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上官云)2014年的中国文学评奖可谓波澜不断,险遭取消的老舍文学奖、批评声中颁发的路遥文学奖……其中,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自评选至公布结果引发的争议更是一波接一波:从作品公示阶段的柳忠秧“跑奖”疑云,到获奖名单颁发后的口水大战,一路引发对评奖机制、投票公正性的百般质疑。以至于有媒体刊文发问:中国文学还能愉快地颁奖吗? 一、鲁迅文学奖 2014年鲁迅文学奖的评选自公布入围作品阶段便开始充满争论,直至颁奖晚会低调结束,笼罩在鲁奖头上的疑云也一直没有散开。 诗人柳忠秧遭“跑奖”质疑 5月底,湖北省作协主席方方公开发微博质疑诗人柳忠秧“跑奖”。方方微博称,“听同事说,我省一诗人在鲁迅文学奖由省作协向中国作协参评推荐时,以全票通过。我很生气。此人诗写得差,推荐前就到处活动。这样的人理应抵制。”并透露相信此人现正在北京评委中四处活动。 随后,方方在微博中贴出该作者创作的诗歌:“国民党共产党,开天辟地。讲习所黄埔军,众志成城。”并直言“真的觉得省作协不能推荐这类作品去中国作协参评鲁奖。”还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该作者即为柳忠秧,表示“柳的作品入围很丢湖北作协的脸。” 针对此事,柳忠秧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整个过程符合鲁奖参评作品推荐过程,“是否合法不能由方方个人说了算。”并直指方方是小说作家,并不擅长古体诗,“她读不懂我的诗,就没有资格评论我的诗歌。”还说考虑打官司。 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工作人员则称,如果收到对作品有异议的反映,他们一定会进行回复处理,评奖相关事宜都会以公告的形式在网上进行公示。 落选者质疑评奖不公 随着“鲁奖”评选流程的推进,当获奖名单公布后,著名作家阿来的《瞻对》0票落选。在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阿来的第一反映是“我抗议”。8月16日,阿来通过网站发表了他针对本次鲁奖的声明,在3000多字声明中,从作品体例、评奖程序、作品质量三个角度对鲁奖发问。 阿来解释,自己后来从媒体上看到报告文学组的评委之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的回应:“得零票是正常的,“写小说得过奖的作家写报告文学不一定得奖。”阿来坦承,面对这样的回应,除了感到当权者的自得与狂傲,他心中的疑问并没有解开。 在声明中,阿来分三个方面发问,“以此求教于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组诸评委。”首先,阿来对“体例不符合说”发出疑问。他认为,非虚构文学更符合报告文学这种文体初创时的信念,更相信对正在发生的现实(当下)与曾经发生的现实(历史)中人和事的梳理,自有其雄辩与自然的力量——充满感情的,更是富于理性的。 其次,阿来质疑评奖程序,认为如果“非虚构”不是“报告文学”,那为何当初又允许《瞻对》一文进入报告文学组的评选,而不当时就拿掉?而要等一轮轮投票下来,又以终投的零票收场? 最后,阿来针对有可能是作品本身有问题不够入鲁奖表达疑问:“《瞻对》一文和他们投下了庄严一票的那些作品相较,艺术水准太差?语言?结构?在哪一方面有贻笑大方的败笔?以至在任何方面都不能入哪怕一个评委大人的法眼,以至要得零票?” 阿来的声明引发不少关注。著名作家方方也在微博上转发阿来的长篇声明,并表示“我读过阿来的书。对他得零票觉得奇怪。” 同样质疑评选机制的还有《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梁衡。几乎就在阿来发表声明前后,他在《关于鲁奖落马的报告》一文中披露,自己的《洗尘》入围“散文杂文奖”,但最后仅得四票,原因是书中的一篇批写张闻天的文章“惹了祸”。梁衡在文中说,“我必须公开对那4位在(被)打招呼后,仍然勇敢地坚持投我一票的评委表达我的尊敬和感谢。” 当被询问“打招呼”是否可以理解为评委被告知不许投他的票,梁衡说:“是的。”而且还有人告诉他,就是因为张闻天那篇文章,评委受到了压力。 针对此事,“鲁奖”主办方并未作出更多回应。 获奖者周啸天部分诗歌遭质疑“打油诗” 时间推进至9月,“鲁奖”获奖名单终于公布,但就是这份名单,引得一片哗然。诗歌奖得主周啸天的部分作品迅速走红,在被媒体披露王蒙曾对其作品大加赞赏的同时,一些作品被指为“打油诗”;不久,四川省诗词学会十三位常务理事发表致中国作协及“鲁奖评奖评委会”的一封公开信,据四川省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杨启宇说,在去年学会换届期间,周啸天“为图上位,骗取公章、私报方案”,挑起学会换届风波,公开质疑周啸天是否有资格获奖。 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周啸天倒是显得很淡定,用“留点口水养牙齿”作为回应。针对读者“不合格律”、“王蒙谬赞”等质疑,周啸天说,自己一直学习古代文学专业,在这方面有优势。至于格律问题,他反问道:“我抄过王力《汉语诗律学》,你说知道不知道?”,并称“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很多,他不如我专业,不必纠缠这个话题。” “我和一般人一样,对好评照单全收,对恶评进行过滤,至于负面评价择善从之。未能免俗,聊复尔尔。”周啸天总结道。 实名投票制下“有苦难言”的评委们 随着争议范围的不断扩大,外界将视线转向“鲁奖”的举办方与一众评委。近年来,为了尽量保证评选的客观性,鲁奖曾作出一系列改革。比如今年首次实行实名制投票。但这却让一些评委甚感“有苦难言”。 本届鲁奖中篇小说奖评委、著名评论家白烨坦承实名制评奖和匿名评奖的结果肯定不同,“世界上没有哪个文学奖是公开投票结果,这样做就等于将评委置于公众压力之下。” 在评委谢有顺看来,实名制是有好处的,实名制让每位评委能够公开站出来承担责任。另一位评委陈晓明则指出,实名制“有利有弊”,“一个规则的设计要考虑公众,也要考虑评委。诺贝尔文学奖是实名制,但规定50后才公开。我们这实名制,本身是信任危机下的产物,是对信任的提前透支,不正常。”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