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翻译队伍建设而言,当务之急是解决后继无人的问题。文学翻译考验着译者的智力、耐力和定力,因此俄罗斯著名翻译家多是皓首穷经的耄耋长者。文学翻译不像文艺演出或书画展览那样立竿见影,存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之落寞。因此,即使有家学渊源,也未必子承父业。俄汉学界泰斗齐赫文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他的孙子和重孙虽主修汉语,但最终都选择了经商。针对后继无人的问题,俄文化部和出版与大众传媒署成立了翻译学院,针对翻译实践教授翻译方法。11月12日俄宣布从2015年开始对九年级学生开设汉语考试,以将汉语纳入高考考试科目做前期准备,满足汉语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俄方计划于2015年设立“最佳中国文学翻译”奖,为高水平的中国文学作品译介提供起飞平台、注入勃勃生机。 俄罗斯,期待中国文学的永恒春天。 (编辑:admin) |