中国科普界响当当的人物。这些已经退休多年的老前辈们,自掏腰包组织了这次活动。名单上没有写职务,因为上面的每个人都已不在职,所有的头衔前面,都需要加个“前”。 “见见老朋友,庆祝科普作家协会成立35周年,还有,给王麦林大姐过90岁生日。”协会的前副理事长汤寿根老先生总结说。 1979年中国科学普及创作协会建立之后,汤老先生连任了两届理事会的副秘书长,而当年的秘书长,就是如今坐在他斜对面的王麦林。 顶着满头白发的王麦林咧嘴笑了,这位老科普工作者秉持着一贯的严谨态度纠正说:“是89周岁。” “35年过去了,我们做得怎么样?许多同行已用丰硕的成果作出了回答。” 陶世龙的发言稿里充满了回忆。 科普作家协会老会员沙龙的现场,长方形的会议桌摆在正中间,十余位老前辈围坐在桌前,互相打着招呼,彼此询问这些年来的状况。用汤寿根的话说,他们都“好多年没见了”。 汤寿根最终确认,名单上的25人,因为身体原因,最终只来了十几个人。 著名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科学普及出版社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金涛,原本打算来参加这次聚会,但由于身体不适,22日当天也没能出现。 但就在4天后,10月26日,金老先生又有了一个见见老朋友的机会,那天下午两点,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大厅里,72岁的金涛走上主席台,从王麦林手里接过了一束鲜花,他是“王麦林科学文艺创作基金”奖的第一位获得者。 就在去年,王麦林将100万元人民币,无偿捐赠给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设立了中国科普界的第一个科学文艺创作奖励基金。 那笔钱,几乎是这位老大姐毕生的积蓄,她的这一举动,入选了由中国科协发布的2013年度中国十大科普事件。 中国科普研究所首任所长章道义,在他主编的《中国科普名家名作·麦林篇》中,对王麦林的评价是,“影响了整整一代科普作者”。 “她主持《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的编辑工作,创办了《科普创作》杂志,现今60来岁的不少知识分子,都是读着她的杂志长大的,影响了一代知识青年。”今年82岁的汤寿根,对这位老大姐十分推崇。 这些科普作协的老前辈们,几乎都已经是八九十岁高龄,却大都口齿清晰,精神矍铄,《不知道的世界(物理篇)》的作者赵世洲坐在最边上,耳背的他几乎听不清老朋友们说话,只是笑眯眯看着大家。 国际科学作家协会(ISWA)首名中国会员谢础拿出两张旧照片,给围坐在会议桌前的大伙儿传看。那是上世纪80年代,他和陶世龙等人一起参加中国科协科普考察团,赴美国考察时拍的。两张照片已经泛黄,画面也显得有些模糊,背面用黑色的签字笔写着“DC”、“考察团”字样。 “35年过去了,我们做得怎么样?许多同行已用丰硕的成果作出了回答,我自己则感到惭愧,这些年做的很少。”已经谢顶的陶老拿出自己的新作《谈天说地》自谦说,“这是吃老本儿的东西”。 这些年来,他参与主编了《科普创作》、《科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和《黄河文化》,编辑出版了《中华文化纵横谈》。在参加这次沙龙之前,陶老再三修订了自己的发言稿,整篇稿子里充满了回忆。 陶世龙几乎能记得起那个夏日午后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从主席台上被搬下来的桌椅,每个人都“平起平坐” 陶世龙还记得,35年前的夏天,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胡耀邦,在人民大会堂的一个会议厅,接见了参加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全体代表。 “他怎么会来?当然是我们邀请的!” 这位前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回忆,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科教出版界和科普作家、编辑家一共300多人,发起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普及创作协会”筹委会。1979年8月,科普作协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准备在北京召开。“会务主事者王麦林、章道义同志就提出,想邀请一位中央领导同志来讲话,让大伙想想请谁好,提出来他们去办。” 当时,陶世龙马上想到,“胡耀邦同志最合适”。“因为他一向重视科学技术,支持鼓励科普创作。此时作为中宣部长,又正好管得着。” 之所以推荐胡耀邦,更重要的原因是,1955年胡耀邦曾公开鼓励、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向科学进军,并提出了少年儿童读物奇缺的问题,组织推动青少年读物的创作与出版。1955年10月25日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上,以一大版的篇幅,发表了我国文学、美术、科学工作者,响应“号召为少年儿童创作”的文章。 “我个人即由此而走上科普创作的道路。”陶世龙说。 正因如此,当科普作家协会成立之初,陶世龙等二十多位科普作家以个人的名义,给胡耀邦写了一封信。 “我们正是在你的教育下,决心献身科普事业的,当时我们都是些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现在都是中年人了。尽管因而受到林彪、‘四人帮’的迫害,也更看清了我们工作的意义。我们还准备把我们毕生的精力贡献给青少年,渴望能把这一工作做好,以适应当前的形势和需要。”信送了出去,没多久就有了回音。 第一届代表大会召开是在1979年8月21日下午3点,陶世龙几乎能记得起那个夏日午后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从主席台上被搬下来的桌椅,每个人都“平起平坐”。他在会上产生了一个念头,这也是他“留下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一定要依靠科学、民主、法治,实现我国的四个现代化”。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