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网 - 关注中外最新动态!

更多文章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 >>曲建:前海已成为全方位综合改革试验场

曲建:前海已成为全方位综合改革试验场

时间:2025-06-23 17:27来源:人民网作者:刘森君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前海合作区设立15周年的关键节点,中办、国办日前公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标志着深圳综改试点进入2.0新阶段。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周年、前海合作区设立15周年的关键节点,中办、国办日前公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标志着深圳综改试点进入2.0新阶段。

  “前海,已不仅是深圳的前海,更是‘全国的前海’!”6月18日,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前海分院院长曲建接受专访,解读前海综改突破点。他表示,前海正从单一服务贸易区,升级为全方位综合改革的试验场,通过制度型开放破解数据跨境、深港融通等关键命题。

  “人才成为新增长动力”

  问:从2020年综改1.0的实践,到2025年综改2.0的发布,如何评价前海的表现?

  答:如果我来打分,前海的表现是优秀的。首先,制度设计的核心检验标准在于成果。前海的经济发展,无论GDP增长,还是外贸外资引进,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其次,前海的发展路径、探索经验已被全国多地借鉴、推广,并带动全国其他自贸区一起成长。从这个角度讲,它已不单是“深圳的前海”,更是“全国的前海”。

  深圳综改试点形成的48条经验中,有17项在前海率先落地。此次《意见》更是和前海关联密切,其中,人才发展相关问题备受关注。这和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密不可分。当前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已从要素推动型转变为人才推动型。而前海集聚香港、内地的人才要素,在人力资源方面全面布局,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也在人才培养和深港人才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问:前海提出,加快成为国际人才到大湾区的“第一通道”,打造国际“服务圈”“创新圈”“生活圈”“朋友圈”,对此您怎么看?

  答:《前海方案》和《前海规划》从一开始就定义,前海将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区域性的经济增长引擎。无论从深港合作,还是区域定位来看,前海都注定要成为各类高端资源要素汇聚的平台。此次前海提出建设“第一通道”和“四个圈”,实质上就是要打造“人、财、物、数、车”等全要素高效流动、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前海规划面积已从最初14.95平方公里扩至120.56平方公里,这不仅是空间的拓展,更是功能的拓展。前海正从单一的服务贸易领域,提升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经济和制度型开放等领域全方位综合性改革的试验区。

  “啃下服务贸易‘硬骨头’”

  问:《意见》要求“创新提升服务贸易”。在我国服务贸易长期逆差背景下,前海如何率先探索?

  答:我国作为经济大国和外贸强国,货物贸易进出口额长期位居世界前列,但服务贸易一直是短板。最初规划14.95平方公里“小前海”时,就是以攻克这块“硬骨头”为目标。

  服务贸易涉及的改革比货物贸易更广、更深、更复杂,不仅涵盖“货”,还包括“人、财、物、数、车”等要素。为解决这些问题,前海在贸易方式、新业态等方面进行了系列创新,如离岸贸易、跨境贸易等。

  为适应服务贸易需求,前海在人才开放领域进行深层次改革,对接国际规则,成为中国专业人才开放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如今,香港及国际建筑师、会计师、律师等纷纷进入前海执业,这一成就本身已意义非凡。

  问: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深化,前海如何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大湾区和全国的企业?

  答: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企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主体。推动企业快速发展,资本市场是关键助推力。在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中布局了香港和深圳两大资本市场,而前海正是连接两者的重要纽带。这意味着,前海需在传统银行业务,以及证券、保险等非银业务协同发展中发挥桥梁作用,突破两地金融体制壁垒,提升要素配置效率。

  前海要构建起深港金融“无缝衔接”的营商环境,吸引香港、大湾区乃至全球企业在此集聚。高效的资金调拨与经济效率提升,将显著优化企业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这一场景的实现,正是前海金融业下一阶段突破的关键所在。

  “探索建设‘香港版前海’”

  问:在深港科创合作中,前海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与河套协同发展?

  答:在深港科创合作的第一线,前海与河套在区位和空间规模差异显著,功能定位也各有侧重。河套区域空间相对有限,主要聚焦教育科研领域,承担深港两地0到1的基础研发对接工作;而前海拥有120平方公里的广阔空间,不仅能支撑研发设计,还能实现1到10的成果转化,以及10到100的产业化落地环节,这将是前海重要的着力点。

  我们都知道,科技创新不同于标准化制造,其核心依赖研发人员的创造力。前海一直在科技创新体制上力求突破,也提出希望通过香港联通国际创新网络。能否吸引全球顶尖人才自由参与,直接决定创新效能。前海通过制度开放,进一步强化了与香港及国际创新网络的联动潜力。

  问:前海提出,加快建设深港数据跨境安全便捷通道、前海离岸数据中心等。请您谈谈前海在数据跨境流动上有何优势?

  答:人工智能革命以数字经济为基础,数据如同工业革命的货物要素,必须流动起来。特别在当前“千行百业+AI”趋势下,前海需重点探索数据跨境流动。

  过去,我们对数据跨境流动比较敏感,但大量数据并不涉及安全隐私,核心在于分类管理,推动非敏感数据高效流通。前海已在此领域展开一系列探索,研究纯商业数据、公司内部数据等的流通标准、审批流程及安全保障机制等。

  同时,前海也要积极走出去,甚至可考虑在香港洪水桥片区建设“香港版前海”,让香港版前海与深圳版前海紧密互动,尽快落实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及“人、财、物、数、车”等要素跨境流动。这将成为未来探索的一个热点问题。(刘森君)

 

(编辑:思雅)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