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湖北省牵头19省开展中成药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湖北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高忻,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柳东如,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杜汉业等三位嘉宾应邀与会。发布会由湖北省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张修富主持。
记者与会获知,此次由湖北牵头,河北、山西等19个省市组建的中成药省际集采联盟,在武汉共同开展了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据悉,此次开展的多批次药品集采,主要涉及化学药和生物药。一直以来,中成药集采被认为议价难度大,“标准不统一”是最大的问题。对此,在国家医保局的指导下,中成药联盟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和数据分析,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定了分类施策的总体思路,探索形成了符合中成药特点和独特属性的集采模式,推动行业从重营销向重研发转变,在有效降低患者用药负担的同时,助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会上,湖北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高忻向与会的新闻记者,通报了有关湖北等19省(区、市)中成药联盟集中带量采购的全面工作进展情况。高忻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介绍。高忻表示:在工作背景方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力做好药品招采领域的改革。自2019年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工作以来,到目前已连续开展了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各省以及省际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也多点开花,从价格水平和临床使用效果看,群众用药负担明显减轻,医药可及性和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医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组织化药集采工作不断深入、成熟,中成药集采已是势在必行。2021年1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明确“探索对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相似的不同通用名药品合并开展集中带量采购”,这为中成药集采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也明确了工作方向。湖北省医保局自成立以来,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核酸检测试剂、胰岛素、冠脉扩张球囊等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创新性探索了湖北集采模式,积累了湖北集采经验。同时,湖北作为“药圣”李时珍的故乡,一直以来对中医药的运用和研究,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经验,也为中成药的集采奠定了基础。按照国家医保局工作安排,湖北牵头19省份组成省际联盟开展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开辟了药品集采新领域、开创了中成药集采新路径,引导中成药价格向临床价值回归,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贡献湖北智慧。
在谈到采购机制工作开展的情况方面时,高忻表示:此次中成药联盟集采以中医药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规则为基础,以全国中成药采购数据分析为突破口,充分考虑集采质量评价难、议价难、竞价难等难点,逐步探索出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符合中成药特点和独特属性的集中带量采购模式,建立了全国首个中成药联盟采购机制,获得18个兄弟省份积极响应,组织了100多家生产企业和2.4万多家医疗机构参与此次集采工作。 关于在中成药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方面取得的进展成果。高忻进一步详述:本次中成药联盟集中带量采购,有157家企业的182个产品参与报价,采购规模近100亿元。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率达62%,拟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中选产品剂型规格齐全,并且涵盖了一部分国家第八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用药。目前临床使用的主流产品和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推荐用药大多中选,可有效满足临床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用药需求。根据19省联盟年度需求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过26亿元。此次中成药联盟集采降价效应将辐射至全国,患者药费负担将进一步减轻,也保障常态化疫情防控。为确保中选药品质量,此次指标中设置了质量问题“一票否决”,申报企业填报的产品在省级及以上药监部门生产环节质量抽样检测中存在不合格情况,直接扣减其所有技术指标得分。此次省际联盟采购结果已经公示。采购结果正式公布后,19个联盟省份将组织落实约定采购量、签订购销合同、执行采购结果等后续工作,让广大群众尽早用上质优价宜的中选产品,让中成药集采成果切实惠及人民群众。 随后,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柳东如与湖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杜汉业,分别回答了两家媒体记者的提问。(李思远 刘阳 武汉报道) (编辑: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