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由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举行。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东万介绍说,“十四五”期间,哈尔滨市住建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期间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住建领域发展规律与时代特征,全力推动哈尔滨市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
一、不断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一是持续优化路网结构。实施东三环快速路、北门街高架等快速路体系项目,进一步增强区域之间快速通行能力。推进外延主干路网及区域路网项目建设进一步顺畅对外交通联系,增强区域内交通疏解能力。实施26条街路一体化更新改造工程,助力城市品质显著提升,有力保障亚冬会期间交通畅通。截至2024年底,建成区路网密度8.41公里/平方公里。二是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0万余个,新增公共充电基础设施4872个。三是提升地铁运行能力。完成地铁2号线(一期)、地铁3号线建设,形成“十字+环线”的运营格局,进一步织密城市交通网络,助推经济社会发展。2025年第三季度,哈尔滨地铁线网总客运量达1.14亿人次,客运强度跻身全国第二。国庆中秋“双节”8天假期,地铁线网总客运量突破千万人次。
二、强化提升城市安全韧性
聚焦城市安全运行,更新改造各类地下管网,城市“里子”工程更加牢固。一是供水方面。累计完成供水管线建设2700公里;二是排污方面。更新改造排水管网900公里,完成阿什河、群力西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线工程建设,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达到97.46%,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持续提升;三是供热方面。更新改造供热管线1400公里,新增供热能力3000余万平方米,完成哈投集团2台168MW热水锅炉扩建、东方热电2台58MW燃煤锅炉等项目建设,热源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四是燃气方面。燃气管网总长度达5200公里。完成1座5万立方米LNG(液态天然气)应急储罐及配套设施、城市老化燃气管道改造等项目,2022年至2024年累计完成2800公里老化燃气管道改造、208万户居民用户燃气安全装置(“四件套”)更换安装,全力保障居民燃气安全。
三、房地产领域稳健前行
聚焦市场调控、行业监管、项目融资、促进消费等重点环节,扎实推进房地产领域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效。一是持续强化市场宏观调控。充分发挥城市政府调控自主权,陆续制定出台5个政策措施文件,涵盖购房补贴、公积金贷款、市场交易、分期开发建设及产品创新等内容,推动调控机制不断完善;二是不断加强行业监管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预售资金监管、更新推广合同范本、规范面积公示等方面举措,更好规范市场交易行为、维护商品房交易双方合法权益;三是全力推进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积极推动63个房地产项目纳入“白名单”,实现授信209.77亿元、放款179.36亿元,有力保障项目加快建设交付;四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商品房促销活动。紧抓哈尔滨冰雪旅游出圈机遇,打造“房展+媒体”“房展+文旅”等创新模式,累计举办市、区两级房展活动十余场,“十四五”期间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近2000万平方米,有效激发市场需求、提升市场活力。五是完善存量二手房市场监管机制。出台哈尔滨市首个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方面地方性法规《哈尔滨市房地产经纪管理条例》,为依法管行业及规范抓市场提供源头支撑。推行房地产经纪机构公示信息“三栏一提示”和从业人员实名制“挂牌上岗”,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详实数据和信息。创新搭建哈尔滨市房屋交易服务与存量二手房资金监管平台,打通全程电子化交易“最后一公里”,在省内率先成立互联网自媒体专委会,全方位守护交易资金安全。
四、加大保障性住房筹集力度
加快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构建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扩大保障群体范围。一是稳步推进公共租赁住房保障。通过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的保障方式,做到“应保尽保”,“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保障家庭3.86万户,现有公租房在保家庭达7万户。二是大力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通过多种方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2.46万套,有效缓解在哈就业的新市民、青年人及各类人才群体住房困难。三是全力开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建房源2000套,均已完成主体封顶,其中南岗区同济街项目已完成配售293套。
五、探索开展城市更新行动
“十四五”时期,哈尔滨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将城市更新作为推动城市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型的重要路径,在体制机制建设、老旧小区改造、历史文化保护、基础设施强化等重点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持续健全体制机制。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哈尔滨市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方案》,探索构建从顶层设计至项目落地的政策体系,为城市更新工作有序推进提供有力制度支撑。二是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2021至2024年,全市(含县)改造项目888个,涉及居民66.4万户。通过改造,居民室内保温性能不断改善、居住环境明显优化,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三是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利用。对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等历史文化街区实施“绣花”“织补”式微更新,在严格保护历史风貌的基础上优化功能布局,使其成为文旅融合发展的城市名片,有效带动商业活力与客流增长。同时,基于“十四五”期间的积极实践和阶段性成效,哈尔滨市于2025年6月成功入选中央财政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名单,标志着哈尔滨市城市更新工作获得了国家层面的充分肯定与资金支持,为“十五五”时期持续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步,哈尔滨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当前城市发展阶段特征,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发挥省会城市示范引领作用,把开展高质量的城市更新作为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城市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城市工作从“大拆大建、增量扩张”转向“释放活力、存量提质”,从“侧重硬件、拉开空间”转向“精细治理、提升品质”,为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提供坚强保障。 来源:中国外宣通讯社 中国外宣网 作者:旭航 (编辑:思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