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很多市场上常见的国产低价药逐渐没了踪影。对我国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临床用药的调查数据显示,十年间,短缺的常用药、治疗特殊病的药品数量高达342种。中国医药[0.31% 资金研报]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会长于明德就公开表示,廉价药品正以每年几十种的速度消失。 常见的基本药物经常一药难求,需求的刚性只能靠同类药品来替代。但是,从患者的角度来看,市场替代的结果,却是吃药成本大幅上升——成分都是一样的,在价格上却相差上十倍。在市场价格空间如此之大的背景下,低价药非但没有竞争优势,反而受生产成本、物流成本上升的制约,逐步失去生存空间,形成“逆淘汰”的格局。这不仅有违市场竞争规律,也损害了患者的基本权益。 事实上,药品“降价死”差不多成了定律。国家每次发布药品调价通知后,市场上能保留下来的降价药不到50%。部分药品虽然没有消失,但是因为价格较低,利润低,也被药品经营企业列为“边缘药”。两年前,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唯一的生产厂家因原材料价格上涨而停产,给临床医疗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我国药品实行政府定价,并通过政府基本药物目录列入医疗用药,通过招投标进入医疗环节,最终决定药品的市场占有比例。政府定价设计的初衷是防止药企价格垄断,防止加剧患者负担,但是定价本身既没有建立类别药品成分定价参照标准,也没有考虑到企业生产成本的动态变化,同一成分不同名称的药品的定价可以相差几倍、甚至数十倍之多,可见定价本身也有不公平。 此外,不同价格的存在,并不能形成薄利多销的局面。在药品供需双方的选择中,起到决定作用的并不是患者,而是医疗机构与医生。在现有医疗模式下,无论是药品招标还是医疗上的处方,低价药并不契合多方的利益诉求。并且,医疗用药的负担,实际上更多地转嫁给了医保基金。 以此论之,在现有定价体系下,低价药不能享受到应有的市场公平,药品市场形成“逆淘汰”的困局并不偶然。解决常见药品动辄玩消失的问题,需从根本上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让医疗回归到“以技养医”的模式上来,并有序开放药品市场竞价供应,切割掉管控环节虚高的利益。(木须虫)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