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评委们没有失去正常的判断力,也颇能直言。但为什么撑到终评,死也要表示出一个正面态度? “路遥文学奖”是硬冲出来的文学奖项。它一直受到路遥唯一继承人路茗茗的强烈反对。一年多的拉锯中,两位发起者表示“誓死也要把这个奖办下去”。显然,在他们看来,越是先天不足,这个孩子越是必须出生。 发起者的初心无法深究,表面理由是:身为路遥生前好友,要传承路遥精神,扩大路遥影响。单从这方面比较,路茗茗的说法显然更加有力:父亲路遥是个朴实的人;对生活的平和心境,让他一直刻意地远离鲜花和掌声。这个奖,与他的精神不符,会让他不安。 中国官方的文学评奖已经丰富到了“泡沫”的地步,树立文学标杆的功能也久受诟病。“路遥文学奖”以民间文学奖身份,主动扛起彰显文学价值、推动审美的大旗,也阶段性地给了人惊喜,本来确是给文坛带来一些新希望。但在文学之外的利益驱动之下,“路遥文学奖”即使拼命彰显自己的公平、公正、公开,也到底没能逃脱污名。 不知道有着强烈正直感和自尊心的路遥,看到这里,会怎么想。 (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