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祖辈辈使用䦆头,挖掘土地,收获庄稼,宋军民的挖掘与众不同,他用思想,挖掘文化,收获富裕,祖辈的挖掘只管自家的庄稼,宋军民的挖掘却是整个村庄。他相信,中国再大,塘子村也是中国农村的缩影,而传统的沐浴文化则是塘子村这片土地上生长的文化大树最深也是最发达的根系。 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到西安,当宋军民手持祥云火炬的时候,身上有着省人大代表、省劳模等众多光环的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根本——“农民”,他所喊出的一句“中国农民加油!”,令所有人动容,如果说本色,这就是本色。 ■“老总”宋军民 关键词:打造 中国最美温泉小镇之梦 惟有“大兴”,方能“大赢”,要在市场经济下完成自己的“亮剑”,背负全村1000多人口生存与发展重任于一身的宋军民事无巨细心神凝聚,何止是“铁杵磨成针”的审慎,又何止是“十年磨一剑”的气量? 中国城镇化脚步在二十世纪最后十年开始加快,新世纪以来,城镇化建设空前加速,但是也存在千篇一律、盲目建设,特别是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并未实现步调一致,实际上,必须考虑的问题在于立足现实、因地制宜,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才是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大道。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中国梦”,而在此前的近十年时间,地处陕西蓝田汤峪镇塘子村正在实践的梦想便是——打造“中国最美温泉小镇”之梦。 是的,“中国最美温泉小镇”,汤峪温泉,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汉唐时代,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名符其实的“温泉小镇”,冠之以“中国最美”,也就是何以“最美”的姿态绽放于在当下的中国大地开花的城镇化建设布局之中?这是摆在宋军民面前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经济、文化课题。 宋军民的第二个身份是老总,确切说是陕西大兴汤峪温泉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论理,作为塘子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身份要在先,但是作为市场经济环境之下,乡村经济的“带头人”、“领头雁”要想打一场真正并彻底的翻身仗,要想带领全体村民实现脱贫致富,就必须借助经济实体来完成运筹帷幄,方能决胜千里。 塘子村的编年史上,宋军民的年表清晰呈现、脉络细致,一任时光的流逝,大事与年份总是不用费力去记忆都会浮现在脑海。1996年,宋军民“三十而立”,这一年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97年,他和他所带领的一班人组建“西安汤峪温泉企业”,企业管理不同于村镇管理,特别是在传统村镇的思想观念之下做企业,绝非易事,需要面临的困难,克服的矛盾、协调的矛盾,特别是企业中最核心的环节——资金的运作,要在市场经济下完成自己的“亮剑”,背负全村1000多人口生存与发展重任于一身的宋军民事无巨细心神凝聚,何止是“铁杵磨成针”的审慎,又何止是“十年磨一剑”的气量? 如果我们依旧将宋军民置身于中国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之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首开先河的领军人物所具备的雄心与魄力。 惟有“大兴”,方能“大赢”,2003年4月21日,在“支部+协会”、“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之下,宋军民正式抛出建设汤峪温泉商贸的思路,“陕西大兴汤峪温泉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冠名“陕西”、“大兴”,这是蓝田汤峪温泉企业的一次完全升级。而在此前的七年前,宋军民走过的心路历程中,无一不是思想观念与大胆实践的一次次超越。1998年,他被群众公推为村党支部书记,距离他任职村主任三年时间,用他的话说先后历经43村任干部,“像走马灯一样频繁更换”,因为信任而委以重任的他,党政两幅担子一肩挑,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村务公开,与民共建共享。靠的是“和谐论”,即“真心想群众之事,真正为群众办事,一切为了群众利益。”1999年,宋军民打响了塘子村整治村容村貌的硬仗,这还仅仅是一时的面貌改观,但是到了2003年,设计、规划、决策就必须立足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温泉旅游项目,切实让每家每户每人兜里都有钱,做大做强方有出路。 如何实现最早的突破,靠干部出资,掏光家底能有多少钱?靠银行贷款,哪家银行愿意承担看不见的风险?靠招商引资,建设还处在最初阶段,谁肯投资?别说没有资金,就是有也面临着巨大风险,宋军民知道,面对巨大的企业资金运作,不能够失败,失败的风险不能够转嫁到乡亲父老的身上。 “土地入股”——深思熟虑之后的宋军民冷静执着、成竹在胸。尽管这也存在风险,但是相比较具体的资金投入要小得多。他最终还是撬动了土地,这块千百年来在父老乡亲心中最重的部分。诚然,父老乡亲把土地给了你,你能回报给他们什么?绝不仅仅是口粮问题,还有真金白银,还有幸福安康。 是梦不是梦,梦在现实中。温泉是汤峪的金砖,旅游是汤峪的金碗。历经艰辛开拓,蓝田汤峪火了,宋军民成了。2012年,“三秦第一名村”,蓝田汤峪塘子村被先后授予“中国温泉古镇”、“中国最美温泉小镇”,嘉奖来的正是时候,荣誉实至名归。 ■“村官”宋军民 关键词:开创 中国新农村建设者之范 普天下的农村是一家,这是一支可以依靠的力量。倡导并成立陕西省新农村建设优秀“村官”联谊会,与土地同呼吸,与父老共命运,由人民群众通过选举推选的乡村基层组织和领导干部是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中流砥柱。 中国“城镇化发展”迅猛态势,使得“新农村建设”呼之欲出,这也使得新世纪以来的城乡统筹像是并条并行的轨道。如果说汤峪镇的城镇化发展是必然,那么塘子村的新农村建设也是必然。只不过在这里城镇化与新农村构成发展建设的同心圆,或者说紧密交合在一起。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势所趋。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了更具深远意义和更全面要求,《十一五规划纲要》更是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