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省份均已正式出台高考(微博)新政。其中,各地加分项目大瘦身最引人关注。记者盘点今年新调整的31省份高考加分照顾政策发现,此轮大规模调整主要集中在体育、奥赛等缩减项目及降低分值。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13个省份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甚至奖励加20分。 大多数论者认为,思想品德加分,因其标准较为宽泛,评判衡量困难,很容易造成新的不公,让这项制度沦为少部分人的特别通行证。 公众普遍的从众心理,也容易对这项政策产生抵触情绪。他们的担忧也是有道理的,近年来,高考加分政策异化,社会普遍对加分的客观性存疑。来自《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高考加分政策已和择校费、大学高额学费一起,成为公众心中的三大“教育不公平”。 人们并不是完全不赞成加分选才的手段,而是不容许在加分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也不希望加分政策因为太多太滥而失去引导和示范的初衷。对品德加分的抵触,本质上也是源于这种心理。 评价一个人思想道德的好坏,的确很有难度。有网友举例说,甲考生家里很富有,乙考生家里很贫穷,甲捐钱给乙,且数额较大,算不算思想品德好的表现?这样的猜测有点不地道,但那些大量被曝光的高考加分的“典型”案例,又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人们的这种臆测。 即便如此,我仍然坚持认为思想品德加分的引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以界定。这些年,青少年思想道德滑坡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担忧,那在高考这个环节增加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和考评,其实并不过分。 窃以为,只要能从四个环节把握好高考思想道德加分,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加分腐败。第一,有关部门站在公允立场;第二,具备一套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第三,应充分听取民意并及时公示;第四,建立责任追究及倒查机制。 依此逻辑,再回到前面那位网友提及的问题,甲对乙的帮助是出于什么目的,是可以通过多重途径相互印证的,不是少数几名官员就能得出的结果。这意味着,必须充分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也才能激发人。 当然,对高考学生而言,高考道德加分,不应该成为道德追求的目标,更不是功利主义的秀场,而应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露,不可不为,又不可刻意为之,否则,道德加分就变味了。 (评论员 王方杰)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