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建筑不应为了造型而造型 对话专家:故宫博物院院长、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专家顾问组成员单霁翔 北青报:能不能请您谈一下对“怪建筑”的看法? 单霁翔:北京是当今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市,应该有多元文化,所以会有很多建筑师在北京建设规模持续壮大的今天,发挥自己的智慧和经验来推出设计。但是北京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我觉得不同区域应该有不同的城市设计标准。特别是北京历史城区,核心是皇城区域和紫禁城周边,这些地方应该更加尊重历史环境,进行整体的文化创造。 北青报:现代建筑在设计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单霁翔: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不符合今天人们尊重环境、尊重资源、尊重能源、追求低碳生活的人类准则。现代建筑应该不是为了造型而造型,而是为了实用、经济、美观来进行创作。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在今天仍然是现代建筑师应该遵守的原则。每个单体建筑的设计应该与周边环境协调,更尊重周边环境。 北青报: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奇怪建筑扎堆儿的情况? 单霁翔:我觉得主要是缺少三个尊重。这也体现在吴良镛先生最近的著作《中国人居史》中。第一,尊重传统,我们要从传统中吸取智慧和营养。第二,尊重民生,从老百姓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对每个建设、建筑行为进行思考。第三,尊重环境,尊重人类共同生活的环境,从这个高度来看建筑,无论是造型、材料、技术方法都应该符合今天人们共同只有一个地球的理念。建筑设计、创作尊重这三点就不会出大格,就不会有奇奇怪怪的建筑。 文/本报记者赵婷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