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有同样理念的资本并不在少数,渐渐掀起了一股影视版权的“淘金热”——科幻小说《三体》的改编版权在几次易主后,被11月27日才成立的游族影业揽下,预计将拍摄成“六部曲”。12月3日,刚刚成立不久的奥飞影业也发布消息,将对好莱坞新摄政娱乐公司制作的3部影片进行总额不超过6000万美元的投资,对等获得3部影片在全球的发行收益和大中华区独家发行权及相关商品化权利。“电影下线之后电影版权交易,单次付费和开发是海外电影公司生存的法宝,这也是我们下一步大力投入的地方。”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执行董事唐肖明说。 另一方面,影视资本的战略眼光还体现在其对海外市场的布局上。按陈少峰的话来说,在“并购潮”之后,国内影视资本已迎来一股国际化潮流。目前,国内影视企业在海外市场布局的主力军主要有华谊、华策、万达几家,而他们布局的方向也有所差别。 全力寻求打造全球“电影王国”的万达,在下游院线资源上,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目前,其已拥有全球排名第二的AMC院线和亚洲排名第一的万达院线,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占有全球行业10%左右的市场份额。而近期与好莱坞老牌制片公司狮门影业和米高梅的接触,也显示出其对上游制作资源整合的迫切心情。 在众多走出去的国内企业中,华谊兄弟是尝试大手笔入股好莱坞电影制作公司的先行者。今年3月,华谊就曾与其他投资人共同组成“华谊兄弟投资方”,向美国Studio 8公司投资购买股权,但后被复兴集团“横刀夺爱”。更有知情人士透露,“三马”斥资36亿元入股华谊,其实就是为华谊正在紧密推进的海外影视制作公司并购计划铺路。 华策影视目前的海外市场主要在亚洲的韩国。日前,华策斥资3.23亿元人民币收购了韩国电影行业巨头NEW公司的股份,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韩国影视行业规模最大的一笔投资。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表示,APEC会议中韩自贸区谈判获得了实质性进展,特别是双方文化部门达成的共同建立2000亿韩元的合作基金,对于中韩影视公司来说是很好的政策机遇。“从政策和市场临近、文化匹配的角度看,选择韩国成为海外投资的第一站是合适的。”(经济日报记者 金晶)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