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山东构建文化传承体系 让“沉睡”的传统文化再出发

山东构建文化传承体系 让“沉睡”的传统文化再出发

时间:2014-10-24 10:22来源:新华网 作者:孙晓辉 周玮
近年来,“孔孟之乡”山东植根传统文化沃土,通过建设尼山书院、推动乡村儒学、举办尼山论坛等多项举措,多层次构建文化传承体系,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得到传承、在创新中走向世界。

  近年来,“孔孟之乡”山东植根传统文化沃土,通过建设尼山书院、推动乡村儒学、举办尼山论坛等多项举措,多层次构建文化传承体系,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得到传承、在创新中走向世界。

  尼山书院唤醒“沉睡”传统文化基因

  10月18日上午,坐落于济南大明湖畔的遐园海岳楼里,近百听众聆听山东诸城派古琴传承人朱子易讲座,这是尼山书院举办的国学讲堂课程之一。

  “国学讲堂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市民杨海波说。

  今年以来,山东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山东省图书馆及济南、济宁、菏泽、烟台等地已建成尼山书院,开办国学讲堂,其中山东省图书馆已举办国学讲堂40场,受众1.3万人次。

  “在尼山书院讲授优秀传统文化,很容易唤醒现代人‘沉睡’的传统文化基因。”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说。

  儒学下乡助力乡村文明建设

  在距离山东省曲阜市不到30公里的泗水县尼山脚下,由尼山圣源书院发起的“乡村儒学”进行了一年有半。

  “尼山是孔子的出生地,在这里开展乡村儒学活动,是为了让儒学再出发,更是为了重建乡村文明。”书院秘书长赵法生说。

  “乡村儒学”实践一年多,村貌为之一新:骂大街的没有了,偷窃现象消失了,村民自愿多走几步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对公共事务也不再“打横炮”,全镇治安案件大幅下降。

  目前,尼山圣源书院已在泗水县圣水峪镇建立起7家乡村儒学讲堂,开办76期,听课村民2.3万余人次。山东省计划以孔孟之乡为圆心把乡村儒学讲堂扩散到更多地方。

  尼山论坛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今年5月在济南举办的第三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以“不同信仰下的人类共同伦理”的主题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回顾前两届主题——和而不同与和谐世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事务特别顾问徐波所说,论坛主题契合世界人民对于在思想上建立和平保证、不再诉诸武力的渴望。

  尼山论坛还曾举办“巴黎尼山论坛”,55个国家代表探讨“儒家思想与全球化世界中的新人文主义。

  “作为一个‘中国制造’的原创文化品牌,尼山论坛成为继孔子学院之后,中国向世界贡献中国文化的又一充满中国原色文化魅力的高档文化精品。”论坛倡议发起人许嘉璐说。

(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玉殿晗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15-03-09 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